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实用美术新兴领域的探索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感知身边的艺术。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美术爱好者,多是被动式地学习。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就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知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笔者认为不论是学习哪门知识,最终都要将其反馈于生活。但是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中,我们却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喜欢美术,觉得学习美术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没有太大的帮助,并认为美术课就是自娱自乐的课。在这种心理的带动下,试问他们又如何能学好美术呢?针对此,倘若我们将大自然融入到美术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中与大自然亲密"相拥",这样不但可以打破常规教学所存在的局限性,同时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融入到学习活动当中。但是,具体该如何让美术课堂回归大自然,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还需要我们给予进一步的论讨。  相似文献   

3.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曾经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新课程强调要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美术课教学中,唤醒学生感受生活,用已有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内心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为此在美术教学中允许求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个人的感受中捕获、创造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一、挖掘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就是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描绘物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81):165-166
初中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指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鉴定必要的品格和能力。教师如何提高美术的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四个方面说明了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感受、发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并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意实践。不但能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美术”。新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十分注重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美术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美术,促进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趣味和魅力。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美术问题艺术源于生活,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也激发了人们的灵感和创作热情。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中的美术素材,体会到美术…  相似文献   

6.
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美术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任务。教师的教学要让学生立足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立足课堂,在课堂中展示美。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创造美。1.立足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生活中的美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术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去  相似文献   

7.
让美术课回归大自然,让学生在课堂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与追求,从而让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并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无尽的快乐。笔者就从欣赏、对比、实践三方面展开论述,继而总结可靠论点。  相似文献   

8.
小学美术教学应当坚持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有效途径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引导观察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生活情感,让学生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美术课程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使美术课堂丰富多彩、师生互动。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美术教学必须善于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要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多种形式表现生活中的美,创造和谐的美。  相似文献   

10.
<正>美术课堂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因为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学习。然而,追求轻松并不是课堂的唯一目标,美术课堂除了要给学生带来快乐,让学生学会感受美之外,还要结合教学的目标和新课改的理念,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一些对美的感悟能力。美术同样是来源于生活的,即使是再抽象的美术,也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中的世界是不断在变化的,美也是不断在变化的。美术教学、美术的课堂也应该是像生活一样在不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需要孩子们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这就是美术课堂存在的意义。需要教师在美术的教学中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轻松活跃的美术课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笔者教了 9 年的美术课后,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2.
孙国庆 《甘肃教育》2014,(24):61-61
正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的学习于兴趣之中。美术教师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场所。因此,美术教师应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优化美术教学,构建高效美术课堂,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舞台。一、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优化美术课堂教学1.拓展美术教学素材,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教育即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美术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即美术教学生活化。应引导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美术,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丰富体验,勾勒出“生活画面”。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由此,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引导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观察是人类认识世…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美术课的大课堂,生活中到处都是美,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的生活化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探寻美术的魅力,并在美术中展现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小学美术的教学问题.因为美术是发现美的教育,中小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是学习基础美术的关键阶段.美术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人性美、艺术中散发的人文美,还能让学生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中小学美术的教学甚至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关于中小学美术的教学现状如何,怎样去完善中小学美术教学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前言:美术是一门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感知美、创造美的学科。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当教师在小学课堂上开展美术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到美术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感受美术中所蕴含的意境、如何让学生们在感受美的同时还能创造美、如何从创造美的角度去表现美。  相似文献   

17.
作为地理教师,笔者感觉到,应该让学生与生活接轨.这样,能开阔他们的眼界,能陶冶他们的情操,能丰富他们的课堂知识,能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社会知识,让这些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检验自己书本知识的使用价值.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在生活中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美术越来受到重视。通过美术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作品的内涵,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视觉冲击下获得净化,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正确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一、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让他们  相似文献   

19.
马敏 《中小学电教》2014,(1):132-132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善于拓展学习空间,不仅要在课堂传授知识,还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体验来自大自然,来自生活中的美,通过各种学习渠道进行凋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上要能够依据教材的设计意图.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拓展美术学习空间,为美术新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提供直观和有效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20.
美术是一门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并充满着浓厚艺术气息的课程,美术源于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要用心观察和领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皆有美。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美的独特价值,并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使学生学会认识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生活与美术融为一体,生活是美术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土壤,为此,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通过引入生活元素,让课堂在生活中进行并且回归生活,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从而构建别样精彩的小学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