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行"工学结合"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的规律,但没对“工学结合”建立起国家制度并且有力推动它,“工学结合”就没有任何保障;没有国家财力和社会资金作后盾,实施“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就难起动;没有企业萌发社会责任感并承担“工学结合”的使命,“工学结合”仅是一种可能而不可行。必须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立法先行,国家应尽快制定颁布新《职业教育法》,法律条文应明确具体规定企业在“工学结合”教育中的法律义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2.
程敏 《宁夏教育》2014,(8):45-47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就业导向的需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有很多,“2+1”工学结合模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学结合模式,运用也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实际上,"工学结合"概念的内涵是有层次的:"工学结合"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第二,"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工学结合"还是一种课程模式。作为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作为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人才培养的范式或框架;作为课程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础上,剖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三重三轻”问题.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三原则”和五条改革途径:搭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管理平台;构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具备“工学结合”教学实施能力的教学团队和建设具备“工学结合”功能的实习实训基地,并对各条途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阐述,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有别于传统课堂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质是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把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历史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Corperation Education),这种模式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也就是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育人,学生参加一定的顶岗实践活动”的形式,其实施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这种教育模式讲究学校教育与现场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取经验并提高素质,尤其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从国情出发、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而普遍推行的一种创新理念与机制。实践这一模式.不能脱离对我国高职教育特质的认识。多年来,职业教育工作者都致力于研究教育与经济、育人与用人“两张皮”的问题,借鉴了美国的“合作教育”(工读课程计划)、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俄罗斯的“教育生产联合体”及澳洲“TAFE”等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宇、和震在《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21期撰文指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作为完整的改革目标。促进“校企合作”与推动“工学结合”并非同义反复.而是代表了改革必经的两个阶段。前者重点在于整合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后者重点在于整合课堂与工作两种学习情境。“校企合作(教育)”即是双方主体的一种相互选择:“合作教育”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形式(如“交替”或“订单”等).直至建立起一些有效的制度.但它并不总能保证工作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更进一步才是反映结果的“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袁艾兰 《广西教育》2013,(11):36-37
阐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和特征,分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占军 《职教论坛》2006,(9X):34-36
结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工作实践.提出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思路及与“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改革.阐述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基本形式、“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方式方法,总结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工作效果.力求探索出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是通过发挥高职院校与实际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共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风险性的特点。由于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工学结合机制的缺失,致使我国高职教育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困难,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要以各级政府为主导,构建工学结合的社会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依托,构建工学结合的保障机制;以高职院校为主体,构建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半工半读这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制度,是当代一种既现实又重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具体的合理的职业教育实践。它建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重在按照企业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去塑造和培养新型的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实践证明,通过部分时间劳动、部分时间学习“工学交替”的模式办学,完全能够真正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践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的一些经验方法,介绍了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基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点,阐述了在实践和探索基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上的不足,提出了“工学结合、项目轮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相结合的一种“高层次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工学结合内涵的基础上,对工学结合实施主体与中职管理机制及其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及框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境耦合”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体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模型和操作范式的表述形式。它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教育实践和探索的结晶,是区别于其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教学必须转变观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构建“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软件行业对学生的要求,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本文通过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进行简述,并对其在本科软件专业应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索“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本科软件专业的应用,进而促进这一教育模式的优势在软件专业的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挥,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18.
陈功兵 《考试周刊》2009,(42):207-210
本文讲述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概述,叙述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优点,分析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存在的困难和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具体模式,以解决工学结合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任平、梁红霞在《职教论坛》2008年12月(下)上撰文指出,中职学校的功能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满足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而工学结合作为中职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其功能的主要途径。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中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工学结合更是一种“教”的理念和“学”的理念,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目前我国的工学结合主要应用在职业教育中。国外在远程教育工学结合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丰富经验,他们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远程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为我国远程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践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