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艺术的基本规津.《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一是老夫人与崔莺莺、张生、红娘间的冲突线;二是崔莺莺、张生、红娘间的冲突线,(?)两条冲突线,前者是“主线”,后者是“辅线”,互相制约,交错发展,形成《西厢记》特有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是晚唐最为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创作颇丰,尤擅律诗和绝句,无题诗更是堪称一绝。李商隐的诗作构思精妙,情致婉曲,辞藻华艳,风格秾丽。他还喜用典故,过分用典使得他的部分诗作意旨隐晦,难于索解。  相似文献   

3.
算起来,这是我第三篇半写母亲的文章。第一篇是《谷雨》,写母亲到县城帮我带初生的女儿,我因此可以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到了车站,母亲意识到天气变冷,送衣物到车站给我。我因此获得了给女儿取名的灵感,叫谷雨,让谷子记住雨水的情谊,让我们每一个人记住母亲的恩德。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的文艺理论里,我最欣赏的是法国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雅克·拉康说,人在半岁至一岁半的时候,就从镜中发现了自己,并由此开始漫长一生的迷恋。这一点,人类和许多灵长类动物完全不同,比如猩猩,对镜子的兴趣就非常短暂。它们对镜而照的时候,最初也是十分激动的,之所以激动,是因为它们没有认出镜中的自我,以为迎面过来的是对手,所以它们严阵以待,做出种种挑衅的可笑动作。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一个孩子就算足不出户,只要有网络、有电子设备,一切见过、没见过的生灵似乎都近在咫尺,伸手可触。可是,我总觉得,活在科普资讯里的生灵,描述越翔实,形象越空洞;信息越丰饶,生命越扁平。因为,它独立于我们的体验之外,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没有温度,何以动人心?  相似文献   

6.
在故乡,每一个人都是自然之子,可以拥有春天 的李花、陡峭的崖壁、澄澈的清水……这些触手可及 的东西,构成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随着年 龄的增长,我不得不远赴他乡求学,寄人篱下的孤独 常常占据了我整个夜晚。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生活影响人的一生。童年记忆常常成为作家笔下的创作素材,因为它萦绕于心,挥之不去。小麦就是一个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人物。她住在我姥姥家旁边的院子,是个要来的孩子,她的养父母不能生育,很大年纪了,从外村过继了她。我的记忆中,她不是很快乐,她的养母经常打她,我在姥姥家听得到她的哭声。  相似文献   

8.
朋友是极爱读书的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一起值班,聊起大白天小区里静悄悄的,白天安静得像夜晚。聊到这里,他忽然笑了,说:"你们作家都是多愁善感的,尤其是在夜晚,那么多人都写夜色、月亮、星空,现在白天也安静了,你是不是也能写写白天呢?"末了,他又加了一句,"我都没看过谁写白天。"  相似文献   

9.
散文是我多年写作的一个主体,散文书写是离自己最近的一种文体。我眼中的好散文是逐渐清晰起来的,那便是要在平常的文字下面构筑一条独特的精神秘密通道,这条通道抵达心灵,打动人心,也带来阅读上的新奇感。再来说这篇散文的缘起,是一次多年前的笔会经历。那是个偏僻的集会地,晚上主办方组织了一个篝火  相似文献   

10.
这篇短文是我对故乡的一次追忆和回望。那个叫毛家窝的小山村,是我生命的起点,也是我文学之路的起点。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么一小块地方,在心灵的最深处,是安放灵魂和精神的首府。在一般的纸质地图上,我从未找到过毛家窝的准确方位,后来,试着在手机上用“高德地图”搜索,才有所获。当初,我拿到《修水县地名志》,并且在地名志上找到毛家窝的文字记载时,内心何等激动。  相似文献   

11.
从澳洲回来,我一直想写些文字,害怕那些美好的瞬间掉进庸常的日子里,如一滴浓墨滴在清水中,转眼就遍寻不见。但一直不知如何落笔、从何下手,像得到一块神户牛肉,干搓着双手,发愁。我就是那个刚考到厨师证的厨子,不知把喝矿泉、听音乐养成的好肉做成黑胡椒汁的西餐,还是炖上蒜瓣、土豆。那些天然去雕饰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有一次给我写信,表扬我有诗兴,随时随地都能写诗。他是看到我的一首长诗后发现这个秘密的。我说是的,我不仅能随时随地写诗,还能随事、随性作诗。一个敏感又好奇的写作者自然会随时随地发现一些他人未关注的事物,这些事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生活中的事物没有值得写或不值得写的,差别只是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或者说你有没有与他人不同的意识。若有不同,那便是价值所在,就更值得去写了。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行走散文。在行走中,我更关注文化元素。我觉得,没有文化支撑的行走散文,必然显得空洞、乏味、无趣。我不太喜欢从景物到景物的游记体散文。在行走中,除了观赏养眼的山水风景,还要善于去发现、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内涵,风景是相对静态的,人文才是动态的、接续的、有温度的。准备写作时,对所获取的素材要筛选、过滤,以便更好地为“我”的表达服务。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人王士禛一生创作了《池北偶谈》、《皇华记闻》、《香祖笔记》等七部笔记杂录,其中多有小说作品。《池北偶谈·谈异》代表了其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其小说创作的精华。王士禛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用词、内容等方面表现出崇奇尚异的审美取向,而这与其人生经历、心理体验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先人教导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现在交通便捷了,相对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要容易得多。如果时间允许,我基本都在徒步去乡村,或者去远方旅行的路上。记得上年自己写给自己的年度总结,第一条便是:徒步3 500公里,读书32本。这个数字不大,也不小。如果要做到,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6.
一枕小窗     
寄北 《快乐阅读》2014,(7):58-58
<正>每次走到窗前的时候,我都能看见那些花树,还有绿竹、松柏。觉得要说些什么出来,又说不好,只好再看看。有时候风便吹了过来,有些暖。我的房子东西朝向,这个窗口是西窗。西窗在表达上比较作势,比如"西窗听雨"、"窗含西岭千秋雪",还有"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过头,有些矫情。东窗听上去阴谋层层。"东窗事发"不晓得是什么事,说起来时总感觉在拐弯抹角,而且还志大才疏。我的东窗外是山,树木扶疏,还有浅浅  相似文献   

17.
在六七十年代的江南水乡,人们出门经常要过河,那时候大桥少,只能借助渡船,类似于现在人们出门坐公交车。但是不同于坐公交车,那时候过渡的人都是邻近几个村庄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渡船就像一个小社会,会凸显出人生百态、民风日常。渡舶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会把人性中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九艾 《读友》2021,(11):76-77
写《诺亚计划》的时候是2020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整个世界,我的寒假也因此变得漫长、闭塞,忙碌的生活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这段时间里,无数逆行者们带给我们无数的感动。于是我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写了一群生生不息的人,他们在灾难中,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仍然竭尽全力地守护着文明,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19.
周莹 《读友》2020,(11):62-63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善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贵。”常常行善的人,一定会有好福气降临。小时候,蹲在墙角阅读《增广贤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人不做亏心事……”这些古训,就像种子播撒在心灵的土壤间,滋润着荒芜的成长生活。后来,我又读到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等古人积攒的经典智慧。于是,我便更加确定“善良”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一枕小窗     
正每次走到窗前的时候,我都能看见那些花树,还有绿竹、松柏。觉得要说些什么出来,又说不好,只好再看看。有时候风便吹了过来,有些暖。我的房子东西朝向,这个窗口是西窗。西窗在表达上比较作势,比如"西窗听雨"、"窗含西岭千秋雪",还有"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过头,有些矫情。东窗听上去阴谋层层。"东窗事发"不晓得是什么事,说起来时总感觉在拐弯抹角,而且还志大才疏。我的东窗外是山,树木扶疏,还有浅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