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情境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核心要领是:第一,“一个整合”,即将过去培训“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与“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成为“以情境为中心”的课程。既不是“教教材”,也不是“用教材教”,而是“以情境来教”,综合融入学员需求与知识理论,在情境实战中培训学员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二,“两个转化”,  相似文献   

2.
以“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为例,利用教材的“问题”情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拓展教材中的问题情境,使问题情境更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问题式教学,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以情境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文章遵循相关教育教学原理,认为课堂应当围绕“主题”“情境”“问题”而展开,构建了高中地理“主题—情境—问题”学习模式,结合“城镇化”这一主题内容,以广州城镇化发展为真实情境进行探究,并对该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度反思。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要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比较新旧教材,把握教材差异与变化,理解编者的意图.本文以“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教学为例,整合不同版本的资源,注重问题引导,突出概念本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完整过程,促进概念自然生成,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PISA数学素养框架情境分类和其他情境分析模型,构建了分析数学问题情境的四个维度,即背景素材特征、语境呈现方式、语境干扰程度和任务挑战水平,并选取浙教版和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带余除法”的内容,对两个版本教材的问题情境水平进行比较,从上述四个维度作出总结并据此提出改进教材编写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笔者以为,如何将教材中所获的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是“用”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在准确把握教材育人功能、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确定单元教学思路,整合教材、社区、学生生活经验和信息化资源等课程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设计并开展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依据制订单元学习目标时设计的单元评价任务和方法,开展教与学的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真实情境,在提出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而设计,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通过活动参与,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其中“,情境”要素联结学科问题和学科价值“,问题”要素引发知识建构和深度思维“,活动”要素实现知识重构和知识迁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设计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精准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产生新认知;精细组织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新探究。  相似文献   

9.
当前历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教科书”,固守传统的“唯教材至上”的僵化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效益低下。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更新知识储备,运用不同史学范式有效整合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利用不同史学案例有效整合教材资源;重构知识体系,根据不同历史线索有效整合教材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教学思想,提高“用教材教”的实效,可以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如更换教材例题、改变呈现方式等,使“教材”更加优化,切合学生学情,符合教学需要,为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条件,从而实现教学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相似文献   

11.
代红春  甘甜 《中学生物学》2022,(12):30-32+38
以“细胞中的糖类”为例,按照情境选择—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延伸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如何以乡土资源情境作为建构概念的支撑,并围绕情境设置知识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建构概念进而形成生命观念,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以“蛋白质”一节为例,通过挖掘和整合“胶原蛋白”相关教学素材和资源,创设系列情境,用“情境—问题—活动”探究学习模式,落实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并借助乐高模型,以拼接胶原蛋白为学生活动主线,突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达成深度学习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2023年高考理综卷物理情境化试题,发现新课标卷全面考查了两类情境的六小类内容,这些情境化试题(问题)源于自然现象、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科学探究等真实材料,能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落实教考衔接,对以“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为主题的教材情境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指向思维发展的教学,而“情境—问题—思维”教学是实现这一旨归的重要路径:结合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设计指向数学本质、兼具“真、趣、美、简”的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生成核心问题;基于相应数学思维的指导,通过问题变式形成问题链,引领学生思维活动;通过思维定向、内化与外显等诸环节,在发展数学思维的同时实现一般性思维策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介绍STS 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及其操作方法;其次提出STS 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特色;最后讨论 STS 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意义,以期对中学物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介绍STS 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及其操作方法;其次提出STS 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特色;最后讨论 STS 背景下中学物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意义,以期对中学物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第八次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笔者以为,其中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先解读教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是“用”的基础;另一是要将教材中所获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用”的灵魂。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用教材教”,谈点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归纳出"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以及"情境—问题"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情境类型及特点。同时,在中学课堂中实行"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学教学中实行"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教学的班级效果显著,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情境—问题”教学是目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以“电容器的电容”教学为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创新物理实验、问题拓展延伸,将问题意识植根于学生思想,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自得”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经过学习、研究、探索获得新的知识。那么,如何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和“创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得”,以实现发现、理解、创造和应用。带着这一问题,本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奇函数与偶函数”一节的教学为例,针对具体内容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并作相应的剖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