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协商民主具有破解村民自治"四大民主要素"发展失衡,纠正村民自治中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主体错位,防止村民自治中村民享有的权利被悬置,克服实践中村民自治制度被异化,破解级差政治信任的结构性风险等重要价值。但协商民主嵌入村民自治也面临缺乏法律依据,乡村干部积极性不高,自治主体协商能力薄弱和政治冷漠,自治的制度环境变迁等挑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协商民主,国家要为村民自治提供法规保障,建立推进协商民主嵌入村民自治的组织工作制度,培育和提高村民的协商能力与热情,适应制度环境变迁,探索推进协商民主嵌入村民自治的适度单元。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对村民自治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海选这一直接民主选举形式作了简要分析,在充分肯定自治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的同时,剖析了村民自治的现实困难和自治民主的局限性,进而对村民自治进行了重新定位。最后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揭示了村级民主向上推进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以期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是农村居民根据法律独立自主地管理本村事务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充分体现了群众自治、直接民主、普遍平等、基层自主等原则和特点.村民自治既是社会主义自治理论的发展,又是社会主义自治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体现在整个制度体系和政治实践之中.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对发展人类政治文明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农村10多年的实践表明,民主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从根本上影响着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发展形态,村民自治制度的民主属性具体表现为:以基层民主化为制度目标,以“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制度内容,为代议制民主形式为制度原则,以村治法理化为制度结果,村民自治制度以民主为取向的发展,既包括了形式化的民主,也包括了实质性的民主;既包括了程序性的民主,也包括了结果性的民主,因此,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属性,是评判和考量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前期阶段社会绩效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聚合民主,代议制民主在事实上是难以真正实现政策合法性的。为此,政策合法性的实现,必须将视角转换到协商民主领域中来。在协商民主中,公共政策由于反映了多元社会中复杂的一致意见而更具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将由理念型向实践型转化。村民自治培育了新的政治文化,扩大了社会参与,促进农村社会的整合。村民自治打破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旧框框,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的科学涵义赋予其丰富的特征,使其在运行中能够改善基层群众自治中因选举民主一马当先而导致的最能体现自治本质的公众协商性参与严重不足的现实。协商民主完善中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可能性源于三方面的偶合,即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相偶合,与政治协商传统相偶合,与民主集中制相偶合。基于此,协商民主在完善中国基层群众自治中可以大有作为。协商民主能够提升基层社会及其民众的公共理性,能够规范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能够逐步培育出健康成熟的公民社会,能够完善公共权威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直接民主的制度创新.村民自治的实施,推动了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在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从其诞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演进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从1978年末到1982年村民自治的入宪是村民自治制度的萌芽阶段;从1982年到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形成阶段;从1998年至今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体系存在、持续、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政治体系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大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合法性危机的问题.这种危机如果不能加以消解,就会导致政治体系的崩溃.文章通过民主、政绩两个维度,对当今世界不同政体合法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构建政治合法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晚期复兴的协商性民主理论(Deliberative Democracy),重新强调了古典共和主义中公民的政治义务伦理,同时巧妙地避开了大众直接选举的鸟托邦色彩,把自己建立在近代以来的宪政法治体制中,实现了民主理论新的超越,也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合法性重建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西方协商民主起源于西方民主政治,它吸收了西方民主的历史成果,并努力克服其局限性。西方协商民主是对传统民主理论的批判与继承,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民主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4.
协商政治: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新范式,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前提下,在保持其核心价值理念基础上,对政治协商制度进行完善、创新,以实现政治协商向协商政治转变,形成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陶富源教授、王平副教授所著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论》是一部以执着精神追寻协商民主学术真谛和时代价值的论著。该书从内容看,是力图解决时代问题的扛鼎之作。从形式看,该书也蕴有多重特色:综合叙述与微观探寻相结合;理论阐释与资料梳理相结合;评述工稳与论点突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它不是对现有民主理论的否定,而是应对社会发展变化而作出的补充和发展。本文试图在协商民主的视野下,分析我国政治制度内在的协商民主基因及当前社会发展对协商民主的外在需求,指出按照协商价值对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及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缺乏民主素养和民主传统的国家,如何加快政治文明建设,突破口的寻找、民主建设路径的选择至关重要。村民自治的实践及其成效已显示出其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46年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特殊背景下的民主实践。这次协商会议契合了协商民主的一些要求(平等、包容和理性)和特征(合法性、公开性与责任性)。从整体实力和人心向背来看,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大致处于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而政协代表名额的争议与《宪法草案案》的修改过程则体现了包容和理性。但是,其协商民主的底色又是脆弱的,这种脆弱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它的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