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环县道情皮影戏唱腔具有西北地区民间音乐音调高亢、悠长、格调明快、奔放、热情、纯朴而富于感情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其语音以陇东方言为基础,虽与周边其他地域方言同属西北方言体系,也并不完全相同,而这种语言上的差别形成了其与众不同的行腔风格。本文分别从宽广的音域、旋律中的跳进、滑音、半白半唱的说唱性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环县道情皮影戏唱腔独具特色的旋律特征。  相似文献   

2.
皮影戏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而环县道情皮影历史悠久,喜爱者众多,素有"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的美称,但现今受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冲击,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发展堪忧,濒临消失。基于此,在现今舞蹈教学模式的全新探索中,加入道情皮影戏的精髓内容,不仅可以以舞蹈的形式传承皮影戏文化,还能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皮影戏文化与舞蹈共同发展和进步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环县道情皮影戏流行于甘肃环县及周边地区,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打击乐形式独特、内容丰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将环县道情皮影戏中的打击乐分类,并逐一介绍其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道情是民间说唱的一个类别,是一种单人独唱的曲子。顾名思义,道情应当是道士唱的曲词,但是,这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到了解放前,在江浙皖南一带唱它的多是乞人,是靠唱它卖钱糊口的,也有一类贫穷的道士化缘时唱它。所以,道情发展到最后,不一定是道士唱它了。道情在唱的时候最重要的特征,是用两件东西。一是抱在左腕上,用右手拍着的  相似文献   

5.
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的说唱形式.也是江西省重要的曲艺曲种之一。高安道情的唱腔音乐主要由《太平调》发展而成,它的发展经历了渔鼓道情、丝弦道情、戏曲道情三个阶段。为适应戏曲道情的需要,高安道情正朝着板腔体音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皮影戏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魅力独具。环县道情皮影以独特的唱腔、精美的工艺和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而享誉海内外。本文分析了环县道情皮影特点、影响及其所蕴含的地方文化,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道情皮影的艺术魅力和环县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环县道情皮影戏是道情音乐的"音"与皮影的"影"相结合的产物,是集口传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俗活动等为一体的,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的综合性戏剧艺术形式,是植根于陇东黄土高原上的一门古老独特的民间戏剧艺术。它的传承不息,与其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或者说是文化空间,特别是民风民俗有很大的关系。笔者拟从环县的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方面,对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渊源流播问题试以探析。  相似文献   

8.
皖南皮影戏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为了更好地了解皖南皮影戏目前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宣城市水东镇的皮影戏演出实况与演出团体的深入调查,了解到目前皖南皮影戏的生存困境,同时对皖南皮影戏的进一步传承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集光影、美术、剪纸、雕刻、舞蹈、音乐、说唱为一体的传统表演艺术.本文对桐柏皮影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道情戏起源于唐朝,宋朝以后流行于民间。太康道情戏亦被称为河南道情,是流布于河南太康及周边地区的稀有剧种,虽然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市场逐渐萎缩,也面临着发展与传承的困境。要传承和保护太康道情戏就必须从加强人才培养、创新声腔表演体系、改善演出条件、提高艺人待遇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甘肃皮影戏是中国皮影大家庭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突破传统演出模式,拓宽皮影戏生存与发展的路径,是甘肃皮影戏面临的极大考验。创造以皮影戏为表现内容和皮影艺术风格的动画作品,借助现代动画技术手段来进行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这种方式很有发展前景。本文以甘肃皮影戏的动画开发为探讨内容,分析传统皮影艺术与动画相结合的渊源关系、皮影动画的传播优势及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宝卷是我国民间宣讲宗教教义的说唱脚本,采用说唱相结合的通俗文学体裁宣传宗教教义法规,由于其通俗浅易且为百姓喜闻乐见,民间宗教的信徒视宝卷为珍宝,奉为神圣。在山西河东地区的永济道情班社中尚存有《杨氏宝卷》、《白马卷》等宝卷。对《杨氏宝卷》的唱腔、乐器、伴奏及班社进行初步研究,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河东地区民间宗教信仰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环县道情皮影孕育、诞生在环县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上,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具有显明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并以其原生态艺术群体繁衍至今而饮誉全国,新时代赋予古老的环县道情皮影新的内涵,它以崭新的姿态多次登上国际舞台再次证明它显活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就其民俗文化特色做以浅析。  相似文献   

14.
环县道情皮影孕育、诞生在环县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上,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具有显明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并以其原生态艺术群体繁衍至今而饮誉全国,新时代赋予古老的环县道情皮影新的内涵,它以崭新的姿态多次登上国际舞台再次证明它显活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就其民俗文化特色做以浅析。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渐式微,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和传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金华道情是一种发源自金华山乡村舍的传统说唱艺术,其传承发展正面临内容缺乏创新、表演形式单调、观众群体单一、传播渠道有限、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等困境,亟需创新表演内容和形式以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拓宽传播渠道以提高传播力度和影响力度、依托文旅产业以创造全新价值,从而为传承和发展金华道情注入全新动力,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8页说:“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这一表述值得商榷。徽班进京并不是从安徽出发的,进京的是江苏扬州的徽剧戏班,而不是安徽的徽剧戏班。兹引用《京剧与扬州》(《江苏集邮》2001年第3期)一文说:  相似文献   

17.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它是一种以兽皮刻成人物、动物等要表现的对象,通过艺人操作将其剪影投影于隔亮布上,配以说唱来表达剧情的戏曲形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活态的民间艺术形式,澧县皮影戏在剧本形态、剧目内容、演出习俗与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民俗价值与艺术价值.本文以澧县皮影戏在当下的生存与发展为切入点,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出发,结合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澧县皮影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呼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抢救.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临县道情,历史悠久,曾在吕梁山上盛极一时,但目前生存状态堪忧,县剧团名存实亡,民间演出力量微弱,保护和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华阴老腔是陕西的古老地方戏之一,原是华阴皮影戏的配乐,而今放在舞台前演出。永兴坊乃西安的著名文化旅游景区,通过两次对永兴坊内华阴老腔的演出进行采风和问询,试图从乐器、音乐本体以及表演姿态分析等方面来阐释现今的老腔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