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见代理是指因被代理人行为使相对人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从而被代理人应负授权责任的代理。它是无权代理的一种,但并不是任何无权代理都构成表见代理。只有在本人有过错或者知道真实情况,第三人善意且无过错,行为人行为合法时的无权代理才是表见代理。  相似文献   

2.
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是指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的行为.在司法适用中,对该罪的行为对象、客观行为和犯罪主体应进行合理的界定.该罪属于行为犯,应当以行为犯为标准科学认定其犯罪的停止形态.在罪数方面,应注意该罪与相关犯罪在构成要件上的差异,只符合一罪的构成要件的,按所构成的犯罪论处;同时符合多个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应按想象竞合犯的处理原则论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以及联系和区别出发,说明见义勇为行为在民法属性上不仅是属于无因管理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因管理行为;然后从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民事法律规范入手,对照具体案例,指出见义勇为的损害赔偿在何种条件下适用何种民事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4.
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的归属,学术界提出了人工智能法律人格说、人工智能所有者说、人工智能编程设计者说、人工智能使用者说、社会公共领域说等观点.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应坚持客观标准,并基于作品的客观构成要件予以判断.而对于其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应以人工智能的性质为基础判断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法律人格,再区分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以确定权利归属.  相似文献   

5.
间接正犯也是正犯,其成立必须符合正犯的构成要件行为,而在真正身份犯中,身份是构成间接正犯的构成要件,缺乏身份的人不能构成真正身份犯的间接正犯,但可以构成其他普通犯罪的间接正犯。不具有保险诈骗罪的特定的身份,即不具有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身份的人,利用不知情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行为骗取保险金的,构成诈骗罪的间接正犯,而不是保险诈骗罪的间接正犯。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视角审视新时代陆海融合的向海经济复合系统,有助于发现各种陆海活动主体之间关联互动的构成要件、陆海要素的发展进路及其整体行为和功能.向海经济复合系统的构成要件包括陆海统筹的战略考量、陆海协同的动力支撑、陆海联动的协作合力、陆海一体的统合目标.发展进路呈现为由陆向海的思维转向、以陆促海的立体推进、以海带陆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非法收购林木行为的表现形式、构成要件和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期待可能性在大陆法系国家是一项重要的刑法理论,在犯罪构成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以行为人标准说为依据、以平均人标准说为参考的折中说。作为认定犯罪的消极要件,期待可能性可以与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要件共同存在,一起构成新的犯罪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9.
结果加重犯理论存在众多争议,其中主要争议问题集中于结果加重犯概念、结果加重犯根据、结果加重犯构成特征、结果加重犯未遂问题。通过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文探讨了这四个方面,采用广义的结果加重犯概念,即故意实施基本构成要件的行为,过失或者故意导致加重结果的发生,刑法加重其处罚的法定一罪形态;从危险性说来整合基本行为和加重构成的关系;在讨论结果加重犯的构成特征时,提出行为犯和危险犯能够成立结果加重犯,加重结果的三点特征以及加重结果须与构成要件行为存在相当因果联系;最后论证结果加重犯存在未遂形态,并提出完善性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共同危险行为属于广义的共同侵权行为,它的构成要件有实施主体的复数性、行为的危险性、损害结果与行为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无法找到真正的加害人.它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另一种形式--共同加害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也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各共同危险行为人对于损害结果应该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能够证明自己的行为没有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行为人可以不承担责任,已经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人可以向其他行为人请求偿付其应该承担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民事代理法律制度中,表见代理是一种特殊的代理类型。它既不同于有权代理,又有别于狭义的无权代理。准确把握表见代理的性质、法律后果及其构成在司法实践中才能正确地认定和处理相关纠纷。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制定的家电下乡政策自2007实施以来,在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也遭受法学界对其合法性的质疑。尤其是在2007年8月30日我国颁布的《反垄断法》以条文的形式明确了行政垄断的概念后,有学者认为家电下乡政策限制了市场竞争,涉嫌行政垄断。本文从行政垄断概念和构成要件入手,阐述家电下乡是否满足行政垄断构成要件。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将运用国家行为理论、有效竞争理论和数据实例对其构成要件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由船舶碰撞造成的复杂的损害赔偿问题,论述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4个构成要件,即碰撞事实客观存在;损害结果确实发生;碰撞船舶一方或多方须具有过错;过错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只有上述4个要件同时得到满足,才发生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明确这些要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有助于正确处理每一个碰撞案件。  相似文献   

14.
对于是否要设立侵害债权制度,理论界意见不一。如何界定债权人权利救济与第三人行为自由界限,是侵害债权制度立法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比较各国立法基础上,我国侵权法应该采用侵权构成非限制性立法模式,以直接故意为主观要件,以违反法律或违背善良风俗方式为行为要件,构建我国侵害债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就立法方式而言,西方大多将本罪界定为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承认间接故意可以构成本罪;主张行为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性.我国立法对客观行为采用双重欺诈性的立法模式;规定了细化式叙明罪状,兼顾了司法认定的可操作性和打击范围的广泛性;并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采取同等保护主义,更符合金融学原理.但仍有不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述显得多余,对一些其它严重危及贷款制度的行为未采用明叙方式,采用结果犯的立法模式仅关注所有权带来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6.
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规定惩罚性赔偿以来,全国出现了不少"知假买假"、买假索赔的案件,给司法实践和理论带来了挑战。"知假买假"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需对惩罚性赔偿在合同领域适用要件进行研究。经营者实施了违约行为且主观上存在过错,并且因其违约行为使相对方遭受损失,才能适用惩罚性赔偿,而消费者主观动机不是适用要件。  相似文献   

17.
葡萄、豆角缘何天价,莫非真的昂贵到只能用天价加以衡量?我们如何处理这类问题才能彰显公平、公正。笔者从立法原意、法理基础出发,主张此类盗窃科研试验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该行为的主体、客体符合盗窃罪的基本构成要件,这一点毋庸置疑,因而主观方面的价值认识与客观方面的数额认定,成为该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关键。2011年新的刑法修正案(八)的正式颁布和实施,笔者尝试适用新法解旧题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构成是判断人格权是否受到侵害及行为人是否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理论依据.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构成,应包括民事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  相似文献   

19.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劳动教育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劳动成人"的哲学体系.在马克思哲学中,劳动是人之"成人"的根本所在.具体地,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中劳动与人的双重内涵所指:实践与交往、人类与个体,是理解二者间内在逻辑的基本前提.而理解和认识马克思哲学劳动成人的内在逻辑:劳动显明人的目的意志、构成人的...  相似文献   

20.
危险驾驶罪是我国《刑法》新增的一项罪名,该罪名明确了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范畴。危险驾驶罪作为抽象危险犯,从法条里可知该罪危险的载体是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这两种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除这两种行为以外,还有吸食毒品或者麻醉药物后驾驶车辆等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由于我国刑法规制的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范围过于狭窄,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无法囊括所有应当处罚的危险驾驶行为,"毒驾"入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