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多年前,旅居海外十几年的梁实秋回到台北,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请他吃饭。梁实秋是有名的"早睡早起"的人,晚上8点睡觉,天不亮,4点就起床写作。偏偏那些朋友都是夜猫子,每天请他深夜12点吃夜宵。梁实秋吃了几顿,受不了了,想出个好法子,对大家宣布:"谁请我吃夜宵,我就回请他吃早点。"老朋友们全愣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起来,从此再也没人请梁实秋吃夜宵。有位美国朋友,想找台湾的印刷厂帮他印一批东西,又听说印刷厂生意多,有季节性,常会拖工,于是请我介绍几家可靠的。"我也没把握。"我写了三个厂家的名字给他,  相似文献   

2.
手腕花即手腕转动,是中班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基本动作,刚开始学习的幼儿不好掌握,容易产生把手腕由外往里转的错误,而正确的方法则相反,手腕是由里向外转。我在教幼儿学习这一动作时,先让幼儿学习双手在胸前的手腕花:让幼儿双臂屈肘在胸前,手心向上半握拳,上下活动活动手腕,让幼儿体会手腕的动作。然后把手指伸直,手心朝胸前,慢慢由于腕带动手由里向外转动到手心向下。切记做胸前手腕  相似文献   

3.
霍妍 《文教资料》2012,(25):20-22
新月派著名文艺理论家梁实秋的主要观点来自他哈佛大学老师欧文.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理念。然而他在引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来评判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时,却进行了重新构建。作为新月派的理论家,梁实秋和这个团体的交错影响值得关注。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新月的主体倾向既有重合又有背离。重合是二者相互吸引的基础,而悖离则使梁实秋重构他的文艺观成为可能。梁实秋以新月社为平台,通过设立文学标准,实现了对新人文主义文学观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我渴望上学     
左边这段话是梁实秋先生讲述的他小时候上学的故事。梁实秋先生为什么那么急迫地想上学呢?是学校很好玩,还是他天生就渴望学习知识?———我们不知道,他自己也说“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性急”。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想上学的孩子还是很多的,我们不妨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也许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推测出梁实秋想上学的原因呢。  相似文献   

5.
<正>余光中对朱自清的散文曾有过如此评价:"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评断是否定的……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且以溢美过盛的《荷塘月色》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他的散文便往往流于  相似文献   

6.
譬喻是佛典中常用的说理方法。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提出了譬喻"两柄多边"的理论,是譬喻修辞研究的一项重要的理论创见,对于佛典譬喻研究极具启示意义。通过佛典中"风""花"譬喻之举隅,可以得出譬喻"两柄多边"现象在佛典中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除受制于譬喻事物本身和取譬者之外,更与佛"法"之二元分殊、佛典的性质以及印度文化的譬喻癖有关。  相似文献   

7.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是用某一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尽相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陈望道先生把比喻叫譬喻,他认为:"思想的事物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  相似文献   

8.
譬喻之所以能够构成,那是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一个乃至多个相似点,进而依据此一个乃至多个相似点而把本体和喻体联系在一起,而此一个乃至多个相似点就是"喻解"。不过,尽管譬喻必有喻解,但是在个别的譬喻修辞中,喻解可能在字面上表出,也可能不表出;喻解在字面上表出时,须特别注意的是喻解中相似点的多寡,充分掌握后,就能彰显譬喻的清晰之美,而喻解在字面上不表出时,则会形成模糊之美,而且不管喻解表出或不表出,都会形成统一和谐之美,譬喻的功能也于焉达成。  相似文献   

9.
<正>《雅舍》是梁实秋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初读《雅舍》,总在"舍"字上打转;几读《雅舍》,方识"物化"的阅读心理脱离了梁实秋的精神轨迹。知人论事是赏析的基础,我们必须进入梁实秋所处的"此时此地",感受他的"此境此情"。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陷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梁实秋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份辗转于重庆,同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主任,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期间创作了一系列散  相似文献   

10.
八宝饭。吃。梁实秋先生在世的时候,患有糖尿病,得忌口,医生说,不吃或者少吃糖。台湾作家刘墉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记述了一个可爱的小细节。一次,刘墉和梁实秋先生同桌进餐。席间,上了一道冰糖肘子,是梁先生爱吃的,却不为所动,不动筷。又上了八宝饭,他乐呵呵地夹起来吃。梁先生笑着说:"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吃与不吃,梁实秋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告诉学生一个方面的知识,而他不能从多个方面进行反思,那就不用再反复给他举例了。可见,反思对于学习是何等重要,如果不善于反思甚至没有反思,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以散文称誉文坛。他的散文虽多取材于日常琐细,却往往内蕴深厚,值得玩味。在《西雅图杂记》中,他的取材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自然景物及名胜古迹、中西饮食文化、美国社会问题。研究梁实秋《西雅图杂记》的取材,不仅有利于我们分析梁实秋散文创作的前后变化,而且可以为我们全面深入解读和把握梁实秋散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望道先生在《修辟学发凡》小认为“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要点必须留神”,其中的第二点是:“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又必须在整体上极其不相同”。他认为“若缺第二个要点,修辞学上也不能称为譬喻”。他还举了二个例子,认为“上排牙齿如同下排牙齿”、“火车的汽笛如同轮船汽笛一般发响了”“决不能算是明喻”。许多修辞学著作说及比喻,都坚持如是说。然而象这样“举了相同的事物同正文排叠”的  相似文献   

14.
刘墉 《课外阅读》2012,(17):6-7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一天我跟他同桌用餐。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端上"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饭"。梁大师则笑着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相似文献   

15.
顾颖 《黑河教育》2010,(4):19-19
夏丏尊先生说过:"不管学生将来入何等职业,先应使他成为一个人。"而在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灵肉一致的人"的漫长征程中,语文学习尤显重要。人常言"文以载道",因此广泛阅读便成为语文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品味,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的底子",以促使学生成长为人格健全、心灵丰富的文明人。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是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儒释道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得都很明显.就其散文作品来看,体现出"一切皆苦,万法皆空"的佛禅苦空观,"无念"、"在尘出尘"的佛禅生命观以及"空寂"的佛禅审美境界等.梁实秋佛禅思想的形成,是与他先天的气质禀赋,他所受的东、西方教育以及中年以后对佛禅经典著作的大量阅读分不开的,这些都促成了其散文超尘脱俗、适意自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论语今读     
辛天游 《初中生》2013,(5):50-51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他的学生们:"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意思是,如果有人对你们有知遇之恩,你们将怎么做来报答他们。子路性急,他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是何等宏大的目标!现今的老师如果知道自己的学生如此知恩图报,理想远大,一定会对其赞赏有加。孔子则不然,"夫子哂之"。孔子用一笑表达  相似文献   

18.
敦博本《坛经》中的譬喻集中分布在大梵寺讲法部分,多用于说明复杂深奥的佛理。在佛法真谛"不可说"与传法需要"不得不说"的矛盾下,这种"譬喻说法"暗含着"如何说"的语言策略,即遵循"于譬喻而离譬喻"的原则,通过"出语尽双"和"亦复如是"的方式尽力消除语言逻辑对自性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正比兴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知道梁实秋,大概都从鲁迅先生的文章开始,在鲁迅的笔下,梁实秋似乎是一个人人喊打的“落水狗”,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梁实秋先生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作家和学者。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梁实秋一生的主要成就主要在文学和翻译上。在文学上,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