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府干预竞技体育的理由在于部分竞技体育的正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特性,影响广州市政府竞技体育职能转变的因素既有发达的经济、较强的体育意识、敢为人先的地域文化等有利因素,也存在竞技体育非政府组织发展滞后、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官本位意识浓厚等阻碍因素。指出政府在竞技体育发展中职能转变要本着以不损害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为前提进行干预的原则,通过改进竞技体育供给体制、实现竞技体育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保护竞技体育产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改变政府职能和权力运作方式等举措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弱化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的市场监督职能,实现效率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变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路径,研究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起点与动力,对中国竞技体育生成的历史架构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变革的走向。研究认为,举国体制的主要架构就是围绕着竞技体育发展而生成的中国特色的体育制度,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所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转变应在渐进的完善中逐步改革。此外,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也需要新思路、新跨越,需要打破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内在路径,对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进行革新,重新对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系与运行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主要结论:国际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更加频繁,流动的方向性日趋清晰;国际体育资本的规模逐渐增大,流动性增强;世界整体竞技水平不断提升,实力向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新技术成为推动赛事传播向纵深发展的催化剂;竞技体育全球化推动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政府干预竞技体育的程度日渐增强。建议:我国重塑竞技体育价值观,实现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均衡发展;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训练理论,加强体育科研;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世界竞技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基本特征.认为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从政府主导型走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是一次体制创新,更是一次制度创新.指出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必须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和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政府与社会结合型"三级"管理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观察法研究了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调整的措施。研究认为,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管理的权限、职能的效度、管理的价值取向3个方面,政府仍然掌控着竞技体育管理中的关键资源,并隐性地施加自身的政治影响,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方式选择。当前政府管理竞技体育面临发展机制冲突、发展利益分化与博弈加剧、发展成本与效益亟待优化等方面带来的挑战,体制外的体育组织或个人参与竞技体育的发展仍有较高的门槛,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间的冲突与矛盾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仍将继续,这将影响政府职能改革的趋向。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的调整主要集中在职能重心的调整、管理价值取向的调整、管理权限的调整3个方面,政府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协调好不同领域内的管理职责与功能,以调整自身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改革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和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丁俊晖的成功给这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照.通过丁俊晖的个案分析,认为社会化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前举国体制模式下,必须从政府、市场和竞技体育自身三个维度同步推动竞技体育社会化改革,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环北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环北京地区的四省市的竞技水平在全国排在中等偏上的位置。环北京地区竞技体育模式应采取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环北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因素有社会经济因素、教育资源因素、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政策因素。环北京地区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模式实施措施有:体育部门应合理规划项目布局,发展特色项目,形成区域优势;加强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合作,完善体教结合运行机制;改革竞赛制度,发挥竞赛杠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的发展等进行研究.提出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架和科学对策:完善竞技体育的市场运行体系和机制;完善竞技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机制;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发挥政府必要的宏观调控功能;树立经营开发意识、打造品牌效应,为构建适合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体育强国不单是指竞技体育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物化指标的实现,还包括竞技体育人文内涵的丰富和完善。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制度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探讨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学训矛盾"的尖锐性和"退役运动员安置"的长期性问题,从宏、微观角度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包括:树立"科学与人文"并举的体育发展观;加强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的协作互助;强化基层体育科学选材意识;继续深化"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练员进修培训政策提高训练效率;设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奖学金制度;完善体育竞赛体制,落实高校竞赛制度;引入家长干预机制提高运动员自我培养意识。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回顾了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特征,阐述了社会转型期竞技体育投资多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提出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应由社会自治、产业经营、财政拨款、政府与社会结合等四种模式构成。  相似文献   

11.
论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政府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政府供给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原因、政府供给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优势和弊端、政府在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中的角色和功能以及政府供给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方式,为新时期如何定位政府在竞技体育生产活动中的职能,提高政府供给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司法介入竞技体育纠纷的理论障碍主要在于体育纠纷解决自治原则,德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给该原则以理论支持,然而今天,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已经势微,我国体育纠纷解决自治原则缺乏中立的体育仲裁制度保证,且其本身过于绝对,再加上我国现行体育社团内部解决机制因受体育行政权的制约而缺乏独立性。故应当确立我国竞技体育纠纷解决有限自治原则,并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和章程、设立独立的体育仲裁机构和体育法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转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理论分析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的基本含义,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变迁的方向.认为: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政治功能不可能成为发展竞技体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并且这一中心领域对其他领域的限制程度将会逐步弱化;应根据竞技体育产品的性质,明确政府自身的职能定位,在竞技体育领域形成多中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通过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推进我国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意义和基本策略。提出了立足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以老年人群体为切入点,政府引导和开展民间体育活动并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转制、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强化的背景下,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平衡、提供方式单一、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社团参与、公众受益"的原则。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可以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4个领域,结合行政服务、社会性服务、经营类服务来划分,综合运用政府服务、政府间协议、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贴)等方式来提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将呈现法治化、市场化、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等发展趋势,需要我们作出明智的应对:制定全国性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改革完善公共服务财政制度、建立政府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政府在体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郝勤 《体育学刊》2004,11(2):5-8
政府的介入改变了体育的历史,对近现代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政府介入体育是近代工业革命和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导致体育由一种民间与个人的自发行为变为带强制性的国家行为,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的发展与普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育市场成熟,政府淡出对体育的直接管理,降低介入深度将是一个大趋势。对于中国而言,目前主要还是要探讨政府为主导的“举国体制”与体育社会化、市场化之间的平衡问题,最终则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解决中国体育发展,尤其是竞技运动发展过多依靠政府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利益的分化与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体育利益分化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对策:重树我国体育价值取向,承认利益主体的独立性,积极维护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建立各种利益主体能够合理参与,民主科学、完善畅通的体育利益表达机制;建立"造血"为主、幅度适宜、公平与效率兼顾、区别对待的体育利益补偿机制;转化政府行政职能、划定政府职能权限,强化体育利益协调机制;加大投入,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利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西部地区政府在促进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中探寻一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模式,通过中外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的回顾与比较,揭示转型时期和地区发展二元结构双重约束条件下西部地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模式的缺陷和由此产生的诸多深层次矛盾,探讨“两个约束”条件下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管理方式转变的新趋势,以及政府发展竞技体育的新途径等,认为西部地区有必要选择一种以突出政府强势作用为特征的政府直接干预为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中国近10年来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大众体育及国民体质的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中国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找出了国家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场馆建设、媒体宣传等众多方面都极度偏向竞技体育的发展。带着政治色彩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在国民体质下降的背景下,大众体育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导致国民体质进一步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作为主要维度,基于2018年截面数据构建省域体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聚类法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体育竞争力进行排序、评价、分层。研究发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在省域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体育竞争力强省和弱省之间的鸿沟已经初显;体育竞争力的强弱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省域体育竞争力由强至弱的三个梯队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延伸之势。由此,需要对中西部省份的体育竞争力建设问题高度重视,避免因省域间体育竞争力差距的扩大阻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