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学作品的桥梁作用 音乐与文学历来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它的起源还是在后来的发展中,音乐与文学总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虽然它们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引起作者创作冲动、表达作者感情的目的则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它与许多学科,例如绘画、文学、地理、历史、数学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该敏锐地抓住其横向联系,在教学时进行相互渗透,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在《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学中,我注重了音乐与绘画,音乐与文学之间的联系。在欣赏  相似文献   

3.
作为艺术领域不同表现形态的音乐与文学,都以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的情感为目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就情感表达能力而言,音乐却远远高于文学.本文试从音乐与文学的不同载体和思维程序上,对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音乐与文学是两门独立的艺术,它们各自保持着独特的品质和性格。音乐是永恒流动、更迭不息、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文学则是严谨排列、层出不穷、注目静思的视觉艺术。它们各自保持着独特的品质和性格。对于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人来说,深刻地认识音乐与文学的区别,了解它们各自的特性,对这两门艺术的创作、评论和欣赏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胡湛  张健  龙腾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2):131-132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诗词与音乐之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哪一种语言中,文学总是和音乐有着天然的血缘.尤其是在汉语这样一种音乐性极强的语言中,音乐对文学的影响就更加深刻.但是,音乐与语音一样,在中华文明的传承过程中有着失落的现象,而音乐和文学的关系就更加难以探究清楚.汉语诗词原本就是和音乐共生的艺术形式,它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音乐性可以说是所有汉语文学形式中最为强烈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创造了绘画、音乐、文学、建筑、雕塑等各种艺术 ,在这些艺术形式中 ,虽然音乐是用音符、旋律 ,文学是用语言、文字 ,但二者是紧密联系 ,一脉相通的 ,它们都是人类再现自然、社会生活和表达情感的最重要的手段。音乐的审美不仅对文学的欣赏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语文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古代的《诗经》、乐府诗、宋词、元曲都是伴随音乐产生的优秀诗歌。“乐”在古代被列为六艺之一。“礼乐政刑 ,其极一也” ,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古人说“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这与文学的产…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动,创造音乐形象,表现感情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而文学则是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美丑属性,表现作者审美意识的艺术。它们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不同,表现方式不同,乍一看起来,好象两者是互不相干的。其实,就艺术的范畴而言,它们的生成、发展、艺术功能、社会属性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和相近之处,本文试就音乐与文学在艺术表现中的相互关系做一浅析,以飨知音。  相似文献   

8.
一、音乐与舞蹈表现手段的差异 音乐的欣赏,主要是通过“听”的途径得到精神生活的满足,也就是听觉艺术,有声音而无动作;舞蹈的欣赏,主要通过“看”的渠道来获得艺术享受的快慰,也就是视觉艺术,有动作而无声音。舞蹈是综合性的艺术,它与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它与美术、文学、乃至武术、体操也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出更准确、更鲜明的形象。更深刻、更细致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形式之一。文学形象的塑造是作家形象思维化与思维形象化双向活动的结果。如果作家将这种艺术创作活动延续到读者方面 ,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这就是文学的欣赏活动。文学欣赏的审美心理是这一活动的组成部分。这一审美心理过程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感受形象阶段 :文学作品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 ,但这些文学形象不具备直观性。它们以语言为载体 ,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所以 ,感受形象是文学欣赏重要的一步。审美主体在头脑中经过具象作用形成并呈现出一幅幅生活图画。比如在我们…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总论 二、分论 (一)抓住歌剧特点,欣赏课文的音乐美 (二)利用对白唱段,回味课文的语言美 (三)围绕戏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理解课文的思想美 审美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重要手段。语文课教学则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中抓住学科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初步的审美能力,为他们提供广泛的美育天地,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一、抓住歌剧特点,欣赏课文的音乐美。 作为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手段来塑艺术形象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而歌剧则又是以歌唱艺术为主的文学样式。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歌剧作品时,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掌握作品中的唱段、曲调,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从而领略作品中美的真谛和内涵。 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音乐美,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中的情调、节奏感和时代感,从中领略其优美和崇高;而音乐富于变化的、充满感情色彩的旋律又易于使他们进入角色,受到感染,犹如身临其境,引起共鸣,感作者之所感,悲作者之所悲。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一点并末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只  相似文献   

11.
张友君 《学语文》2011,(1):20-20
【教学设想】这是读本上的一篇音乐评论,作者详细地描述了《五月的鲜花》这首音乐的美妙旋律与深刻内涵。这篇文章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难,但文中有很多对音乐的描写很生动,偶尔抽出一堂课出来让学生品味欣赏、学习作者如何化抽象为形象的,  相似文献   

12.
杨荣华 《现代语文》2010,(3):156-157
文学和音乐可谓同源同宗,它们后来各有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音乐和文学还是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文学可以描写音乐,可以用音乐来表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情感。当代小说中,贾平凹的小说中经常有贯穿始终的音乐,它们传达着作者的心声,表达着作者的理想和审美。“精神寂寞方抚琴”,这种寂寞中传达的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类意识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阶段,依学习的内容,语文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学的综合体。其中语言的学习,渗透于文学欣赏中,通过文学欣赏来完成。因此,文学欣赏便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体。而“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文学是作者“对物的世界的再现,也是对人的心灵的表现”。既然文学是主观对客观即社会生活带有情感的反映,那么,文学欣赏也就必然地要用情感——类似于作者的情感体验来完成。这一情感体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情感体验阶段、情感体验阶段、后情感体验阶段。下面将这三个阶段作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内容丰富多彩,这对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由于儿童认识的局限性,对欣赏课不感兴趣,很难进入欣赏音乐的氛围中,所以上好欣赏课有一定难度。为了有效地进行音乐欣赏,近年来我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一、引入欣赏,激发兴趣。对一首风格或创作背景比较陌生的新歌,如果开门见山地学习比较困难,因为学生在心理上与歌曲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若在学习之前欣赏一些与之接近或相关的内…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与音乐批评是听众对音乐作品的具体掌握和评价的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在欣赏过程中,人们对音乐的本身得到一种认识,发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音乐批评,则是在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与文学有着古老的渊源关系。其情感的互通性,使得二者往往相互依存,但过分注重学科之间的分工,又人为割断了它们之间天然的联系。通过诗与乐的对话,可在艺术的比较与借鉴、内涵的阐释与解读、音乐作品的创作等方面实现音乐与文学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的懂与不懂欣赏音乐,往往会遇到懂与不懂的问题。我们说,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审美把握。音乐的本质在我看来应该是情感的审美。而认识和描述则是其次的,这并非音乐艺术的特长,这一点也是音乐区别于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艺术未必属于人类所独有,而艺术必然是形象的,即使是音乐也是声音的形象。我们就是被形象包围着生活的。然而,并不是任何形象对任何人都是美的。这就是文学的形象的美的塑造的必要性,这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形象欣赏的差异性。中国文学批评是实践的、感性的、欣赏的、具体的,因而中国文学批评中的"象"的问题也是在针对文学的实践、文学的欣赏和文学的具体讨论中逐步发展其含义的。而在它的萌芽时期又并不是就文学而言"象",但又不能说与文学毫无关系。请看中国经典中的"象"是什么?圣人有以见天下之皤,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是作为客体提供给读者的。作者在完成创作之后,文学作品就属于社会,就要与读者发生联系。在这个联系过程中,读者的欣赏活动也许有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致或相似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也许会产生作者原来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新体验,作者极为重视的某些寓意却没有被读者发现。这种种可能情况的发生,使读者与作者在关于同一作品对象的感情及艺术感受上产生错位。错位现象在文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是在文学活动过程中,使作者、读者与作品之间产生新质,在创作与欣赏之间产生具有创造意义的交流,从而使文学作品发生增值变化。一、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喜爱音乐这一现实特点,努力把经典诗文、流行音乐、情感教育融为一体,用音乐来指导学生品评古诗词,用音乐学习修辞手法,用音乐激发作文兴趣,用音乐培育人文精神、理性地分析社会现象。语文和音乐的结合,能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文学、感受文学,发现古典诗歌的神韵,活跃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艺术修养,达到我们传统教学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