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志清先生在《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这篇论文中,对20世界上半叶整个文坛创作呈现的那种“道义上的使命感“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夏志清先生在《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这篇论文中,对20世界上半叶整个文坛创作呈现的那种“道义上的使命感”做了论述。他指出:“那个时代的新文学,确有不同于前代,亦有异于中国大陆文学的地方,那就是作品所表现的道义上的使命感,那种感时忧国的精神。”因为“当时的中国正是国难方毁,企图自振而力不迨,同时旧社会留下来的种种不人道,也没有改掉。”在他看来,这种“洋溢着的爱国热情”,不仅激励着这时期的所有重要作家,而且还产生“一种狭窄的爱国主义”———“中国作家,则视中国的困境为独特的现象,不能和他国相提并论”。[1]这种“感时忧国”的精神必然产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观,这些作家渴望对现实环境有所了解,希望文学有所作为,那么其形式的忽略与内容的侧重则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作家的这种“道义上的使命感”早已成为一种传统自古已然,在新时期部分作家身上这一传统仍有所体现,并非如夏志清先生所说的现代文学在“感时忧国”的精神上“有异于中国大陆文学”,所不同的是时代环境,精神气质却一脉相承。从这个角度看张炜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古船》,其现实主义的关注与对既往历史的再思索同样有着“感时忧国”的精神,更具有“道义上”的判断,作品是参与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始被发现的<望洋叹>传奇是晚清戏剧才媛刘清韵最为晚出的剧作.此剧以真人时事入残,通过对作者家乡海沭一代近十位文人在清末乱世命运遭际的叙写,蕴含着作者感时忧国的思想情怀及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索与丰富感悟,对妇女文学的传统创作题材是一种大胆突破.  相似文献   

4.
夏志清先生的“感时忧国”说自提出以来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广泛认同,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现当代文学研究影响重大,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现当代文学研究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格局的转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感时忧国”说也存在着某些缺陷与不足,对此我们应理性看待。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主流文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哲学基础的,但纵观整个五四文学,却是以西方现代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哲学为其主要哲学基础的。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给中国现代文学以感时、忧国、反抗、革命的特有品格的话,那么,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则赋予五四文学家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加深拓展了五四文学对人和人生全面反思的主题意义,更新了五四文学的审美观念,丰富了五四文学的艺术技巧,从而激发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生命活力,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五四,一向被作为传统的终结和现代的开端,那么,文学的五四精神是什么呢?夏志清认为,感时忧国是中国新文学的传统和精林,然而,这种观点无法将五四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区分开来,因为感时忧国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精神。以“新民主主义”一词来概括五四发端的新文学,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作法。但是,以政治术语来规范文学现象,本身就很成问题。诚然,陈独秀倡导“德先生”(民主),但是,新文化运动中很少有几篇象样的讨论民主的论文,而显示了文学革命实绩的鲁迅.则带有明显的反民主的倾向——从(文化偏至论)的“反社会民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终点,《狂人日记》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承继关系。首先,《红楼梦》伤时骂世,《狂人日记》感时忧国,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士人精神。其次,《红楼梦》第一次把"情"提高到形而上学的水平,以"女儿"作为理想世界的中心,对传统文化发起天翻地覆的革命;《狂人日记》则弃绝传统文化,渴望以"新文化"战胜"旧文化",把"孩子"看作"新文化"的希望。最后,《红楼梦》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前者进行精神探索,后者开始勇猛呐喊,孤独与分裂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中出现了一个由"泛女性文学"向"女性主义"文学的转型。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杜拉斯的《情人》起到了重要的启迪和示范作用。《情人》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自传式的文体、私语化叙事、另类的道德准则、现代小说的体式等在中国都已成为女性文学的经典范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中国文学史上哀辞的最早源头是《诗经·秦风·黄鸟》篇,它具有后代哀辞的基本特征。由哀伤夭折人到哀悼父母亡,再到悲哀国破家亡,感伤繁重徭役、征战、苦难生活,伤离别、叹孤苦,忧心失意婚恋以及感时伤怀等等,人生一切不如意事尽在诗人笔下,《诗经》因此成为中国哀感文学的源头。它采用赋比兴手法所描写和表达的悼者的哀悯、忧国者的感伤、征夫的悲苦、恋人的离愁以及弃妇的哀怨之情,永远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诗文创作中的永恒的题材。  相似文献   

10.
辛劳的生平事迹,现已鲜为人知。已经出版的多种文学辞典和人物辞典,除了香港李立明的《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台湾周锦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本名笔名索引》,以及《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以外,都未收入他的辞条。而上述三种编著,记载他的事迹也很简略,有的还不无差错。近年来,我在从事现代文学作家研究的过程中,注意  相似文献   

11.
《空山》中蕴藏着古典抒情文学的审美趣味,即虚实结合的审美意象及“感时忧国”的家国情怀。除此之外,阿来在书写机村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秉持着史家的实录精神,这些无不表现阿来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即“抒情传统”和“史传传统”的追认。这不仅拉近了少数民族作家与主流文学的联系,而且对于“文化传统”创造性转化,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将儿童文学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之中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凸显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完整面貌和真实的现代性质。五四时期,周作人的《儿童的文学》所主张的现代儿童观,在此前的《人的文学》里已得到强调。鲁迅在《孔乙己》、《故乡》、《社戏》等作品中,通过对"童年"与"成年"的对比性描写,提出了深刻的"现代"主题。作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新青年》和《小说月报》对儿童和儿童文学都给予了极大关注。文学研究会悄然发起了一场"儿童文学运动",在童话、诗歌、散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儿童文学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生成。"儿童"和儿童文学的被发现,不仅给中国现代文学这一"人的文学"以具体的内容,而且强化了它的现代性质地,提高了它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知己之情,是历来中国文人士子普遍渴求的情结。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一些作品中,也流露出对知音之赏、知己之感的渴望。作者将内心的孤愤寄托于《聊斋志异》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4.
《关雎》自收入《诗经》以来,历代文人各有不同解读。孔子认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汉代儒学家们先有"刺诗说",继而又产生了"美诗说",现代学者们则解读为爱情诗、婚恋诗。一首小诗在两千多年里之所以出现大相径庭的解读,是因为读者在文学活动中具有不可否认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历史。《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篇。两篇文章及其作者范中淹和欧阳修在很多地方值得比较研究。二人的生活经历颇为相似,他们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命运则一同随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共浮沉。经历了"文人参政"的失败,二人终归"文人"和"文章",历史给了他们多一份忧国忧民的感怀,也给世人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延安文人的“公共空间”:社团与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文学作为现代中国革命和历史叙述的重要参与者,繁复而生动地呈现着现代中国革命和文学的历史面影.延安文人社团及刊物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构成了极为重要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期刊既是延安文人自觉地将文学与革命联系起来进行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的传播载体,又是延安文人话语交融、思想汇聚甚至碰撞的媒介空间.同时,在革命战争的传播生态环境中,大量的延安文学期刊不仅鲜明地标示着延安文人的美学姿态和风范,而且最终汇流到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和它的传播主体一道成为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原始史料为依据,对延安文学期刊回归"历史现场"进行考察,展示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延安文人的创作与生活、思想与交流,以期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具有历史深度的经验借鉴和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名妓与文人的逸乐空间,到现代的大众文化空间,现代作家怀旧感的产生,说明传统文人与秦淮空间的和谐关系被打破,出现了断裂。当代《夜泊秦淮》系列则对秦淮空间进行了历史解构。从空间文化角度分析秦淮河在传统、现代、当代作家作品中的嬗变,可看出,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秦淮空间不但建构了“文人一妓女”主题模式.而且也拆解了其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春望》在内容上呈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对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统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夸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忧国思家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邓拓的《燕山夜话》及其同仁的《三家村札记》,连同吴晗的历史剧《海瑞罢官》,应该从政治及纯学术两个层面或向度予以客观剖视。实质上是作为官员的邓拓,与普通正直的知识分子在人文情怀上具有相通的命脉;他们将“五四”以来所形成和流传的科学民主的现代观念,以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感时忧国的道德自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精神,使其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20.
黄震遐的《陇海线上》是一部在中国现代军事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的中篇小说。《大上海的毁灭》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上抗战文学的先声之作,是一部不折不扣地讴歌中国军民不屈不挠地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小说,鲁迅抱着对"民族主义文学"论者的偏见批判黄震遐及其《大上海的毁灭》,显然曲解并误读了作者的本意。崔万秋的《新路》同样是一部高举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大旗的优秀作品,小说历史观、战争观清晰,民族观、国家观强烈,难能可贵,其主题的别致与题材的独特将使它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年代》虽然纪事有余而灵动不足,但作者的爱国热忱还是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