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难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因其实属意外发生,具有突发性、冲突性和震撼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灾难报道要坚持报道的主体是人,要注重报道的人本意识和新闻报道的多角度;对灾难事件播报的媒体要在灾难报道中扮演着多种角色等,媒体要注重如何提高灾难事件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灾难事件因其自身特点,备受社会关注,能否做好灾难新闻的报道是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就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提出了相关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灾难报道的发展,报道中出现的问题也日趋明显,其中在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尤为严重。灾难报道不能只局限于直面悲剧,更应该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给受众以震撼,引起共鸣。处理好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碎片化的信息在社会广泛传播,给欲加想要了解事件真相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谜团,并造成很大的误解,对于不幸事件中的乘客的家属来说是更严重的伤害。马航失联作为突发性灾难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因而也广受媒体的关注。然而,我们也看到了有些媒体在这次事件报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专业的报道现象——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鉴于在此事件中的专业性问题,媒体应该引以为戒。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行为也该进行总结与反思,提高专业的思路来报道一系列灾难性事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媒体应力争成为社会良性运行的正确引导者。  相似文献   

5.
雷晓艳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36-37,59
2002年以来,我国电视媒体对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从报道理念和方式上都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从"人本位"向"事本位"转变,在报道中逐渐注意以公民化视角来关注灾难事件。从新闻媒介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新的传播变革,可以算作中国新闻信息公开化的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灾难事件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对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往往导致社会舆论的畸变,媒体正确的新闻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将有助于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中更有效的新闻舆论引导、稳定社会、安抚民心。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年来破坏性灾难在国际范围内的频发,各国新闻界都在向灾难报道这一新的领域进军,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闻媒介在灾难报道中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值得我们深思。在经历非典和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难后,我国媒体也开始着力于这一范围的研究。本文主要浅析目前我国灾难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强调准确传达信息,但在实际报道中,模糊性的语言及表达作为一种表达策略被报道者广泛使用,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点。灾难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英语灾难新闻报道也是高校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重要教学材料之一。该文将以英语灾难新闻报道为例,从信息来源、数量表达、报道的细节处理及配图等方面分析英文报刊灾难新闻的模糊性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的模糊性,提高英语报刊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孙志青 《海外英语》2014,(21):242-243,249
新闻报道强调准确传达信息,但在实际报道中,模糊性的语言及表达作为一种表达策略被报道者广泛使用,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点。灾难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英语灾难新闻报道也是高校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重要教学材料之一。该文将以英语灾难新闻报道为例,从信息来源、数量表达、报道的细节处理及配图等方面分析英文报刊灾难新闻的模糊性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的模糊性,提高英语报刊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12天后,国内媒体突破了以往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模式,在第一时间报道灾难消息,报道新闻更为公开透明;媒体全面参与、深度介入事件的过程,充分发挥了传递信息、整合社会情绪的作用;媒体报道也较好的体现了专业精神与人文情怀。在此次地震报道中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包括如何处理好报道的及时和全面的关系、职业要求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灾难新闻现场的出镜记者来说,他们身处灾难现场,容易发生情绪失控,但记者负有报道新闻事件的责任,不能因情绪影响报道。因此,调节好情绪对出镜记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灾难报道中出镜记者的情绪控制,主要是运用自我控制和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通过合理宣泄、请人疏导、转移调控等方法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2.
当前媒介中存在不少报道灾难事件不人性的做法,是记者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冲突的反映,社会和记者对于角色定位的不同把握和理解,使得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偏差和道德缺失。灾难事件报道中记者道德缺失,既是媒介"大环境"的产物,也是记者自身"小环境"的缺漏。完善道德缺失,需要依靠多方力量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报道的界限日趋模糊,谁在现场谁就能发出报道。新媒体的普及,不断刷新其在灾难报道中的记录,推动了灾难新闻报道的发展,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能够生产并传播时效性与准确性并重的、与传统媒体融合并创新报道形式的专业而负责任的灾难新闻,是新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灾难心理援助成为了迫切的时代需求。灾难心理援助的本质是帮助受灾民众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心理平衡,形成动态的耦合关系。灾难心理援助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加强灾难心理援助体系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应激理论有助于理解灾难对人身心的影响。个体对灾难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问题取向与情绪取向是主要的两种应对策略。对灾难应避免消极反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应对,国家亦应建立完善应对灾难和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雅安地震发生后的十数天里,各路谣言四起,探究谣言的发生机制和传播机理,不难发现,灾难事件中信息的不确定性,政府和民众信息的不对称性、社会集体情绪的不安定性给了谣言传播空间。因而,各级政府要增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透明度,尽量做到信息的多渠道、多阶段、多方联动公开,让谣言消失在阳光下,在信息公开中建构政府、网络、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灾难危机教育存在着意识薄弱、应对能力不足、教育欠缺几方面问题,要强化灾难危机教育应该从制定纲要、从学校抓起、在农村居民中进行、在各级干部中进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开发了一个应急计划建模、执行和管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可在灾难事件发生前进行应急处理,协助完成应急计划的实施。依据应急计划与业务流程类似的思想,构建工作流形式的应急计划。与传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相比,该系统支持非结构活动以及资源管理,提高了处理灾难事件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可应用到消防、公安等部门管理中。  相似文献   

19.
课程是教育内容的基本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灾难教育的开展应该注重依托课程载体,整体规划学校层面的课程框架,精心设计具体的灾难教育课程方案,创造性地在灾难场域中展开专业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远教动态     
近日,中央电大充分发挥自己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和远程教育的优势,与中宣部出版局共同策划了“危机与灾难心理援助”特别节目.邀请了中国心理学界危机与灾难心理援助项目组杨蕴萍等7位心理学家从专业的视角,针对受灾人群、救援人群以及全国普通民众,开展面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心理学通识教育,并向受灾地区发放节月光盘。同时,电大在线、中国网电大频道等网络平台也将以网络视频点播等方式对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