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一的一篇经典美文,品读它,内心总是像被一股力量牵引感召,而不知不觉间与文中的情景相交融,进入逼真的想象空间里。与其说是品读一篇文章,倒不如说是欣赏一部情景交融的纯美影片,让读者随着缠绵的细雨去感受作者的愁思。一、虚幻与现实的对接余光中对于雨的描写可谓出神入化,他把浓浓的思乡之情融  相似文献   

2.
范万里 《文教资料》2010,(25):77-78
教学设想:在这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散文中,余光中用现代诗的艺术开拓散文的新境界,既构成了文本之诗意之美,但又造成了学生阅读理解上的难度。再加上过长的篇幅,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  相似文献   

3.
在教授《听听那冷雨》一文时,本人注重引导学生从余氏散文具有较强可读性人手,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此文语言文字的美感和韵味。同时,给学生提示,本文通篇借雨写愁,审美的对象主要落在雨上,作者始终用雨来濯洗自己的愁绪。用雨来勃发读者的情趣,阅读时,让自己完全融入余光中雨雾凄迷般的情绪之中,  相似文献   

4.
教学资源分析《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一篇散文,它的前一篇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两篇文章堪称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双璧,文辞优美,情感蕴藉,具有极高的审  相似文献   

5.
刘琨 《中小学电教》2006,(10):51-5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语言优美,意韵含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深厚细腻的情感世界。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散文阅读鉴赏的总要求是:“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所以本文是培养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优秀篇目。结合新课标和本单元“体悟山水神韵,提高感悟水平”的要求,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本定位策略: 《听听那冷雨》所在单元为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的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本课时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鉴赏写景状物类散文意境美的方法,学会利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对文本进行涵咏品读,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进行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开拓创新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7.
余光中先生于1974年春分之夜创作的《听听那冷雨》是其散文代表作之一,不仅被收入高等教育文科教科书,还被江苏教育出版社收入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二),作为学生必读的基本篇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听听那冷雨》的文本研究及其教学研究成果丰富,但仍存在模糊与不完善之处。本文试图对其研究状况进行大致梳理,做一概述与补充,并提出粗浅的教学建议,以期对广大教师及教育研究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苏启平 《高中生》2011,(12):10-11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写的一篇怡人心脾的美文,一直备受读者的关注与喜爱。文章描写了春寒料峭中漫长的雨季,生动地勾画出一位于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含蓄隐约地传达出一个流落异地、漂泊流离者的思乡之情,体现了一位远离“母亲怀抱”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故土的深情依恋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无锡市第五批学科带头人的评比活动,在活动中以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材中的《听听那冷雨》一文为题上了一堂公开课,受到了评委老师的好评。兹将当时主要的课堂设计点及相对应的课堂实录片段作一回顾,供同仁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设想《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一花一世界"板块中的一篇文章。这一专题以活动体验为重点,要求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来学习教材,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品味、探究,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而"一花一世界"这一板块则更注重让学生于细微处去品读,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相似文献   

12.
小雨老师要上公开课,教学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苏教版必修二),让我帮她磨课。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体会作品中诗意的漫想、诗性的意境、诗化的语言和诗人的气质。 教学过程 一、初识诗人,感受雨意1.读人:余光中——“乡愁”——乡愁诗人2.读题:  相似文献   

14.
听听冷雨,韵味无穷。雨在一般文章中,是看的,或者主要是看的。而这里,作者却在文章一开头就提醒读者,我这个雨是听的;其次,听雨,就是听觉感受,怎么又听出个“冷”的感觉来?敏感的读者就要想想了,为什么小看雨呢?杜甫、茅盾、余秋雨写雨不都是以看为主的吗?这是余光中的选择,且看他怎么个听法,听出了怎样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雨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厚重的钢筋水泥楼房。大陆的瓦屋就不同了,雨滴在瓦片上,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居瓦屋的人也就有了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余光中却难得有这样的福气。  相似文献   

16.
余光中的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既体现了古风飘袂,又呈现出今韵恣肆,风格独特。浓浓的乡愁凭借着雨的推力而自由挥洒,语言简洁而富有"诗化"的韵味,多活用文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追求唯美,感情充沛,呈现出一派现代散文大家的风范。  相似文献   

17.
多元有界的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独立的阅读体验。这就需要教师与既有的教参保持距离,对流行的定见保持理性,坚持从文本出发,以文解文,以心鉴心,以读出并教出属于自己的那一课。以下笔者就以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未删节)的阅读教学为例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听听那冷雨》是高一语文课本上一篇特殊的散文。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篇散文无论从写法,还是从立意上来看,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奇异之处。纵横捭阖的语句、古典诗词的意趣、横贯东西的立体空间、形散而神不散的联想,甚至还有部分晦涩难懂的意象,构成了这篇文章的精妙。在教学实践中,要把这篇课文顺畅的解读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这篇散文的思想产生共鸣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的八年级语文上册节选了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不妥之处,在此指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20.
北师大版的八年级语文上册节选了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不妥之处,在此指出来与大家共勉。一、断句有误,令人费解。课文第九段文字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其中"斜斜的西北雨斜斜"怎么理解,朗读时如何停顿?如果读成"斜斜的西北/雨斜斜"。"雨斜斜"能理解,"斜斜的西北"是什么意思?如果读成"斜斜的西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