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1982年出版的长篇书信小说《紫颜色》对男权制下性别的等级对立,男、女性行为中灵魂与肉体所遭遇的尴尬进行了深刻描写,从而呼唤着一种和谐状态——男性、女性平等相处,人人在追求自我独立与尊严的同时带着宽容去关怀别人。这是人性光辉的闪耀,是人文主义价值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叶连华 《考试周刊》2011,(70):34-35
《屋顶丽人》是莱辛的一篇短篇小说。无论三个男人如何想要引起她的注意,屋顶丽人都始终置之不理,这个屋顶女人以其独特的冷漠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悄无声息地颠覆了父权意识下的女性应有的形象,是一个独立的、不向父权社会妥协的、别样的、有个性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紫色》与反性别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性别主义是艾丽丝·沃克妇女主义的重要内涵之一.沃克在其长篇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婚姻生活的细腻描写,揭示了性别主义对男女两性的影响.三代妇女在两性关系中的不同遭遇以及她们对性别歧视的不同反应,表现了黑人妇女的女性意识从麻木到觉醒、从反抗到斗争的发展变化过程,她们的不同结局体现了作者的女性、女权意识及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出发,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劳拉·穆尔维(Laura·Mulvey)的男性凝视学说,聚焦于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分析其所承受的男权压抑,以及反过来对男性权威的消解。以期观察在父权体制的规训下,女性身体承载的价值判断以及权力关系,指出两性应突破重重交流障碍,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戏仿,作为一种改写方式,是后现代文本中一个极为普通且自觉的现象。多丽丝·莱辛和约翰·厄普代克在各自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和《A&P》中,通过戏仿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刻画了后现代社会中两个新骑士形象——汤姆和萨米。两位小说艺术大师以嘲弄甚至亵渎的方式互文性地改写了以冒险奇遇为主题的骑士传奇,用两名世俗化的骑士来颠覆"尚武尚礼"的传统骑士形象和"三重"(忠君、护教、行侠)骑士精神,进而巧妙地传递了新骑士们的"冒险经历"和"英雄行为"的现代含义。  相似文献   

6.
2003年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性》是美国希腊裔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第二部小说。作品以希腊移民三代长达80年的家族史诗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拥有双性器官的"女孩"变成一个"男人"的故事。小说将"流散"的移民、底特律的历史发展和美国的文化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两性人卡尔在性别认同上的崎岖之旅引发了学界对人的主体性的重新思考。笔者从后现代主义翘楚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视角,尝试去理解作品中的主体重构、消解二元对立、抵制类型化、回归伦理等后现代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莫言的小说置放于社会性别的视野中,便会发现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生命强力理念演绎下的空洞能指,难以摆脱被物化的宿命,并贯穿着看与被看这组经典的男权叙事。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屋顶丽人》关注了女性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行为及三位男性的不同看法,展现女性如何运用无声的交流为争取女性自由和摆脱公众的偏见而战。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女性主义者南茜·弗雷泽致力于社会正义理论研究.她从客观、社会的视角审视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转向”,认为“承认政治”与“再分配政治”的“二元主义视角”(或者用“承认政治”取代“再分配政治”的做法)严重弱化了对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批判,是一种悲剧性的历史讽刺.因此,她提出一种整合“再分配正义”和“承认正义”的“参与平等”正义观.从社会正义到性别正义的前提是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问题的重新阐释,因而她提出一种“二维”视角的新社会性别观,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实现性别正义的“二维”路径.她的性别正义观为左派的政治斗争和女权主义等新社会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批判武器和实践指导.她的性别正义观更多是政治的,因此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在表面上是描写某种外在现象,暗中却遵循一套共同的叙事语法,其基本运作方式是“二元对立”。《屋顶丽人》中“二元对立”的结构表现在下层劳动阶级和有闲阶级的对立、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对立以及情感憧憬与情感幻灭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别理论强调男女两性自然性差异的基础上的社会差异,追寻所谓的动态的性别公正.动态的性别公正在实践中的应用即社会性别主流化,探讨性别平等的具体的实施战略,在实践中必须把社会性别纳入到决策的主流中.只有把妇女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推动女性与男性协调发展、妇女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加快人类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屋顶丽人》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莘的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关于这篇小说,存在从阶级冲突和性别冲突两种不同角度的经典解读。本文从男性气质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三位修房工人对于屋顶晒日光浴的丽人不断骚扰甚至谩骂的原因,认为女性不断上升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威胁了三位工人的男性气质,导致了他们的焦虑,这种焦虑就通过对女性的骚扰释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多丽丝&#183;菜辛的《屋顶丽人》是一篇不朽的短篇小说,文章体现了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冲突,而这种冲突是通过一系列的对立表现出来。运用结构主义批评理论下的“二元对立”解读了小说中的各种对立,从文学象征手法、文学符号学和叙事视点等方面探讨了小说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内涵,从而进一步肯定小说在世界文坛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以弗洛伊德人格结论为视角,比较分析了故事情节相似的短篇小说《A&P》和《屋顶丽人》,找到三重人格与作品人物的契合点。即对人格与道德关系进行深刻诠释,还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道德启示,进一步肯定这两部作品的教育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欲望号街车》中暗藏有未出场的“父亲”形象。女主人公白兰琪与她一生中经历的四个男人——“父亲”贝尔里夫、丈夫艾伦、妹夫斯坦利和男友米奇之间是一种性别统治的关系。白兰琪的毁灭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男女两性间的隔阂与悲剧性的矛盾冲突。作家呼唤入与入的和解与宽容。剧作主题与作家同性恋者身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鲁迅的思想观念视角和张爱玲的日常生活视角,《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分别以精神意义和现实意义层面上的疯癫形象出现。这两个隐含了性别叙事视角差异的疯癫形象共同指向了生命的张扬,二者的结局揭示了作者共有的悲剧意识,他们书写人类生存的终极体验,表现人类命运的无所归依。  相似文献   

17.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半自传体作品。该书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新女性”的出现,逐步“威胁”动摇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意识。劳伦斯一方面欣赏“新女性的独立、大胆、智慧,另一方面受传统的男性至上意识的影响,又惧怕女性的这种变革会危及男性的地位。本文从小说人物关系的角度入手、剖析劳伦斯在定位女性社会角色时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18.
《蝴蝶君》的故事其实是围绕着自我装扮和表演展开的,自我装扮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揭示了人物身份的建构和转变。作者通过突出人物的自我装扮,改变了人物的刻板形象,赋予角色以生命力。这种自我装扮实质上是性别表演,是对西方主流文化中性别身份二元对立的反讽。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与性别》是一本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前提下,利用翻译与性别的文化互动对女权主义影响下的翻译进行研究评述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男孩子与女孩子》被认为是最能代表爱丽丝&#183;门罗写作关注点的一篇文章。文中,门罗着眼于普通女性的生命体验,细腻地描写了小女孩从性别意识萌芽到性别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文章拟从女性主义角度尤其是朱迪斯&#183;巴特勒的性别述行理论对小女孩的性别意识的形成进行解读,并对促使女性性别意识萌芽与觉醒的自身以及社会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