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而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等又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职业教育层次。职业院校必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以产学合作为基础,构建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贯通式职业教育体系,并充分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学工同境"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2.
对比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如学生动手能力培训不足,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提高。在总结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关系的基础上,从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划分角度下,构建多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农监管部门引导"、"工学耦合"和"情景实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学校、企业、教育部门、行业部门在实施体系中发挥作用以此满足市场对不同产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创新基地的建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平台和训练环境。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将教室、校园和社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三大"课堂"与职业教育、个性教育、英才教育三大"平台"相结合,通过诸多措施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如设立新世纪人才学院培养优秀学生干部;成立校科技创新协会;社团引入学分制;出台《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用"节"文化培育创新人才;设立各类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创新与创业的结合。但是,面对社会发展的挑战,还要在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实践层面优化"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部委     
由教育部等10部门举办的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6月27日至30日在天津举行。此次大赛是职业院校加快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盛会,也为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5.
历史赋予行业组织的一项重要使命是人才培养.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2005年全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依靠行业组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近几年,我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逐步成为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作为一个行业性组织,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一直以人才培养和推动行业发展为己任,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6.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它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各类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推广。结合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归纳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方法,阐述"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举办主体,更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管理主体,在职业教育宏观政策制定、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需要通过构建确保企业在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竞争机制,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立体化组织体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激励机制,不断提升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正德国以其强劲稳定的经济发展,展示了其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践证明德国职业教育确是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典范。"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早为我国职业教育所借鉴,其职业教育立法、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均使我国受益匪浅,特别是现代学徒制的传承,即便是在欧洲经济衰退时期,德国职业教育依旧显示其保障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有新的发展。法国作为欧洲另一经济大国,其职业教育发展也是不断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改革,其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种探索,促进了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企业岗位变化的紧密衔接,使学  相似文献   

9.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由23个部门联合举办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民教育培训学校,是覆盖广大农村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一、突出重点,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岁末,中国职业教育与会展业创新发展对话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旨在"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机构与会展业的产学合作机制,提高会展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自2010年起,在教育部的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我国职业教育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长期发展看,职业教育目前仍处于薄弱的状态。在此,笔者从社会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就职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相应机制问题等方面,与各类职业学校校长一起探讨如何使职业教育真正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这也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事实上,1996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明确说明我国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然而,多年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分而治之,虽然在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教委改为教育部,并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合二为一设立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但现实中职业教育和培训多部门管理的现状一直没有解决,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严重影响了  相似文献   

13.
杨登明 《教育》2009,(7):7-7
由教育部等10部门举办的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6月27日至30日在天津举行。此次大赛是职业院校加快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盛会,也为职业院校师生展示精神风貌和职业技能提供了舞台,对于弘扬“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促进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景芝 《中国培训》2004,(11):15-16
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统筹人力资源开发中仍存在着忽视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倾向,在统筹各类教育发展中仍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有力。一方面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建…  相似文献   

15.
以信息化促职业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5年来大赛逐年完善、不断创新,由最初的中职赛事发展为一年一度、中高职全面覆盖的职教盛会,在职业教育战线形成了"学生有技能大赛,教师有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可喜局面。今后一个时期,要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要求,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使职业教育人最为困惑的就是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终身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然而,我国现行的各类体制已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障碍,必须要"以破为先,以立为主"构建一个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即"三三制".[1]  相似文献   

17.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特征,集中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这一根本要求。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理念、目标、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了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框架与课程开发、教学改革与教学活动设计、教育资源配置与校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应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治理理念转变等方面推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优质、包容与公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由23个部门联合举办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民教育培训学校,是覆盖广大农村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中高职贯通招生模式公平性的主要因素有:招生生源对象的"定向性"、结对挂钩方式的"市场性"和招生专业安排的"泛化性"等。促进中高职贯通招生公平要加强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一是进行院校分类,明确五年制职业教育的举办主体;二是注重区域均衡,统筹中高职贯通招生结对挂钩方式;三是严格专业分类,统一制订五年制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四是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制定五年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改革和发展农林职业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农林职业教育责无旁贷.各级各类农林院校分工合作,形成人才培养培训网络;在适应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需求的同时,重视技能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振兴农林公共服务体系;从实际效果出发,探索培养"新型农民"的新模式;倡导由教育部、农林部门合作管理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打破我国农业职教现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