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俄罗斯式的辽阔而哀伤,总带给人百味杂陈的抚慰——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阿斯塔菲耶夫的《女歌手》是我最喜爱的篇目之一。这篇文本我已经教了4遍,也读了多遍,越读越觉得好。前几次读的时候,更侧重于赏析文本"写了些什么";而现在,换个角度,从分析文本"没写什么"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中隐藏的默然的深意。在稍带寒意的浩淼的河面上,盖尔卡用尖细的小嗓门唱起忧伤又冗长的情歌——文中说"盖尔卡不熟悉任何儿歌,全靠从大人那  相似文献   

2.
《女歌手》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修》里的一篇外国散文。文章以一次为航标灯点灯的航行为线索,刻画了从小失去母亲,与当航标工的父亲相依为命的小姑娘盖尔卡"天真里透着成熟,快乐中含着忧伤"的形象。下面,笔者通过《女歌手》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思考,来探究《女歌手》一文中情感互动的错位与复位。一、儿童角色错位,彰显成人化的生活品质如何教学这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我从题目出发,进而引导学生抓住小姑娘盖尔卡反常的言行来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3.
<正>《女歌手》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俄罗斯作家维·彼·阿斯塔菲耶夫。备课时,我预设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女歌手的形象和欣赏景物描写的独特视角。或许是外国作家的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读书的时候显得漫不经心。为了给分析女歌手的形象作准备,我首先问了一个问题:文中女歌手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有学生回  相似文献   

4.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作者思维的深度客观地形成了教学的难度。教学时,尝试着以三处个性化的景物描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完成了一次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5.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6.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虽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本文试从主题揭示着眼点、人物刻画角度、环境描写重点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相信每个人读了史铁生的《豫与地坛》之后,都会感到一种全身的震颤,为他的人生坎坷,为他在苦难中的不屈抗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史铁生之所以选择了坐在轮椅上顽强活下去.在某种程度上讲得益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更确切地说是园子里的那些卑微的生命体给予了作有关生命价值的启迪。肉体与精神“伤残”的史铁生冥冥之中走进了地坛.地坛里触目所及的景物又走进了作的心中,给了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解读这些景物实际上就是在解读作生命的心路历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史铁生曾说“我也曾喜欢体育,喜欢足球、篮球、田径、爬山,喜欢到荒野里去看野兽”,但是最终却只能“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踢路边上的石子的感觉……”。“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史铁生曾深陷于对命运的绝望中。他说,“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然而幸运的是,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他邂逅了地坛这座古园。十五年后,当史铁生再次驶出地坛时,在他的脸上人们竞再也看不到绝望,也看不到迷茫。这个苦难的生命,正绽放着如花的笑靥,他的脸上写满了明朗灿烂的生命光华。  相似文献   

9.
《生命生命》一文用“飞蛾求生”“瓜苗破壳”和“倾听心跳”这_二个小故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本文短小而精悍,语言简洁而朴实,思想含蓄而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说的是几个小故事,但透过文章语言,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一种很好的写景抒情的艺术方法 ,它依赖于丰富的想象来实现。朱自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绮丽、细腻。这与作者对景物的细致观察、独特的内心感受、丰富的想象以及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由于精妙的比喻 ,朱自清笔下的景物充满诗的情韵、诗的意境、诗的凝炼  相似文献   

11.
丁言君 《新读写》2009,(4):27-27
席慕蓉,一个美极了的名字。三个字,就似一幅画。仿佛是见到一个古典女子缓缓走在落花纷飞的日子里。许久以后,我方知,那是一个生于四川的内蒙古女子。岁月已经褪去了她的些许颜色,但跟着她的步子,会走到生命最初的色泽里去。  相似文献   

12.
《紫藤萝瀑布》是一幅精美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文章借一树蓬勃绽放的紫藤萝感悟人生,点燃生命的火花,读之唇齿生香,美轮美奂。阅读此文时,优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婉约有致的感情流露,积极含蓄的主题追求,都是我们要解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李庆林 《现代语文》2009,(10):55-55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散文名作,"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这篇散文风格朴素纯正,语言疏朗自然,淡而有味,尤其是正文与附记中的两处写景状物文字,真实生动,绘形传神,令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4.
刘亮程的散文创作中蕴含着一种引人注目的慢哲学。基于对时空和死亡的体悟,这种慢哲学认为,进步观念导致了个体存在的焦虑与生命意义的迷失;现代人追求的进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往往是以令人难以忍受的损失为代价的;唯有减缓速度,让生命慢下来,才能取得人与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解,进而重新确证生命的价值。此外,慢哲学还对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发展观念构成了有力的质疑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戴霞 《早期教育》2011,(7):65-67
【活动设计背景】初春的一个上午,天气有点冷,有孩子冷不丁地告诉我,昨天他和爸爸在楼下散步时,发现小树发芽了。接着又有几个孩子说出了他们的发现:在幼儿园、公园、马路上也发现了芽。他们用稚嫩的双眼发现了春天的秘密:芽。  相似文献   

16.
宗璞,冯钟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次女,当代著名作家。她的长篇小说《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紫藤萝瀑布》一文被选入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哭小弟》入选为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本)。宗璞的创作主要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和良知来审视历史沉浮、人世沧桑与当今社会的精神世态,给予知识分子的道德操守和情感...  相似文献   

17.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下,教读课以老师讲为主,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自读课则是让学生将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无论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每篇文章可以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教会学生阅读,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生命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第17课《生命的壮歌》一文中的第二个动物逃生故事。作者以朴实、苍凉的笔调勾画出了一幅"生命的桥梁"图,从而真实地再现了羚羊顽强的品格和群体的精神: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它们谁也不愿独自逃生,宁可同归于尽,最终在一只老羚羊的带领下,纷纷用死亡架起一座座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区区弱者,巍巍品格,在生与死的抉择上,在种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羚羊们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无疑是生命品质的崇高体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着力研究哲理性散文的特点与自读教学方法,从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阶段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对自读课文进行阅读指导.其中包括初中议论性散文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参与评价的准备工作、议论性散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教学编排体例及核心素养的表现等问题.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作业要求,在本文中也有所区分,体现了"生本教育...  相似文献   

20.
商洛,这块镶嵌在大秦岭中的神奇土地,堪称艺术沃土、文学富矿、作家摇篮。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这里涌现了贾平凹、方英文等一批熠熠生辉的文坛新星;近几年,更多的作家从这里奋飞。学者型散文家、才子刘炜评正是其中之一。他的《半通斋散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计32万字)出版以来,业内外人士皆赞誉有加,争相一睹为快,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本期选发部分著名学者、评论家(包括作者本人)关于《半通斋散文选》的一组研究文章,共6篇,篇篇有分量、有见地,供大家学习和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