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有农村学生通过"择校"进入城区学校就读,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虽然农村学校生源减少,但是却为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在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一、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小班化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潜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刘荒 《教育》2007,(5S):44-45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宁夏农村中小学的入学人数已连续多年呈现下降趋势,而城镇教育资源逐年紧缺。因此,在宁夏农村,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适当“抓大放小”集中办学,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在农村学校布局中承担着更大的责任。面对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在布局调整实践中往往是力度过大、速度过快,导致布局调整效果与预期目标产生偏离,落后地区低学龄学生上学问题突出,教育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等一系列问题。农村学校布局应坚持"管"、"通"、"疏"原则,完善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机制,建立学校布局调节机制,健全教育均衡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以撤并小规模学校为主要手段,旨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一项重大教育政策。通过广东省某山区县2003—2009年的学校布局规划数据,从物理距离、时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的分类视角,运用GIS技术和Ordinal Logit模型分析农村学校撤并对学生上学距离产生的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撤并农村学校导致学生上学的物理距离和时间距离增加,偏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凸显;对学生的文化距离同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未来学校布局调整的进程中,县域教育决策者应将关注点从一味追求规模效益转移到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上来。要保证农村学生就近入学,设定上学距离的限制;促进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保证所有学生享受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采用科学的规划程序完善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出现农村学校的"学优生"向城区学校流动的现象呢?我们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城区学校的教育资源优于农村,城区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于农村。而当今社会的人才选拔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渴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教育公平问题被提上日程。人民群众普遍追求优质教育的过程又把原本具有优势教育资源的城镇学校推向更优,他们具有优先的"双向选择权",吸收了来自农村的众多成熟型优秀青年教师,在师资培训与名师工程中又占得先机,获取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和人口流动加剧,小班、小校甚至是空壳学校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重要形态。对辽宁省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配置基础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均衡、班额小、硬件设施设备短缺、师资配置薄弱等突出问题,其症结在于现行的以学生数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资源的投入方式,由"注重生均意义上的投入公平"向"保证每一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服务均等"转变。为了让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获得均等的教育服务,应充分考虑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单独制定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配置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当前城乡经济一体化改革的推行,原来以单一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的经济模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绝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镇。因而,好多家庭由农村举家搬迁至城镇。随之,其子女上学也由农村不断涌向城区。另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也使得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先配置到城镇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着大量的农村孩子到城镇学校就读。很多农村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接受教育的良好条件,在城区学校周边租房居住,派专人侍候孩子读书,这部分孩子习惯上被称为"外宿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支持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工资的转移支付,保证了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寄宿费等,确保了农村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对农村低保家庭进行生活补助,对农村寄宿学生实行免费营养早餐,帮助了农村孩子有足够的营养而得以健康的成长和学习;建设农村远程网络教育工程,促进了农村教育现代化,让农村共享城市优良的教育资源;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大力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秦玉友 《生活教育》2014,(11):10-13
正什么是农村教育城镇化?秦玉友认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可能的后果或原因是农村学校撤并),即农村学校学生变成乡镇学校学生。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像城镇学校一样现代化。但是,教学内容城镇化是许多学者所反对的。如何治理这种现象,应从建立多社区共享学校的理念和机制,为亲子互动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类"家庭生活环境以及把被撤并学校办成社区居民文化娱乐场所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教育简讯     
《宁夏教育》2010,(3):39-39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宁夏今年城镇农村“百校牵手”今年,宁夏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组织实施“百校牵手”城镇学校帮扶农村学校计划。宁夏“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后,上学难的问题已不存在,但城乡间的教育仍然存在差距,城镇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资源、教师素质普遍高于农村学校,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目前家长呼声最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城上学以及"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适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教育方式逐渐转变为小规模教育。通过对西北地区天水市L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调研发现,教学资源大量闲置、教育发展理念落后、"离农"教育趋势明显、教学模式陈旧是西北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农村学校"小班化"趋向的不断发展,强化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农村发展反哺农村教育、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推进L县农村小规模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繁荣农村教育事业,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国家在实施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同时,提出了旨在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现状的"特岗计划"。鉴于农村教育落后的现实,为获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大批农村儿童奔赴临近城镇求学,因而使得城镇中小学在校人数大幅提升,大班教学现象十分普遍,危及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农村儿童过早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成为很多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寄宿制学校较大的覆盖范围和集中的教育资源保证了学校的生源,也便捷了地方教育的统筹管理,并缓解了农村教育生源自然性衰减和社会性衰减带来的教育问题。但是,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由数量普及向质量提高、结构调整的转移,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及家长们对寄宿制学校的态度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理调整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办好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从而促进农村教育全面、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已成为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改变农村分散的教育模式,消除落后的教育基础设施,让学生集中到城镇基础设施齐全、师资水平较高的学校进行教育,即实施寄宿制学校,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剧增,许多农村青壮年纷纷在城镇买房置业或租房定居,孩子随其到城镇学校就读,导致农村学校生源锐减,产生许多小规模学校,给农村地区办学带来了严峻挑战。一、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困境1.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17.
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优质教育,浙江省嘉善县大力推行"教师流动"这一实质性措施,城镇上的优秀教师进入到边远的农村学校,将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带给了边远农村学校的学生。但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是将优秀教师输入到农村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教师对调三年,这还是一种形式上的流动;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惠及的可能只是一两个班或一两届学生而已。因此,为实现长期的教育均衡,城镇上的优质学校需要主动地承担起对流入教师的专  相似文献   

18.
利用优质开放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开放教育资源如何本地化才能满足当地的需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目前农村薄弱学校所能使用的优质资源,在课程、教师适应性、学生基础方面均存在应用的障碍。文章以慕课在农村薄弱学校的应用为例,提出开放教育资源本地化的策略在于:教研员组织"名师工作室"建设县域慕课资源、在慕课内容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当地的社会文化、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应融合以适应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学情、预设策略与课堂生成策略应融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乡村学校少年宫既是青少年的活动场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阵地,乡村少年宫的建立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未成年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为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村学校依托少年宫建设,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确保尊重、引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农村学校努力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的活动有国际象棋、科学、机器人、彩泥、跆拳道、书法硬笔、书法软笔、葫芦丝、吉他、国画、演讲与口才、动漫绘画、合唱、舞蹈等,既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又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彰显用活动育人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平台,对推进农村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浅谈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发展素质教育中的几点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很多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以及一部分家长追求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于是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成为农村学生上学的主要选择。在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教育资源较集中,师资配备较全面,把同一乡镇的学生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入学(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有利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一管理,能最大限度营造良好的农村寄宿学校育人环境,提高寄宿生的生活能力,使寄宿生具备健康心理。笔者立足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出发点,以“宿舍+班级制度”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以宿舍才艺展示活动等为载体,将爱心教育和教育惩戒相结合,实现了农村学校不同学段寄宿生的良性互动,让学校成为他们学习、成长的乐园,让宿舍成为他们温暖的精神港湾,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智育水平,有效保障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