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提出的课程实践理念,也是我们学校课程实施的一种新的愿景。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课程改革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作为一种课程实施理念,"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就意味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人文的和精神上的关怀"。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愿景,"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让每一个学生焕发出自己独特的生命光彩。具体而言,"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要求每  相似文献   

2.
陈向阳 《江苏教育》2012,(Z2):47-50
【我的主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记得是2008年我刚做校长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校长:"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不是造就了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和发展空间,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从哈佛走出来的人都创造成功。"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我们的教育究竟是面向"精英"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只着眼于高考,还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再看看目前大多数学生的表现:学习生活终结于毕业之际。很多学生在高考结束的时候,将高中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3.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之下理解研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是研究性活动的载体,研究性课程建设应有利于良好学习方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骆俊明 《湖南教育》2004,(17):12-12
12美国著名批判教育学专家斯坦伯格在《创建有意义的课堂》一书中认为:“研究”不仅仅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更可以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像研究者一样地去工作、思考和交流。以下两个教育案例,在这方面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案例一:一道10分  相似文献   

5.
庄庆松 《教育文汇》2003,(2):19-19,21
在一些中小学,五六十名学生挤在一间教室的情景比较普遍,有的八十多名学生“济济一堂”也不鲜见。“前贴讲台后靠墙”就是对“大班化”的描述。而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更大的学习和活动空间,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交流,得到老师个别化的教育。从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来看,也不宜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小礼堂”式的教室里上课。由此,“小班化”教育应运而生。“小班化”教育在国外已推行多年,有的国家已经普及。我国从1997年起,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开始“小班化”试点实验工作。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小班化”教育在我国一时尚难以全面推行,但它终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期“世纪风”栏目有关“小班化”教育的一组文章,既有相关的理性思考和点面的改革经验,也有生动的课堂实录,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同仁起些许启迪和参考之效。  相似文献   

6.
施雯  祝玮 《上海教育》2010,(20):61-61
为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快、更好地适应上海的学习生活,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学校从构建德育课程着手,作了以下的探索和实践。创建和谐校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安静、进步、竞争”“爱心、信心、恒心”“依靠、质疑、异彩”等要求,设计了许多富有特色的课内外活动,将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与教育目的都融合其中,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立足于学校课程规划,明晰课程实施目标,规划课程实施路径,突出课程实施重点,化解课程实施难点,创新课程实施亮点,逐步实现着校长从"行政领导"向"学术领导"、教研组从"学科管理"向"学科建设"、教师从"教学技能"向"课程能力"、学生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转型,有效地推动了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使课程成为学校发展、教师进步、学生学习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8.
《四川教育》2008,(12):30-30
初中课堂教学历来处境尴尬:相对于学业负担较轻的小学,初中的课程学习是学生学习生命中跨度很大的一道“坎儿”,因个体学习状态、知识背景和经验建构等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较大分化,学困生由此出现。如何让每一个进入初中的学生学习上不掉队?  相似文献   

9.
课程基地是江苏省基础教育的创举。通过课程基地建设,为学生创设凸显学科特点与文化的教学情境,以"项目""问题"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展开教学,整合社会资源,让学生进行真实世界中的学习,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高层次的学习成就。课程基地通过新型"课堂"和"教学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集中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是落实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载体。因此,要提升初中教育,做强初中教育,为初中学生的发展助力,首先要从课程建设抓起。近年来,我区把初中课程的转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来抓,作为落实  相似文献   

11.
就协商课程而言,自主学习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协商共同作出有关学习的决定。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单方面作出有关学习的决定,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权。学生没有自主权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协商课程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基础上,围绕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三个问题,师生共同作出有关学习的决定,有效促进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我们当前亟待实现从"教学"到"课程"的视角转变,通过对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决定课程改革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进行系统的关联性思考与突围,来创生优质课程,实现对学生学习经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构建培养审美能力、富有人文魅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道德素养、课内外两翼齐飞的高中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4.
梦想不是空想,而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基础上,有可能转化为志向和追求的梦想。梦想课程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课程必须为每个孩子认识你自己即寻找适合的梦想搭台;二是学校课程必须为学生实现梦想奠定知识、能力的基础。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既要满足共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同仁小学创建于1952年,西临拉贝故居、南京大学,北接艺术大师徐悲鸿、傅抱石故居、东南大学,形成了学校独特而厚重的人文气息。同仁,是学校的校名,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同仁即同心立仁。仁字是同仁小学的独特资源。千百年来,仁字一直流淌在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的“非遗泥塑”课程,由一群对惠山泥人感兴趣的美术教师发起,率先在美术课堂中挖掘泥塑主题,把故事带进作品。之后学校进一步拓展非遗泥塑的文化内涵,以“泥塑+”方式,整合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用泥塑“讲述”课本里的故事,通过目标、学科、活动及空间的融合行动惠泽学生,实现育人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从边缘到中心:学生角色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认为,长期以来,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并没有获得真正平等的地位。人们惯于把他们看作远离有组织的社会的边缘人,通过教育手段向其灌输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与思想熏以使其融入社会。在这种思维支配下,学生实际上被置于教育的边缘,是被改造的对象。由于受行为主义学习观的统治,教学被看作目标控制下的一整套程序,其着眼点在于发现教学带来的行为反应,并通过调整环境改变个人行为,学生接受的是一种机械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亦被边缘化。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及人本主义学习观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们开始认识到,学习是学习者有…  相似文献   

18.
“素质中心课程论”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任务的课程理论。按照这种理论编制课程,必须科学地考虑到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儿童发展等三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不仅引发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也给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赋予了全新的释义.学生观是教育者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观,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科学的学生观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宗旨,这就要求教育者树立崭新的,基于每个个体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的学生观,从而使教育活动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20.
缘起与追寻真正的教育要关注儿童、研究儿童、适应儿童并发展儿童。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应该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及归宿。因此,无锡新区实验小学一直在检视当下的课程和教学现状与学生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努力探寻有效发展学生的学校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