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尘 《世界文化》2006,(12):24-25
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但父母都是英格兰人。不幸的他在出生前7个月就失去了父亲。为此,由叔叔抚养长大的斯威夫特,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1688年,他在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拉勒库教区内作牧师。渐渐与英格兰政坛接触频繁,写了几本不重要的政治小册子,温和地为辉格党内某些政要辩护。党派斗争、政敌挤压、政治漩涡使斯威夫特与在英格兰教会的升迁机会渐行渐远。由于辉格党出台了反爱尔兰的政策,斯威夫特对其大为不满,撰写了很多政论性文章批判辉格党内部的贪婪和好战。他在伦敦参加了托…  相似文献   

2.
现年75岁著名的美籍犹太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素尔·贝洛1988年又推出一部轰动美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再遭情变》(More Die of Heartbreak)。这篇小说同他创作的其它小说一样,其主题是揭示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小说以肯尼思·特拉亨伯格为叙述者。35岁的肯尼思随父母在巴黎长大,后来回到美国中西部,在其叔父本·克拉德任教的大学里担任俄国文学助教。他的叔父50多岁,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植物学家,由于在研究北极苔藓方面成绩卓著而深得同行们的敬重。肯尼思把叔父视作自己生活的楷模,对他的人生信念更是执著崇敬。他叔父认为,“如果不能确信在自己的生活中能为每个人、为整个人类有所贡献的话,那么,你就没有理由继续生存下去。”叔侄两人和睦相处,十分投机,无话不谈。这从小说开篇的50页中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例如查尔斯·亚当斯的漫画、希契科克的电影、西格蒙德·弗洛伊  相似文献   

3.
刷鞋与吃饭     
有一天,斯威夫特带着随从出游,住宿在一家农舍。他叫随从把他的脏靴子刷一刷,但随从没有去做。第二天,斯威夫特问起这件事,随从回答说:“路上都是泥,刷了有什么用,很快还会沾上泥的。”斯威夫特没有说什么,只叫他立即出发。随从说:“我们还没吃早饭呢?”斯威夫特立即回答说:“现在吃早饭有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纪初,在英国伦敦,有个名叫巴尔特利日的占星家,诡计多端,常常明目张胆地骗钱害人。斯威夫特对这些骗术十分憎恶,一心想拆穿它。他思忖了好久,决定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巧妙办法,揭露巴尔特利日的骗人伎俩。有一次,斯威夫特仿效巴尔特利日的占星计算法,编写了一部“预言”历书。在这部书中,他预言巴尔特利日将于某年某月某日半夜十一点钟,得寒夜病死亡。到了这个时间,他又写了一份关于巴尔特利日死亡的报告。随后,他又发表了殡葬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郝岚 《世界文化》2010,(4):24-25
福尔摩斯原型 柯南·道尔1859年5月22日出生在爱丁堡,他的祖父是广受欢迎的漫画家,叔父们也都是名人:都柏林的国家美术馆馆长、英国著名杂志《笨拙》的设计者与插图画家等等。但是他的父亲是个不走运的公务员,沉迷于酒精。因为这个家庭的贫穷,柯南·道尔早期在家中接受教育,由母亲玛丽来教他。  相似文献   

6.
一八一九年八月十六日,阿尔比城玛内热广场,有一个叫做路易·巴尔萨的穷苦农民因谋杀罪被推上了断头台。罪犯的兄弟贝尔纳有个儿子名叫奥诺雷·巴尔扎克,是个正在努力写作以图登上文坛的二十岁青年。这一事件对巴尔扎克说来“很不光彩”,他对人向来闭口不谈——更何况对他叔父的犯罪事实本来就缺乏充分证据。他总是把历史上的巴尔扎克·德·安德莱格家族说成是自己的祖先,尽管事实并非  相似文献   

7.
逾越节前夕,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坐下来一起用餐。桌旁一共坐着13个人,以后发生的事证明: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聚餐了。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很烦恼,他对使徒们说,他们当中有人将要出卖他。耶稣没有说出这个将要出卖他的人就是犹大,使徒们也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回忆毛姆     
威利——从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起,我就这么称呼我的叔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无疑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或许,可以说是最可悲的作家。这位瘦小、弱不禁风的老人有一张干瘪、布满皱纹的面孔,活象一位中国的圣人,总是拖着脚在法国南部弗拉角的豪华住宅——他那莫雷斯克别墅宽敞而空荡荡的房间里踱来踱去,象个迷了路的幽灵。他追索过去的安逸,对现实感到迷惑,对未来又充满恐惧。 1965年,当我陪他一起住在这栋里维埃拉赫赫有名的别墅那阵子,几个月来,我是他的第一个客人。“你知道,”他口吃得厉害,对我说,“我活  相似文献   

9.
任志强 《寻根》2013,(4):18-22
"柳毅传书"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出自唐人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故事讲述的是洞庭龙君之女嫁给泾川龙君次子,受到夫家虐待,被迫在郊野牧羊时邂逅书生柳毅,托他送信与父母。龙女得救,爱上柳毅,其叔父钱塘君即令柳毅与龙女成婚。  相似文献   

10.
小说的主人公彼得·基恩自幼生性怪僻,多年来一直离群索居,与世隔绝,潜心研究汉学,四十岁时成为当时最有名的汉学家之一。十几年来,他用父亲留下的遗产,悉心收集了大量书籍,建起了一个私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不仅是他从事汉学研究的依据,而且成为他全部生活意义之所在,在他的心目中唯有他的图书。基恩厌恶人类,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爱慕虚荣,追逐金钱和贪图享乐。因此,他没有结婚,一直过着独身的生活。他从事汉学研究并不是为了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纯洁的精神”,向世人证明他的  相似文献   

11.
1742年春天,斯威夫特发表了他《布商书信集》第一封信,用以抨击政府因威廉·伍德为爱尔兰铸造新铜币而授予他专利权。随后,他又接连写了三封信,其中第四封,也是措辞最强烈的一封,发表于10月3日。大约一个星期后,新任爱尔兰总督卡特雷特勋爵到达爱尔兰。他于27日发布了这样一则通告:谁要是发现第四封信的作者,赏给300英镑。缉拿那个布商的通告发出后的第二天,总督官邸便挤满了求见者。总督当时正在人群里四处走动,突然,斯威夫特闯进了客厅,从人群里一直挤到圈子中央。他脸上带着极其愤慨的表情,洪钟般的声音在房间里轰轰作响。他对总督这么说道:“这么说,我的阁下,你发通告捉拿一个唯一罪行是想真心挽救他的国家免于灭亡的可怜店主。这倒是你昨天建立的一个不朽的功勋呀。这个忠诚的民族能从你们的政府那里得到什么,您已为此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我想您既然为伍德效了汗马功劳,大概也期待人家为您树一尊铜像吧。”接着,  相似文献   

12.
对画家康斯坦丁·瓦西里耶夫迄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公认的:他是天才。康斯坦丁·瓦西里耶夫的一生是在伏尔加河畔的一个小村镇中度过的。还在孩提时代,他就是正如常言说的"生活在空中楼阁的人",使他的双亲,两个普普通通的人大伤脑筋。人们很少看见他和同龄的孩子们为伍。他不参加他们喧嚣的游戏,而喜欢独  相似文献   

13.
据说当年仓颉造字时,天空传来哭泣声。不知道贝尔德在为自己的发明而雀跃时,是否意识到人类的生活将因此而改变,不知道他是否听到空中隐隐的哭泣,是否看到窗外如泪的雨点。不管是沉迷还是拒绝,电视已和空气、水一样,成为人类生活的必备要素。面对电视,我们很难用好坏、是非、善恶等字眼来评价。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讲,贝尔德都不是“电视之父”的最佳人选。他的文化水平不算高,只读过几年技术学校,然后去卖肥皂,不久就赋闲在家;经济上也十们占据,长期的饥饿和劳累击垮了他的身体。人们无法想象,贫病交加中的他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  相似文献   

14.
林青 《世界文化》2003,(6):31-32
毕加索是20世纪的艺术奇才,其惊人的才华在文化圈里可谓是登峰造极。早在弱冠之年,毕加索就声名远扬,并在30岁时创立了立体派艺术,成为画坛一代宗师。毕加索艺术生命长逾75年,作品多达2万件,寿登耄耋尚能作画不辍。在其它方面,如财富、爱情、声誉、健康、家庭、子女等等方面,毕加索可是要什么有什么。然而,在这位奇人、怪才的一生当中,令他厌恶、烦恼的事却又比常人多得多。女人是最大的烦恼毕加索的最大烦恼就是女人。矮小精干的毕加索不是美男子,却极得女士们青睐。不幸的是,风流韵事固然快意,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烦恼:美女虽然呼之即来,却…  相似文献   

15.
每个年代生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之歌,也许泰勒斯威夫特的《22》最能描写时下年轻人的生活现状。斯威夫特在她22岁时写下的这首歌中唱道:"夜复一夜,我们不会入眠。"这歌词套在像她那样富裕的年轻人身上描写的是不醉不眠,而套在职场新人身上则是因为工作无法休息。凯茜麦金泰尔28岁,是一名在纽约工作的图书公关。她说:"如果不在办公室,我的智能手机也会让客户找到我。"麦金泰尔不过是20多岁大军中的一分子——自古这群  相似文献   

16.
谈论乔亚基诺·罗西尼的生平和作品对我来说的确是一种乐趣,而罗西尼的音乐创作全部目的也正是为了给人们以乐趣。瓦格纳对此则持有不同的见解。瓦格纳的音乐作品都是非常庄重的,而罗西尼对瓦格纳和李斯特的“未来音乐”则是不赞同的。罗西尼是意大利人。对意大利人来说,最高的艺术形式是歌剧,歌剧最值得夸耀的是嗓音的优美和“美声唱法”的演唱。所以,音乐在意大利是遵循各种不同的要求发展的。罗西尼1792年生于佩萨罗,他的父亲是屠宰场的检查员,也在当地剧团吹奏圆号和小号。他母亲是位歌手。罗西尼儿时首先接受的是一个屠夫的教育,到了八岁,就表现出他的音乐天才,并开始受到比较正规的训练。他在十二岁时写了一组很具有魅力的六弦奏鸣  相似文献   

17.
正谣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几乎伴随着人类历史始终。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能彻底禁绝谣言。虽然很多人痛恨谣言,但从某种意义上,一个没有任何谣言的社会才是不正常的。这是因为,在某个事件发生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的心理便是——尽快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法国学者卡普费雷在《谣言》一书中就此指出:"谣言总是从公众对事件自发地提出问题而未曾找到答案中产生的。"他概括提炼出一个简单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18.
爱德华八世与辛普森夫人修习编译爱德华八世为了娶一个美国女人而放弃王位,他认为没有她,他就不能统治这个国家。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生来就是英国国王的威尔士王子,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来无数女人爱慕的眼光。人们普遍认为这位41岁的单身贵族个人意志薄弱,不...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文化史的批评——兼谈陈寅恪的古典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明,陈寅恪是历史上少有的既能潜心于学术研究而取得大成就,又具有博丽深遂的才情在文学创作上自树高格的一代大师。他在长期史学研究中总是未能忘情于文学的研究,特别是诗的研究。而作为一代学术大师,他有他的学术体系,这个体系,不妨称之为对历史演进所作的文化史的批评。文章分析了陈寅恪在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政治、思想、文学以及宗教、建筑等方面的论述,特别是引述了他对于元稹与《莺莺传》、沈约与道教信仰的研究,指出,对于陈寅恪来说,文化史批评不是一种偶然性与局部性,而是一种根本观点,那就是对历史、对社会采取文化的审视。他的研究使某一具体历史事件得到整体的呈现,使人们更易于接近它的本质。文中结论性的意见是:他是既把以往人类的创造作为自然的历史进程,加以科学的认知,而又要求对这种进程应该具备超越于狭隘功利是非的博大的胸怀,而加以瞭解,以最终达到人类对其自身创造的文明能有一种充满理性光辉的同情,——这就是贯串在他大部分著作中的可以称之为文化史批评的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半救世主,半撒旦"——拿破仑看到这个评价后笑了.自从滑铁卢战役败北以来拿破仑看到了人们对他的各种评价,他很平静,也很满足.也许是他对于回报不太贪心的缘故,在死后却收到了异乎寻常的回报.如今他已过世两百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不仅没有忘记他,崇拜他的队伍反而扩大了:关于拿破仑的著作已经数以万计,而有人还在写;对他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