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6,(9):56-56
开学第一天,重庆一中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安全教育。学生们吃惊地发现,学校明规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原来,开学前一中保卫科制订出台了新的《学生安全须知》,要求全校学生严格遵守。《须知》第五条这么规定:不要与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  相似文献   

2.
9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开学第一天,重庆一中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安全教育。学生们吃惊地发现,学校明文规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开学前,一中保卫科制定出台了新的《学生安全须知》,要求全校学生严格遵守。《须知》第五条这么规定:不要与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看到重庆一中“不要和陌生人搭话”的校训后,我感到一种莫大的羞辱。教育怎么能这样短视、唯利、明哲保身,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风呢?怎么能如此猥琐、小气,鼠目寸光呢?诚然,在这种教化中,孩子如果和陌生人“不再搭话”,安全保障就能得到提升,可在这种提升的背后,孩子失去的太多了…  相似文献   

3.
开学第一天,重庆一中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安全教育。学生们吃惊地发现,学校明文规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热播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不知是这部电视剧的原因还是现在家长对其唯一的孩子安全越来越重视的原因,最近发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句子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
题目:《陌生人》。写作要求:体裁、写法不限,字数800字左右。【命题目的】:考察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悟能力。【思路设计】1文章的重心放在“我”对陌生人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上。文章的开头可以从认识这个陌生人开始写起,写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对他的种种猜测、看法,然后,再着重写几件与他交往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有助于展现这个陌生人的性格品质等内在的东西,最后写自己不再将他看作陌生人,而是当作朋友了。2文章的重心放在“陌生人似曾相识”这一主题上。文章的开头可以由议论引发,提出“陌生人并不陌生”这一不同寻常的观点,然后,着重叙述一件好…  相似文献   

6.
片段选读一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注】《论语集释》引王夫之《四书训义》:“患己知之不早,则屈学以阿世。”【读】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怨天尤人。相反,“画虎画  相似文献   

7.
李勇 《中学生英语》2002,(19):20-20
1.明天不要忘了把作业带来。【误】Don’t forget to take your homework tomorrow.【正】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homework tomorrow.【析】bring的意思是“带来”、“拿来”,即从别处拿到说话人这儿来。而take意为“带走”、“拿走”,即从说话人这儿带到别处去。  相似文献   

8.
在我还没有记事或者刚开始记事的时候,妈妈就开始跟我唠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妈妈说,陌生人就是你不认得的人。妈妈说,小孩子和陌生人说话,就会遇到“麻胡子”的。妈妈还说,“麻胡子”专门拐卖那些跟陌生人说话的小孩子,他们或者将小孩子抓了,或者干脆蒸了吃了……我感到无比恐惧,扑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晓得了,我不和陌生人说话!”妈妈搂紧我说:“乖,真是好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跟我说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因此,我说话的人,除了妈妈,就只有幼儿园的老师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觉得我是个怪人,都不愿意和我玩。所以…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我的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教学时既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让学生由模仿到创新,扶放结合,循序渐进,学会交际方法。【教学目标】1.能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家。2.在互问互答、互说互评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3.学说普通话,说话时态度大方,听话时认真,有礼貌。【课前准备】老师:一张自家的“全家福”照片,红、黄、绿三色五角星,小红花,一顶皇冠,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带一张“全家福”或家庭成员的照片。【教学流程】一、听一听,明确要求1.(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一…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知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这句话也成了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叮嘱。然而,一些成年人也按照这样的信条生活,和家人、朋友、同事一起时活跃开朗,只要遇到陌生人,就绝口不说话,表情警惕或冷漠。其实,和陌生人说话也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自信。  相似文献   

11.
【习作内容】让学生记第一次的事。如第一次站在领讲台上,第一次当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只要是最难忘的就行,题目还可自拟。要求学生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设计理念】本次习作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本次设计重点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回忆,让他们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话题1.运用多媒体创…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坐火车到外地开会,亲朋好友都嘱咐“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可是当车上的一个小姑娘给“我”荔枝时,“我”。为什么没有拒绝呢?  相似文献   

13.
为了乘坐公交车,身无分文的我们应该如何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得一元钱?周五下午,在北海中学《用微笑温暖陌生人的心》这一堂公民教育拓展课上,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一元钱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向四位不同身份的陌生人借钱的情景。前三位陌生人都以职业乞丐、骚扰无赖理由拒绝了他,只有最后一位小学生伸出援手:"老师说过帮助是不需要理由的。"表演结束后,学生们有感而发:"父母从小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等等。的确,个别陌生人会心怀鬼胎地利用小孩子识别能力不强来干  相似文献   

14.
张丽琴 《中国德育》2007,2(2):87-88
学校安全教育一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管理上存在许多漏洞,儿童的生命安全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随着最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安全教育给教育管理者敲响了警钟。但是,最近某市媒体关于学校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新举措,却不禁使我瞠目结舌。某中学保卫科在开学前制定出台了新的《学生安全须知》,要求全校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安全须知》第五条规定: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以防受骗。在开学后的第一堂安全教育课上,老师们再次向全体学生强调了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5.
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大街、火车等公共场所。母亲就像安徒生童话《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里面的老太太,对父亲给予子女们的嘱咐总是随声附和,但在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一条上却并不能率先履行,而且,恰恰相反,她在某些公共场合,尤其是在火车上,最喜欢跟陌生人说话。  相似文献   

16.
【学习指南针】 《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全文在随意性的文字中蕴涵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道理,大气而不拘束。作者在文中写道,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我们学习散文评论也是如此,要“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相似文献   

17.
题外话: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既是一部电影的名字,也是家长告诫中小学生的肺腑之言。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为了人身安全,同学们的确不应该随便和某个陌生人说话。  相似文献   

18.
【小引】(一)公德教育的当务之急中国外交部近日发布了《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提醒我国公民出国在公众场合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在街上乱扔东西,等等。《指南》的提醒是善意的,但其所折射出来的国民素质却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剪羊毛》【课型】综合课【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大调式,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  相似文献   

20.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存在部分瑕误,窃以为将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造成一定混乱。一第17页《边城(节选)》注释③“喁喁(yóngyóng)形容低声细语”注音有误,应为yúy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释,“喁”为多音多义字,重叠时有两种读音:(一)【喁喁】yúyú〈书〉①随声附和。②形容说话的声音(多用于小声说话):~~私语。(二)【喁喁】yóngyóng〈书〉比喻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原文“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显然是指“小声说话”,因此应该读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