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百义 《出版参考》2017,(12):26-29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世纪80年代伊始,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岳麓书社为代表的出版社抢救性地系统整理了一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解决了因“文革”而造成的书荒,掀起了出版界的第一次传统文化图书出版热.第二次传统文化图书出版热是时隔数年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带动下而形成的.其中于丹《<论语>心得》先后销售数百万册,创下传统文化图书走进读者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2.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零售制度相比,日本图书再销售制度的特点在于,图书的价格由出版社指定;出版社通过批发公司监督书店执行;  相似文献   

3.
甄西 《出版参考》2007,(9S):34-34
日本的出版社,特别是大牌出版社,既出版图书,也出版杂志。而在韩国,图书出版社和杂志出版社一般是分开的。以图书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叫作“出版社”;以杂志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称为“杂志社”。[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读者的日趋成熟,图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出版社的快速成长和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在出版社的发展道路上,出版社的最高决策层常常面临“大众化”和“特色化”两种战略选择。所谓大众化就是指出版社以市场为导向来策划图书,图书品种广而杂。而特色化是指出版社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立足某一二学科领域生产图书,突出出版个性。从理论上讲,两者均具有科学性的一面,“大众化”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提供不同种类的图书,从而分散市场风险,拓展出版社的发展空间,“特色化”则致力于系列化、配套化的  相似文献   

5.
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中惟一受表彰的高校出版社1993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表彰人民出版社等15家全国优秀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是首批受表彰的15家出版社中惟一的高校出版社,也是1993年、1994年和1997年在大学出版社中第一家连获“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的高校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第一家连续12次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北大出版社从1988—1999年,连续参加第四十届至第五十一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这是大学出版社第一家连续12次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  相似文献   

6.
《现代出版》2007,(2):14-14
4月19日.全国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全国教育出版社在南宁联合召开了“2007图书营销峰会”。为了推动优秀图书的发行工作.此次峰会设立了“优秀图书评选”活动。此次评选完全由书店代表投票.出版社不参与。书店代表根据图书的订货、销售以及市场反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在“三农”方面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农家书屋”工程的推进,除农业专业出版社和地方科技出版社加大了出版“三农”图书的力度外,一些中央科技社和大学出版社也跃跃欲试,加入到“三农”图书出版队伍中来。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573家出版社报送科技类选题44908种,占年  相似文献   

8.
《于丹〈论语〉心得》创造近年来国内出版界的销售神话,而其背后“推手”中华书局的市场化探索思路,更给困境中的传统出版社打了一剂足够振奋的强心针  相似文献   

9.
我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版本记录页和封底右下角都印有“统一书号”。它是由图书分类代号、出版社代号和同类图书的出版顺序号三部分组成的。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出版年鉴》(1984年)的“统一书号”为17017·125,其中“17”是“综合参考”类的代号,“017”是商务印书馆的代号,“125”是该类图书的出版顺序号。国外不少国家出版的图书,在书号前标有“ISBN”,这是“国际标准图书编号”(International Stan-  相似文献   

10.
9月10日,以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为首的“科技七社联合体”与中国图书商报社共同举办的首届“科技七社·图书商报”杯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在北京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11.
与一般的文学图书相比,影视同期书是对那些与影视产生互动的文学图书的一种总称。具体地说它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影视剧图书,即当某一部电影、电视剧正在热映或热播时,出版社立即推出的由电影、电视剧的剧本改编整理成的图书,或者是由已出版的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在影视播出时重新出版的小说图书,如《大腕》、《乔家大院》、《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另一类是电视栏目图书,即当某档电视节目正在热播时,出版社立即推出的根据电视栏目的讲稿、脚本或解说词等整理的图书,如《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11,(27):23
9月10日,以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为首的“科技七社联合体”与中国图书商报社共同举办的首届“科技七社·图书商报”杯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在北京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的地方科技出版社,每年出书300余种,字数达5000万,图书的重印率达到了50%。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版社越来越注重把出书重点放在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图书上,逐步形成姓“科”名“实”的基本特色。坚持精品意识,狠抓高质量、高覆盖率图书的出版,创名牌图书是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实用手术图解全书》就是该社向广大读者推出的名牌图书之一。《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给出版社带来生机、活力,然而有的出版社却因图书订数的下降始终摆脱不了困境。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这些出版社在改革中缺乏战略眼光,出现了某些“短期效应”。所谓“短期效应”是指一些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或只顾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不顾出版工作的社会效益的短期行为。本文试列举数种体现出版社“短期效应”的做法并分析其危害性。 1.作者包销图书。由于图书订数的一再下降,某些出版社考虑到自己经济上的承受能力而规定了图书的起印点。如果从书稿的取舍从严把关,或鼓励作者利用工作之便参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地方出版社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在内容建设、对外翻译、合作出版、版权输出、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实践,对于区域出版“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以陕西省地方出版社2016-2021年入选“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中国主题图书为研究样本,分析与总结陕西省地方出版社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的出版现状和实践特征,提出推动中国主题图书高水平“走出去”的区域出版路径,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精品主题图书“走出去”;增强选题叙事融合,助力构建“走出去”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对外翻译合作,扩大主题图书版权输出版图;深化平台国际化建设,拓展主题图书“走出去”渠道。  相似文献   

16.
品牌,在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什么陌生概念,如同大卫·奥格威所言,它是“生活结构的一部分”.图书的品牌常是出版社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一个出版社的品牌是由一套套品牌图书构建起来的.本文将以“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这套大奖图书为例,揭示图书品牌的创建之路.同时,还会提到图书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出版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军 《科技与出版》2007,(10):18-19
如果出版社没有叫得响的产品,就算每本书都赚钱也成不了品牌社。一个出版社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图书。品牌图书对出版社的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品牌图书让读者记住了一个出版社,使他们在购买相关图书的时候,自觉去寻找该社的展台。作者出书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他们会首先投奔“名社”,并因为自己的作品被“名社”出版而感到骄傲。因此,品牌图书不仅能提升出版社整体的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还会使它在无形中获得更多的出版资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循环。既然品牌图书对出版社这么重要,那怎样才能打造出品牌图书呢?首先,品…  相似文献   

18.
所谓“印张包干”,也叫“甩坨子”,指出版社发印图书所用纸张、装帧材料等由承印厂负责购买,其印制费(包括制版费和装订费等)在图书交送完毕后,按事先商定的每个印张单价,由出版社向承印厂一次性结帐付款。当前对印张包干这种作法的利与弊看法不一。 有的认为,印张包干对出版社有利:一是印制图书时,出版社不需自己备纸,这样缓解了出版社流动资金的不足。二是简化了结帐手续。过去出版社印制图书,自己买纸送到承印厂,承印厂只负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国出版业生态的一个畸形表现,就是教材教辅图书市场份额大约占70%,而一般图书市场份额大约只占30%;而在这30%的一般图书中,也是赢利少而亏损多。由于一般图书不赚钱甚至赔本,所以,出版社就要靠出版教材和教辅图书所赚的利润来维持运营,久而久之,“杀富济贫”——以教材教辅图书来养一般图书,这种畸形现象在业内也就成了大家公认的“常态”。管理上也呈现出“杀富济贫”的特点。一、“杀富济贫”是企业管理粗放的表现,不利于集约经营、公正考核以教辅图书来养一般图书,这是全国许多出版社的惯例。出版社为了扶持一般图书的出版,在“…  相似文献   

20.
现在国内出版社和国外出版社的合作越来越多,但真正对外出版的图书较少,能在国外主流市场销售的图书更少。本文从“出版合作”和“合作出版”两个词汇入手,尝试厘清其语义差别,然后介绍我国对外图书合作出版的收支项目,并讨论对外图书合作出版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