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吐蕃历史上,聂赤赞普被称为"藏地最初之王"。从聂赤赞普起到达玛乌冬赞,吐蕃赞普共传了四十三代。其传承方式有父子传承,也有兄弟传承。对吐蕃赞普究竟实行何种方式的传承制度,前人的研究未有专门涉及者。本文就这一问题,以藏汉文史料为主要依据,将吐蕃王朝时期赞普王位的更迭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吐蕃王朝的赞普王位继承制度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主要活动于我国西南边疆的青藏高原。隋末唐初,吐蕃开始崛起,到其赞普松赞干布时代(相当于唐太宗时代),统一了各部,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奴隶主贵族政权——吐蕃帝国。吐蕃帝国建立之时,正是中原唐王朝立国之初,由于当时两国国内形势的影响,在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的努力下,双方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公元七世纪中叶以后,唐太宗与松赞干布相继去世,两国关系就不断发生争执,此后战争在双方关系中基本居于主要地位,而在西域地区的争夺角逐则贯穿于两国关系的始终,它不仅导致了唐帝国在西域地区的统治最后崩溃,而且对两域地区的民族关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李其琼敦煌唐称沙州,于建中二年(781年)陷于吐蕃,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收回河西十一州,恢复唐制前的67年间,瓜沙诸州均在吐蕃势力控制下,因此称唐代中叶的敦煌艺术为吐蕃时期。吐蕃世居西南边疆,在赞普松赞干布的治理下...  相似文献   

4.
刘森 《新高考》2008,(7):59-62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5.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其源主要出自古代羌人。羌人原居青海一带,后来,羌人中的发羌、唐旄、牦牛等部,陆续进入西藏地区,同当地土著居民(西藏至迟到距今四、五千年前已有远古居民活动,已得到地下考古发掘的确凿证明)融合,繁衍发展成吐蕃族。南北朝时,西藏高原有多股势力,吐蕃部仅其中之一。隋唐之际,吐蕃赞普南木日论赞(论赞索)及其子弃宗弄赞(松赞干布)始翦灭苏毗、羊同等其他势力,统一西藏高原,都逻些(拉萨),建立起统一的吐蕃政权来。完成统一后,松赞干布又积极着手厘定官制,颁  相似文献   

6.
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很早就在我国青藏高原过着农耕和游牧的生活,原为羌族的一支,唐朝时称为吐蕃。西藏人民同祖国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迟在公元7世纪唐朝的时候,唐蕃之间就有了友好往来。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赞普”是雄强丈夫的意思。以后成  相似文献   

7.
阙成平 《考试周刊》2007,(13):49-50
松赞干布建立统一的吐蕃王朝后,面临着如何巩固新生的王朝和发展经济使自己的政权长治久安、世代相传的重大历史任务。松赞干布顺应历史发展要求,根据吐蕃当时具体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选择移植文化来治理吐蕃。经过几番波折,佛教成为西藏主流文化之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少年王子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松赞干布生于西藏高原的泽当(在拉萨东南,雅鲁藏布江的南岸)。在松赞干布幼年,西藏高原的主要部分为两族所据有,一族为吐蕃,另一族为苏毗。吐蕃与苏毗南北隔雅鲁藏布江相对峙,东西以色隆拉岭互相邻接。后来吐蕃合并了苏毗,建立强大的吐蕃王朝,两族人民混合,就是今天的藏族。松赞干布就是吐蕃的王子。吐蕃的疆域正是雅鲁藏布江最宽的河谷,有许多向阳斜坡,气候比较温暖,富于丰美的水草。传说纪元前一世纪时,吐蕃居民已开始经营农业,并知道开采金、银、铜等矿产。到了松赞干布的祖父达布聂西时,吐蕃已有冶铁业,并应用铁器于农业、兴修水利、垦辟农田,农业愈为发达了。苏毗以牧畜业为主,但在现今后藏年楚河一带已  相似文献   

9.
布达拉宫     
《初中生辅导》2012,(20):F0002-F0002,F0003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市区西北的红山上,始建于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1300年前的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迂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  相似文献   

10.
公元七世纪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征服了周围各部落,完成了统一西藏高原的事业,使吐蕃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和强盛改变了西部各民族的历史,生活在我国西部的其它民族,如羌族各部、吐谷浑、突厥等,有的因吐蕃的兴起受到威胁,有的因吐蕃的扩张被吞并,在青海生活达三百年之久的吐谷浑即是一例。吐谷浑一度称雄于西部诸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11.
公元七世纪上半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吐蕃人在其杰出首领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并与唐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松赞干布去世后,唐蕃边境虽然时有摩擦,但总体处于和平状态。天宝十四年(765年)安禄山叛乱,攻陷洛阳、长安,唐军驻守陇右、河西、北庭、安西等地的精锐东调  相似文献   

12.
达玛禁佛运动的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王朝最后一位赞普达玛在位期间发动了第二次禁佛运动,标志着吐蕃王国的佛苯之争达到最高潮。本文试通过分析佛苯之争和吐蕃王国的统治基础,探究达玛禁佛运动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3.
松赞干布陵是吐蕃王朝开国君主的陵墓,历史上对其陵墓的营建、内部构造与随葬品、地面建筑等有若干传说记载,近年来随着西藏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对这座举世闻名的藏王陵墓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地面陵垣建筑的遗迹,证明吐蕃王朝的陵墓制度很可能受到唐代帝陵的影响,是唐代中原王朝礼制影响到周边民族的一个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辅导》2012,(Z5):2+99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市区西北的红山上,始建于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1300年前的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17世  相似文献   

15.
论吐蕃法律的文化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蕃是七世纪初由松赞干布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前后经九代赞普,历时200余年,势力最强大的时候,辖青海诸郡及西域、河陇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缘环境决定,在吐蕃法律初创之际,吸收了印度和中原汲其它民族和地区的法化,结合藏族的习惯法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吐蕃法律化。这主要表现在:佛教法与世俗法紧密结合;唐朝、吐蕃法律化不断交流;法律与藏族伦理交融;保留奴隶制时代习惯法甚至氏族部落习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学》2004,(6):F002-F002
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场景。由于阎立本的名气很大,该图反映的又是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步辇图》很自然就成为各种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的必选图片。2002年,国家邮政局把该图搬上了邮票,进一步确认了《步辇图》的国宝地位。  相似文献   

17.
布达拉宫     
《初中生辅导》2012,(Z4):2+97
世界上海拨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市区西北的红山上,始建于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1300年前的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  相似文献   

18.
肖像画大师阎立本和他的《步辇图》阎立本(?~673),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父兄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和建筑学家。阎立本幼承家学,在父兄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他擅长人物画,尤精于肖像。作品主要为唐太宗的政治服务。《步辇图》是一件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1300年前,汉藏民族亲密交往的历史事件。贞观十四年十月吐蕃(西藏)赞普(王)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步辇图》生动地描绘了李世民坐在步辇上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场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位于右上方的唐太宗李世民。从造型上看,…  相似文献   

19.
陈华  周建业 《广东教育》2011,(11):67-70
1.下面各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一件文物事件,那年夏季连日的暴雨穿越西藏琼结县城,雅砻河水势猛涨,凌厉凶猛地冲刷着河边一座大墓的护堤,——,陵墓好像张开了大口,这座大墓是著名的吐鲁番王朝缔造者松赞干布赞普的坟墓。  相似文献   

20.
琼布·邦赛色则是吐蕃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他先后服侍于囊日伦赞和松赞干布两代赞普,官至吐蕃大论.但是,史书中仅提及琼布·邦赛色则担任吐蕃大论,却没有记载更多的相关情况,使人们对他的功过是非知之甚少.所幸的是,英、法所藏的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有一些琼布·邦赛色则的零散记载.本文以此为据,将其梳理归纳,对具有复合性格和扮演过双重角色的琼布·邦赛色则的出生背景、个人特性、历史功过等力争做一次较全面的考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