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造成其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涉及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等方面,而预防和缓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备受关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要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社会氛围,建立支持体系;构建和谐校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增强个人自适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敏  陶永进 《教师》2012,(36):120-121
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和行为方面,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社会评价低、自我认同感低、任职要求高和职称评定压力大,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的支持、学校的重视和个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管玮 《职教通讯》2015,(2):64-67
青年教师作为现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是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当前高职青年教师面临着各方面巨大的职业压力,甚至衍生出职业倦怠。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主要有社会不认可、工作任务重、职业生涯发展困难、学校管理落后等方面原因,缓解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康婷 《华章》2012,(15)
高职院校女教师作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和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去个体化、个人成就感低三个方面.促使高职院校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根源主要有三个:社会根源、职业根源和个人根源.缓解和消除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主要有三个层面:社会层面、组织层面以及个人层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逐渐出现工作压力大、收入少、社会地位不高的情形,社会环境的影响,促成了中职班主任的职业倦怠,中职班主任的个人水平也对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有影响。班主任与学生的教育息息相关,对于这种现象,领导应寻找相应对策,积极解决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本文就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相应的对策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消解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消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努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强化教师发展指导.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消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努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强化教师发展指导.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对此,文章以南京某高职院校47名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以及影响其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并从社会、学校组织和个人层面提出一些对策,以减轻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课程则是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的。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有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专业成长,同时也影响了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整个高职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拟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探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立足于本土,首次使用量化的职业倦怠问卷(MBI-ES)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职业倦怠调查,并考虑教龄、学生类型、学生人数、班主任情况等对职业倦怠各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教师整体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感;2)教龄5~1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感特别严重;3)兼任班主任、学生类型复杂与学生人数过多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权重较大.然后使用质的研究方法,分别对3位不同教龄的教师进行个案访谈,了解职业倦怠的内外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试图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12.
高中班主任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自我成就感低,对高中班主任与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负荷、控制、报酬、团队、公平、价值观等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个人层面提出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以帮助高中班主任预防和克服职业倦怠,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人格特质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239名山西高职教师的人格特质、职业倦怠现状及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高职教师的人格特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工作倦怠的程度,其中性格开朗、情绪稳定、亲和力强的教师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应从教师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努力降低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师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有关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既有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又有个人因素,因而应对策略也是一个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共同努力的复杂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班主任也因其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涉及面广、社会期望值高等原因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再加上班主任本身是个职业人,也是一个社会人,使得班主任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班主任的职业倦怠会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建设工作以及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有效消除班主任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善于解析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现象,寻找对策,有效消除班主任的职业倦怠,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职业倦怠会造成情绪衰竭、消极怠慢、低职业效能感等不良影响,从而降低高级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最终影响到社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阐述职业倦怠给学生、教师及高级职业学校带来的危害,分析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并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尝试提出消除职业倦怠感的方法,强调激励措施在消除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的重要性,同时呼吁社会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当前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本研究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ES)对中部某省1000名特教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进行现状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15份,采用SPSS26.0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均分显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以低度和中度倦怠为主。第二,从职业倦怠程度分类来看,教师职业倦怠实际水平堪忧,部分教师属于高度职业倦怠。第三,在探究的影响职业倦怠水平的相关变量中,性别变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婚姻状况、是否担任班主任、周课时量三个变量存在部分显著性差异;从教年限、学历两个变量在三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据此,需要政府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学校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系、教师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缓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教育已经撑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建设一支健康、有活力的高职教师队伍尤其重要.目前,由于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高职教师成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要缓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既需要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也需要个体加强心理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校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班主任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对班主任自身的成长,学生的进步以及中职教育的发展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分析中职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根源,寻找缓解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预防和缓解中职班主任职业倦怠上,社会的重视是前提,学校的关怀是保障,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基础,完善自我调节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一词首次由费鲁顿伯格用于描述助人行业的职业心理。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转型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存在给高职院校的教师个人、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首先需要社会各界改变对高职教育认识上的不足;其次,要改变高职院校的管理机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调适好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转型期高职教育的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