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荀子礼法思想的关注和重视始于70年代后期,至今有30年的时间了,而这30年的时间又表现为不同的发展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荀子礼法思想研究的起始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发展期(90年代)、初步繁荣期(进入新世纪后)。学者们围绕荀子礼法关系的性质展开探讨。荀子礼法思想对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其对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的问题,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礼从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则逐渐扩展到国家政治生活领域,形成“以礼治国”的政治理念。贾谊受儒家影响最深,他的思想源流可以追溯到荀子,其礼治思想主要是对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贾谊也受到了汉初占统治地位的黄老思想的影响,但他思想的主线仍然是儒家思想,吸收黄老思想的目的是为了使儒家思想更具有时代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虽然荀子与孟子是不同的儒者,但不能因此而认为荀子是歧出之儒,其种种理由不成立,并且在儒学中,荀子与孟子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欧文静 《职大学报》2011,(3):66-68,71
尼采的人性论是历史的产物,在其产生的时代自有其积极意义。但尼采的人性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正确解释人性这个命题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尼采是值得重视的,但是绝对没有必要去过高评价或盲目崇拜。  相似文献   

5.
荀子博采众长,对百家思想进行全面综合,实现了儒法合流.他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控制体系,主张以"隆礼重法"为主体,以声乐控制、道德控制、习俗控制等手段为辅.以求实现其社会理想.他的控制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一些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是以理性出发点来思考人的行动和全部现实生活的,是重理性的哲学,与哲学的这一转向相契合,西方近代人学也饱含着理性气息,贯穿着理性原则,理性成为对人性追问和考察的出发点。在人性问题上,经验论和理性论分别从自己的哲学主张出发形成了感性人性论和理性人性论两条人性理路,但西方近代哲学经验论和唯理论在人性理路上的区分只是相对的,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只是他们人学理论倾向上显示出的一些特点,从总体上看,他们对人性的阐释,都有着理性的特征,理性人性论是西方近代人学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贾谊是汉代最早系统论述儒家治国方针的人,对汉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尤其是荀子的礼治思想,继而形成了自己的礼治思想体系。贾谊认为只有实行礼治,才能最终实现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以贾谊的《新书》为主要文献资料,分析其对礼与法、礼与仁之间关系的相关论述,旨在揭示其礼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形成更系统、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9.
贾谊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礼治思想,在礼治思想的传承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针对秦汉之际局势的转变,提出一系列以礼治为核心的治安之策,为汉初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了解决方案;他继承了先秦儒家以伦理制衡的方式来限制君权的政治追求。同时,贾谊认为通过对太子的道德教育就可以塑造理想君主,具有较强的理想化色彩;“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君子”的前提,是以外在身份为依据来判断主体道德素养的高低,这些都体现其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先秦荣辱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从当时的历史事实出发,以人性恶为道德心理基础,系统阐述了荣与辱的两端,提出先义后利的荣辱观,并且指出通过化性起伪,循礼守法,社会教化养成正确的先义后利的荣辱观。这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荀子十分重视个人修养,认为人的修养不单单是“隆礼重法”,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人格及道德的修养.荀子认为道德的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指出“积”的重要性.荀子从人性角度分别阐述了学习中“积”的重要意义、经济方面“积”的实践价值以及政治方面“积”的治国之道.“积”不仅作为荀子“化性起伪”的根本,也体现出了荀子“积善成德”的道德主张.  相似文献   

12.
13.
14.
荀子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他批判性地继承了"孔孟学说",且对其他诸子百家也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对于荀子思想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荀子以人性理论为基础,以此来阐释他的教育思想、法律思想以及伦理思想等,而这些思想最后又都统归其政治学说,都是其政治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都是为其更庞大的政治理论体系和政治理论目标所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时期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其道德教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荀子发展了孔孟的理想人格目标思想,对理想人格所包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提出的独到的道德修养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礼运>是研究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一篇重要经典:康有为、孙中山等为其托古改制的需要,均把该篇首唱的"大同"之世推崇为人类的理想社会,这是有背<礼运>作者原意的一其实,<礼运>论述的是礼治、道德的起源及其教化问题.并阐明礼义是治政安国的重要手段.总体上说,该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全面认识和评价荀子的人性思想,可以从其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获得现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荀子作为战国时期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其思想在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荀子思想中关于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观点的阐释都极具现代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荀子的“先王”指伏羲、尧、舜等上古有为帝王。“法先王”是针对当时反对法古的观点提出来的,它效法的是“先王之道、仁义之统”;“后王”是指夏、商、周三代圣王。“法后王”即效法夏、商、周三代的具体制度,但又偏重于周代的政治制度。荀子极力主张既“法先王”又“法后王”的大儒思想,肯定“法后王”的雅儒思想,批评“略法先王”的俗儒思想。同时荀子不但法古,而且也肯定霸道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儒家的道德学说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并不相排斥,在先秦儒家中,荀子的思想贯彻了对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责任的期许,他从经验的立场出发,强调对个体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并借助外在的"师法"作为道德的标杆,帮助主体树立心中的道德律和责任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同韦伯的责任伦理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