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生考试作弊是应试教育模式规范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违纪行为 ,它产生的动因主要是家长期望过高 ,教师教学不得法和学生的趋利避害思想 ,扼制学生作弊应从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改革考评方式和改善教师待遇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考试作弊及其防治的简单博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忻 《教育探索》2003,(1):52-54
学生考试作弊是严重违纪的行为,虽“屡禁”而“不止”。从博弈论经典模型“囚徒困境”的特点和条件入手,讨论学生考试作弊的收益。成本,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考试作弊的博弈心态;从完全信息纯策略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条件,有助于我们制定鼓励学生诚实应考的政策。教师监考是否得力对学生考试作弊有重要的影响,分析运用教师监考手段防治考试作弊的作用和条件,讨论师生博弈完全信息混合策略静态均衡的概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从博弈视角提出防治学生考试作弊的条件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现象,究竟应该采用怎样的监管措施?文章运用经济学中“博弈论”的思想分析了学生考试作弊和教师监考偷闲的原因,认为作弊是学生和教师双方博弈的结果.学生作弊概率不是取决于对学生的惩罚力度,而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频繁作弊作出的反应,因此不仅要加大学生作弊的成本,更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管,才能有效减少考场作弊.  相似文献   

4.
秦彤 《教书育人》2005,(1):24-24
“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们会用作弊这种手段来欺骗我,来欺骗你们自己、你们的学业。作弊对我来说从来都是一种耻辱,尤其当我来到异国成为一名教师时。我宁愿我的学生从我的课上只学到诚实。所以,凭我的心,我请求我的学生再也不要作弊,再也不要欺骗。”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们会用作弊这种手段来欺骗我,来欺骗你们自己,你们的学业。作弊对我来说从来都是一种耻辱,尤其当我来到异国成为一名教师时。我宁愿我的学生从我的课上只学到诚实。所以,凭我的心。我请求我的学生再也不要作弊,再也不要欺骗。”  相似文献   

6.
孙东媛 《双语学习》2007,(11M):47-48
作弊是大学生考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不仅毒害了学生的心灵,还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状况,更不利于其整体的发展与成长。结合学生的实际,分析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提出从学生自身、考试管理、教师试题角度进行防治考试作弊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是评价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考试作弊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分析了我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动机,提出了预防或减少学生作弊的对策和措施,以降低学生考试作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作弊败露     
考试时,我作弊当场被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老师拿起我的试卷,质问我是否值得作弊。处方教师在班上公开了作弊的学生,表面看来,这是合理的。这样做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难堪。学生作弊是因为没有掌握知识,或是因为担心自己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有时,学生感觉到父母、学业好的兄弟姐妹或同伴的压力,也会作弊。因此,了解作弊的动机至关重要。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作弊的动机,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有效缓解作弊的必要性。公开曝光完全排除了沟通的可能性。私下温和的训斥可能会更有效。在私下里沟通,教师更可能得到充分合理的解释。找出作弊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行政处分时,往往忽视收集证据,最终导致工作被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例如,某校在期末考试时,监考教师指责某学生作弊。学校根据监考教师的反映,迅速作出行政处分,并张榜公告该生因考试作弊成绩做0分处理。该生却一直否认自己有作弊行为。他觉得  相似文献   

10.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一位外籍教师为他的中国博士生上的最后一堂课是“关于诚实”。他说:“听说作弊在中国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学生都作弊,打死我也不信!因为,一个作弊的民族怎么可能进步和强大呢!”读罢此文,我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1.
加强考试管理工作 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考试作弊现象、考试作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分别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教风和考试命题等各环节以及题库建设、试卷批阅、成绩登录、作弊学生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好的考试管理可以形成好的考风从而达到好的教风、学风,最终达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师对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认知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分析从教师角色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认知状况,并根据调查统计数据进行了多维度的社会学分析,为确立避免考试作弊现象的教育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反映教师授课质量,探索教与学矛盾,寻求解决措施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影响了教育质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考试作弊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反映了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有关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以预防作弊为主题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厌学之风与作弊之习是教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上面两种不良风气的存在和现行教学与考试模式的关系,证明了通过改变终端检测模式可以极大的限制作弊之风的蔓延,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群体的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检验,它在促进教学发展、调节人才培养规格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功能,是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少数的作弊群体。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群体的透析,分析考试内容与形式同大学生实际的差异及其作弊的心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弊是考试活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于高等院校中。高职院校招生及培养模式有别于本科院校,学生作弊问题成因及解决方式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差异,对某高职院校学生作弊情况进行调查,采用Christofides模型分析作弊学生比率,找出学生作弊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对策,为同类问题分析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Interne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考试系统从C/S模式过渡到B/S模式。但由于浏览器对客户端计算机的控制能力过于薄弱,使得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学生容易打开WORD文档、电子邮件和金山词霸等进行作弊。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客户端程序的实现,阻止学生使用这些方式进行考场作弊。  相似文献   

18.
姜慧  李中才  刘刚 《文教资料》2007,(14):67-68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对教师监考与考生作弊的过程进行分析,证明对监考教师处分比对作弊学生处分更有助于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涉及学生、教师、高校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从理性主义视角来看,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学生、教师和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选择的一种结果.只有加快建立学生、教师、高校间平等的监督体系,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注重人才的综合评价才能有效地应对大学生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涉及学生、教师、高校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从理性主义视角来看,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学生、教师和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选择的一种结果。只有加快建立学生、教师、高校间平等的监督体系,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注重人才的综合评价才能有效地应对大学生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