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学位评定委员会是作出学位授予终局决定的主体,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是评价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的主体,二者的职权由于存在交叉而引发分配困境。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属性不明,产生了职权不当扩张的风险;答辩委员会的决议效力缺乏保障,存在职权受到架空的可能;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定位模糊,引发了存废之争。未来《学位法》应明确: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属性为综合性学位管理机构,兼具行政管理职能与学术权力,对学位申请人是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作出综合性评定;答辩委员会的法律属性为论文评阅机构,负责对学位论文质量展开专业判断;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法律属性为学位资格的预先审查机构。并且,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之间应是平行关系,后者的决议是前者作出学位授予决定的基础,前者应对后者作出的建议性决议予以尊让,仅对申请人的学术能力作形式审查。当二者决议产生冲突时,应设立切实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4.
5.
认为学术权力以学术成就、学术经验、学术修养等为衡量指数,其合理性主要来源于专业背景、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高校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专业背景的非一致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与院(系)分委员会以及答辩委员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缺位与错位,颠覆了学术权力的合理性基础.强调学术性组织成员的专业一致性和学术审查的公开透明化是维护高校学术权力合理性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学位授予单位与高等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关系,明确了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性质与诉讼地位,并建议对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和《高等教育法》确认了学术委员会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学术评价职权后,学位标准的设定主体摇摆于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之间。多重因素加剧了学位授予标准设定主体不定的局面,包括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之间模糊的法律关系以及多元评价标准对设定主体的多元性亦提出要求,由此带来一系列设定主体与权力属性、学位授予标准性质、校级授权工作等不相适应的负面效应。《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赋予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标准设定权,是对设定主体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大学章程及校内法对设定主体进行更为精细化的规范。为此,体系的完善将学位标准划分为政治标准、道德法纪标准、主观专业标准、客观专业标准、学业标准五类,以标准属性与主体权责对应为原则,分别对应党政机关工作序列、“具有学术决策权的最高学术机构”的学术委员会工作序列、“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最权威机构”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序列,架构而成“五类标准,三条工作序列”的学位设定主体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8.
学位授予是学术资源分配的一种具体形式。学位授予权的本质是学术权力,但同时具有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双重属性。在学位授予过程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有其各自行使边界。学术权力的行使主要存在于答辩的过程及院级学位委员会对其学术评价进行审查的过程中;而行政权力则是在申请人资格审查及校级、院级学位委员会对学位授予进行程序性审查时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着权力失范的现象。规范权力的行使需要完善学位制度设计,公开学术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开始设立学士和硕士学位,构成学士、硕士、副博士和博士四级学位制度。博士、副博士学位的评定与授予工作由最高评定委员会和博士、副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承担,硕士和学士学位的授予工作由各高校、科研院所组成的硕士、学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完成。俄罗斯学位管理中既延续了前苏联时期要求严、质量高的传统,同时又表现出中央集权与高校自治协调统一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向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硕士、学士学位的2005届毕业生授予学位。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为国育才呕心沥血的教师、干部、员工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得学位的各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缺陷是造成高校学术腐败的主要原因。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评价,往往在高校内起到学术研究导向的指挥棒作用。当前,由于众多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其在学术评价时易出现错位,从而引发学术腐败。为此,亟需完善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以实现学术性目的为核心,并把促进学术创新、提高教师积极性、优化学术资源作为学术评价最终的依归,以革除学术不端产生的不良土壤。  相似文献   

12.
学位点评估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在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新形势下,加强对高等教育宏观指导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学校来说,进行学位点评估,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强化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建立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管理,完善学术治理结构,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治领导和行政管理两条线治理学术的局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建立学术委员会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要求,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要求,是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的要求.学术委员会能够引领高校发展的正确方向,维护学术的正常秩序,激发学术的原动力,以及裁决学术矛盾.要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应当提高高校党政领导和教授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学术委员会工作机制,提高学术委员会的治理能力,营造有利于学术委员会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4.
当下中国大学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的行使效力呈现出"日渐式微"之态。学术权力定位失当、制度设计缺失、学术精神衰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以及监督机制存在漏洞是主要原因。对此,可以从教授执掌学术权力、健全制度体系、培育和构建公共理性以及建立"以权治权"的监督机制四方面采取措施,正确解决"谁掌权、掌何权、如何掌权"的问题,从而提升大学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的行使效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达丽  谭桂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4):106-109,116
学位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论文的选题方面要注意找准适合自己的领域,要有较为宽阔的学理空间,要有利于自己的学术素质的提升。论文的写作要讲究学术规范,要追求学术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16.
学术评价制度是高校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一项完备的学术评价制度,应基于教师个体和教师队伍整体方面确立学术评价模式,构建学术评价的价值体系和指标体系,进而从学术评价问责制、组织体系保障等方面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论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失犯与学术规范的失衡现象屡屡出现。针对这一现象就其具体表现展开论述,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试图探讨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具体培养方式,为目前的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廓清道路。  相似文献   

18.
学位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20多年来,我国学位制度在培养社会主义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性.突出表现为:内容规定滞后、创新因子不足、结构划分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当前,学位制度的改革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尽快颁布实施《学位法》,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统计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大型计算工具的使用,使全面、深入分析学业评价数据成为可能,它为诊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掌握,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以及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提供了比较客观的数据支撑和结果参考。但是,在学业评价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比如过度看重某些指标而忽视它原本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强化应试教育的重要推手。因此,笔者认为,正确解读和使用学业评价数据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有部分高校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专司校内学术道德问题的调查与处理。本文就学术道德委员会对教师的教育功能进行了探讨,认为学术道德委员会可以在宣传与普及学术规范、引领正派的学术风气、对教师进行警示教育、帮扶教师重视学术研究质量、对违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等方面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