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属于《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通过近几年的高考研究发现.化学平衡常数早已成为了高考命题的热点,电离平衡常数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也渐有“升温”的表现,因此,可以预测这“三大平衡常数”将仍然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及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属于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是高考考试大纲新增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中发现,化学平衡常数早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电离平衡常数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也渐有“升温”的表现,因此,可以预测这“三大平衡常数”在2010年的高考中,将继续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及热点.下面将分类追踪透析.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几年的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发现,高考对各类平衡常数的考查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原因是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很好的符合了目前高考越来越综合的命题特点。考查的内容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平衡常数如化学平衡常数(Kc)、电离平衡常数(Ka;Kb)、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水的离子积常数(Kw)及水解平衡常数(Kh)各类常数的表达式、计算及相关的应用等等。现笔者对化学平衡常数及沉淀溶解平衡常数进行分类剖析。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65):143-144
广义的化学平衡包括狭义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这四个方面的平衡被称为四大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四大平衡体系,各种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均为温度的函数。四大平衡常数指化学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及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这部分知识为新课标中的新增内容,在高考题中频繁现身,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及溶度积常数的应用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虽然各类教辅,每位教师都有相当深刻的见解,但他们依然是制约学生化学成绩的瓶颈,作者就如何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效率提出见解,与同仁们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苏教版高中化学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提出了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容积平衡常数等几大平衡常数,从定量计算的角度为学生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这部分内容倍受命题老师青睐,已成为最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及热点考查内容。这其中,K和KSP相对而言学生平时训练题型较多,解题能力尚可,而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  相似文献   

6.
化学平衡常数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本理论,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既有体现高考命题稳定性的基础试题,又有一些用电离平衡常数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及浓度商为载体的考查化学平衡常数难度较大的试题.有些考题还与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盐类的水解等相结合,使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本文对近几年高考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考题作摘要的解析与反思,以便体会高考化学平衡常数的命题方向与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7.
丁浩 《化学教与学》2013,(8):35-36,29
高中平衡常数常涉及溶解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溶度积常数等,在复习中抓住核心概念——平衡常数,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影响因素、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等加以整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平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水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平衡常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化学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常数、熵变和焓变、核外电子排布式、手性异构等,这些知识往往是与大学高等化学接轨点。在2007年的新课改区的高考题中均涉及了平衡常数,但是大都停留在定性的判断层次上。2008年的高考新课改区就涉及了化学平衡常数和难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问题,大有将“深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化学平衡知识时,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认识较为浅薄。但实际上,很多较难的化学平衡问题都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常数K进行解决,甚至包括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一些问题,它们都是以化学平衡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
在"平衡常数"的第二轮复习教学中,着眼于知识的理解、思维的转换和实际的应用,整合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充分尊重和满足高三学生的发展需求,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方向. 1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平衡常数(Ka、Kb、Kw)、溶度积常数Ksp的含义,会书写相应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化学平衡常数属于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化学平衡常数是《化学平衡》知识中的一个新增内容,是高考考试大纲新增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中发现,化学平衡常数早已成为了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且形式多样.下面从近几年高考题为例,将化学平衡常数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类分析.一、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的书写和计算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公式可以表示为:K=(C~p(C)c~q(D))/(c~m(A)c~n(B)),各物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形式、对象出现了新变化.在浓度平衡常数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压强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相对压力平衡常数)、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等概念.但平衡常数的意义不变,它们的大小均只受温度影响,而且应用方向几乎不变——判断可逆反应的方向、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可逆反应的热效应、计算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等等.同时按照多重平衡规则将浓度平衡常数与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也是高考中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其中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标中新增的知识点,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考查主要内容有:(1)电离平衡.(2)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pH的简单计算.(3)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盐溶液蒸干(或灼烧)后产物的判断.(4)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相似文献   

1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同水的电离平衡较为相似,在有关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的计算及溶液p H计算问题中,均是以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核心的计算.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中有关离子开始生成沉淀时的计算、离子沉淀完全时的计算、沉淀发生转化的计算、沉淀滴定的计算等问题则是以溶度积(Ksp)为核心展开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正>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它可以表征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在高中化学中有几种不同的化学平衡常数,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Kb,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盐的水解平衡常数Kh。本文试从这些平衡常数的角度来解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条件,从而揭示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6.
化学平衡常数是近年来高考新增考点,高考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主要包括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等方面.以下从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中选择数例来说明高考对平衡常数的考查范围和题型特点.一、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发生后的必然结果,逆反应的存在使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点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分子不断运动导  相似文献   

17.
肖中荣 《新高考》2010,(4):30-32
新教材中出现了化学平衡常数(K)、水的离子积常数(Kw)、电离平衡常数(Ka、Kb)和溶度积常数(Ksp)。化学平衡常数是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定量描述,表示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酸或弱碱强弱的标准,溶度积常数是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本文选取了一组较新颖的题,对有关“K”命题的新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三大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的青睐与关注,这不仅因其属于新课程的新增知识点而成为新宠,而更重要的是它把化学理论的学习从定性提升到定量水平,拓宽了问题研究的视野。本文试从近年来课改地区出现的高考试题来探析三大常数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金属硫化物的形成和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颜色特征是它们比较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常用于鉴别和分离不同的金属离子。但是由于H_2S的电离常数缺乏准确的数据,来源不同的数据彼此之间有的甚至差三个数量级之多。由此给我们在寻找难溶硫化物沉淀溶解的条件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当然造成我们无法进行较为准确计算的有诸多因素。而H_2S电离常数却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热力学和电离平衡原理出发,结合实验验证以图找出H_2S较佳的电离常数。一、从H_2S电离常数求沉淀溶解反应的总平衡常数K  相似文献   

20.
布朗斯特酸碱质子理论中对酸和碱的定义分别是:酸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如HA(酸)≒H~++A~-(碱)中的HA和A~-就称为共轭酸碱对.由共轭酸碱对组成的混合溶液(如醋酸和醋酸钠,氨水和氯化铵等)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这类问题在以往教学中经常是给出一些定性的结论,学生往往限于死记硬背,而不能彻底理解.新课程的教材中引入了电离平衡常数,通过平衡常数进行定量计算,就可以明确讨论出由共轭酸碱对组成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