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高考有更多省份自主命题.高考化学卷型主要有理综卷(如浙江、福建、宁夏等省)和单科高考卷(如海南、江苏、广东等省)。新高考化学实验的命题方向如何?纵观2009年这些省市新高考化学卷,可以归纳如下四大命题方向。  相似文献   

2.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或称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技术与方法来降低或消除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过程和产品更加环境友好,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的诞生,为挽救地球环境危机和重塑化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带来了新的希望。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绿色化学的发展,绿色化学技术研究已成为化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原子经济学,其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生产有害物质。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它的过程为零排放和零污染。  相似文献   

4.
化学图像提供的化学信息一般有以下几种:①横坐标纵坐标的化学信息;②同一横坐标下纵坐标的值的差异(或同一纵坐标下不同横坐标的值的差异)的信息;③几个关键点的信息,如起始点、转折点的信息;④几条重要线的信息,如水平线、倾斜线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本文简称标准)同过去的教学大纲(本文简称大纲)相比,在很多方面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框架、理念等等。本文从结构和呈现形式两方面论述化学课程标准与化学教学大纲在框架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师利用电脑书写论文、设计幻灯片时,总要输入一些复杂的化学符号(如离子符号、同位素符号、电子式、化合价、反应条件等),而Word和PowerPoint中自带的公式编辑器(√a)就能方便地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马佐辉 《中学理科》2006,(3):F0003-F0003
极值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解题方法,是把研究的对象、过程、数据、变化,经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限值,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它通常用于解决一些讨论题.用该法解题通常有以下步骤:①找出引起化学过程(或某个化学量)变化的因素;②假设把问题推向极端,即取最大值或最小值;③通过极端状态分析,判断所求化学过程(或化学量)的变化情况.运用此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探究题把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过程,以习题(或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解答习题(或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宋娟 《课外阅读》2011,(12):300-300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化学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化学知识作为载体,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来选择:(1)探索陛化学实验;(2)选择具有开放陛的化学问题;(3)选择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4)选择能体现研究过程的问题;(5)选择联系实际的现实问题;(6)选择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91年美国化学会提出了“绿色化学”这一术语,绿色化学可以诠释为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绿色化学提出的同时,也提出了绿色化学实验的五“R”原则,即Reduction-减量(减小试剂用量)、Reuse-回收利用、Recyclinr循环使用、Regeneration-再生利用、Rejection-拒用(不用危险品)。具体地说,就是化学试剂、溶剂、催化剂、化学反应、途径、产物、剂量等绿色化。  相似文献   

11.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称环境友好技术或清洁技术。它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使化学反应及其产物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3)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品。甚至实现“零排放”;(4)产品应是环境友好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经过高级动物人类的大脑反映在客观事物上的影像(也可叫认识),再通过笔尖、语言、动作表达出来的东西。化学思想是人们认识、理解、掌握化学的意识 化学方法是人们解决化学问题的方略。所谓化学思想方法是人们解决化学问题的方略。所谓化学思想方法是依据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及化学学科特点而进行的方法归纳、规律总结、并由此形成去解决化学问题的观点或观念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命题者更加重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更凸现对信息型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考查.信息型化学(离子)方程式是指学生在教材或练习中不曾涉及的,但可根据化学原理,结合信息条件书写的一类方程式.其特点是题干中常以反应现象、物质性质、元素价态变化、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等信息呈现出来,要求学生以此判断产物,从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杨帆 《中学理科》2007,(1):85-86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些定容仪器如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这些定容仪器读数时视线应与仪器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平视),然后读取与凹液面相切的刻度值,如果仰视(从高处看)、俯视(从低处看)观察凹液面时往往会引起所取液体体积或读数的误差(如下图),而仰俯视引起的此类误差学生们经常判断不清,容易混淆.下面将滴定管、量筒、容量瓶三种仪器在实验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误差情况作一分类归纳,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例1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舍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新高考试点的第一年,2009年全国有很多省参加新高考.全国采用的化学新教材有三种版本: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新高考主要有两种化学试卷类型:理科综合卷(如宁夏、山东、浙江等全国大部分地区采用)和单一化学卷(如江苏、上海、广东少数地区采用).本文以新高考理科综合卷为例.谈谈高考化学备考冲刺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创设与调控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胜 《化学教学》1999,(11):19-22
课堂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化学教师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育的情境创设与调控如何,直接对化学教育的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激发兴趣唤求知欲学习化学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学习动机除受学生自身情况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外,还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学习动机具可变性.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力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一)学生容易产生兴趣的事情或环境:1.对过去经历过并获得成功结果的事情易发生兴趣.学…  相似文献   

18.
王盟 《教育导刊》2009,(6):51-5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化学课程明确提出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内容上又提出要“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无论是全国命题,还是各省(市、区)自行命题,不论是综合科还是化学选修学科,都有一定比例的试题要求考生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有关知识,重视化学科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统一,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充分说明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19.
也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的渗透,是初中化学课堂中,老师应该注重的一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应利用化学教材、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依靠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2)在化学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3)在化学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加强化学与人、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4)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关系处理。  相似文献   

20.
解决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常用“三段式”法。所谓三段式法即列起始物质的量(或浓度)、变化物质的量(或浓度)、平衡物质的量(或浓度).起始物质的量(或浓度)、变化物质的量(或浓度)、平衡物质的量(或浓度)三者的关系,只有变化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反应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成比例.可逆反应中任一组分的平衡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可能为0.“三段式”不仅常用于简单的化学平衡计算,而且常用于化学平衡中的隔板问题的计算,使问题变得简单易懂,请看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