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新浪微博的实名制管理作为个案,探讨商业科技平台对用户的赋权与收编机制,采用虚拟民族志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持续追踪和数据搜集,获取了微博实名制实施前后约一年时间的质性数据。随着媒体的市场化和新技术的发展,大型商业互联网公司运营的社会化媒体成为大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为了削弱社会表达生态的复杂性,政府采用多种方式对微博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进行了监控,微博运营商建立了内部审查机制,而作为被管制方的微博用户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了抗争。  相似文献   

2.
程思遥 《新闻传播》2012,(9):105-106
"微博实名制"对于政府监管、传媒经济以及网民自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依据国外的经验分析,推行微博实名制不得不面对微博用户的积极性、体验度下降,个人信息被泄露等问题。无独有偶,在《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正式公布后的第五天,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网站CSDN用户数据库遭黑客攻击,600万用户的登录名及密码被泄露。无论此次"泄密门"是否与微博实名制相关,但如何在实名制的框架下,保证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确已经成为政府监管机构和互联网服务商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李小龙 《新闻知识》2012,(10):107-108,68
近年来国内微博用户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微博在社会发展、大众传播以及个人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微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微博也成了虚假信息肆意传播的平台。2011年底,北京市公布将实行微博实名制的信息,再一次将关于微博社会功能的探讨拉进人们的视野。本文将从若干微博事件入手,对匿名制和实名制下微博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比较,探讨当下实施微博实名制将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静  陈思勰 《新闻界》2013,(1):30-33
微博始祖Twitter在国外仅是众多未过滤的消息来源之一,而在我国,微博的平台特质让微博成为了谣言的温床。微博实名制的推出,旨在规范微博用户对于微博这个意见表达以及交流平台的使用,起到遏制微博上谣言泛滥的作用。但是,仅仅是微博实名制的推出,并不能对此起到良好的作用。微博实名制的推行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用户的支持才能更好的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丽琼 《新闻世界》2012,(6):116-117
随着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火,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谣言的传播、虚假信息的发布、“粉丝”买卖、言论侵权、以及利用微博进行欺诈等。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不良影响,微博实名制在今年3月中旬开始实施。本文认为微博实名制实施后,一方面可以利用隐私制衡微博这一公共领域中个人的不理性行为,并限制消费、买卖隐私的行为;另一方面在言论自由方面提醒诸人警惕“网络暴民”。  相似文献   

6.
刘日华 《新闻世界》2014,(2):120-121
微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是利弊共存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在所难免。本文通过对微博自身,以及微博带给我们的影响的分析,尤其是对微博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分析,阐述和强调了实行微博实名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实行微博实名制给我们带来的长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微博实名制的大幕掀起,成为微博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从其正负影响入手,浅述微博的这一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8.
杨黎 《大观周刊》2012,(18):127-128
随着微博这种新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博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新闻事件借助微博传播也越发迅速。本文研究了在微博实名制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希望能对新闻的传播方式有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微博的迅猛发展为公共领域的建构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也为公众舆论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平台.然而,机制不健全、监管缺失、网名素质参差不齐使微博谣言屡禁不止,对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和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形成威胁,由此微博实名制应运而生,却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争议和质疑.本文试图以微博和公共领域的关系为基点,从争议和质疑着手,对微博实名制之于公共领域建构的利弊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微博实名制实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Twitter的出现,让微博的概念进入人们视野,2007年5月,嘀咕、叽歪、饭否等中国本土微博服务商出现后,以新浪微博为主的中国微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网民信息获取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据2010年《新浪第四季度和年度财务结果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8月份才推出的"新浪微博"内测版到2010年底为止,注册用户超过1亿,年增长速度25倍。如此多的用户,如此大的信息量,在网络非实名制环境下,微博既能成为新闻事实的传播者,也可能沦为假新闻的发源地,微博对新闻事实的影响不能不重视。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以惊人增幅增长,日前已经超过3亿。谩骂和对骂的“口水战”、造谣与辟谣的“攻防战”,再加上一些西方势力、利益集团正在力图控制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达到其破坏中国稳定和谋取更多利益的目的,这一切都对我们如何“善待善用善管”微博提出了极大挑战。尽快实行实名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呼声。本文结合微博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实行实名制是微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呼吁应该尽快实行以后台实名为主的微博实名制,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实名制规范与微博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以惊人增幅增长,日前已经超过3亿。谩骂和对骂的"口水战"、造谣与辟谣的"攻防战",再加上一些西方势力、利益集团正在力图控制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达到其破坏中国稳定和谋取更多利益的目的,这一切都对我们如何"善待善用善管"微博提出了极大挑战。尽快实行实名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呼声。本文结合微博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实行实名制是微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呼吁应该尽快实行以后台实名为主的微博实名制,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微博实名制是对网络新媒介进行控制的一种实践,其理论依据在于政府有权对媒介进行控制,从而使媒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实名制可能会造成微博吸引力下降等问题,这与媒介控制目标之间产生了偏差。因此,需要从限制实名制的范围、政府部门主动融入微博、加强对运营商的监管、培养网民媒介素养等方面开展工作,从而减少实名制的弊端,构建和谐的微博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16日,被视为我国实施微博实名制的节点。通过对2011年,2012年上半年微博谣言调查横向比较,可发现实名制虽有效遏制微博谣言的传播,但未能有效遏制微博谣言的出现。相反,基于微博和谣言对权力解构的特点,"实名制"有增加微博谣言传播风险的倾向。对此,可从增强微博用户法律意识、厘清微博用户的法律责任、分层明确微博用户身份三方面入手化解。  相似文献   

15.
许蕾  尚勤 《东南传播》2012,(6):36-37
微博的出现为传者和受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流平台,然而,微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微博实名制从去年实名注册开始逐步走向了全部微博用户的实名制。微博实名制作为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对于我国网络新闻业的规范及网络新闻的自由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结合微博实名制的利弊分析,论述了微博实名制对网络新闻业的自由和规范产生的影响,并由此透视我国网络新闻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翟凯 《编辑之友》2016,(10):44-49
当前公民网络监督正借助微博广泛地开展,既需要鼓励也需要规范.现有的微博实名制与公民监督权之间存在摩擦,体现在超越了公民监督权的宪理框架,同时也弱化和影响了公民监督权的表达基础与制度基石.在当前贯彻网络实名制的大背景下,完全弃用微博实名制并不现实,因此应致力于修补微博实名制的不足,将完善法律监管和提振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推动公民微博网络监督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微博"实名制"的实施,在浅层次上,可以带来一定的治理效果。但在自由表达视域下,其存在着"历史道德"、现实实施"、"利益格局"等困境。鉴于以上困境,微博匿名制应成为更为"理智"的选择,可以从"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和意见领袖作用"、"提高网民素质"三个路径对匿名制环境下的微博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冯娟 《东南传播》2012,(3):20-21
"微博实名制"正式启动不久,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密码泄露事件随即爆发,究竟是巧合还是蓄意不得而知,但无疑为"微博实名制"敲响了警钟,关于实名制的争论也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对北京出台"微博实名制"和网络"密码危机"事件的梳理,分析在这一场互联网生态的博弈中,推行"微博实名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所谓网络实名制,是指网民必须以自身真实身份从事网络活动,禁止匿名网络行为的互联网管理制度.其具体要求是要求网络行为主体在进行任何网络活动时必须提交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电话、地址等真实信息,并由网络服务运营商或相关主管机关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为了解传统媒体微博与新媒体微博信息传播规律与特征的差异,识别各类型媒体微博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媒体微博节点,以促进媒体微博的全面发展。[方法/过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新浪微博中的传统媒体微博及新媒体微博各50个作为研究样本,测度其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比较分析两者的信息传播规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微博和新媒体微博网络整体均较为紧密,且传统媒体微博高于新媒体微博;信息在传统媒体微博网络中的传播较新媒体微博更为便利,信息转移效率更高,网络节点之间的整体凝聚性更强;传统媒体微博中纸质媒体微博在地位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新媒体微博中各类型媒体微博则相对发展均衡;新媒体微博权利更为集中,呈现两极分化状态,而传统媒体微博则更为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