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金豆借粮》是太康道情中经典曲目,深受豫东地区人们的喜爱,《王金豆借粮》创作本意是教导人们做人要有道德讲人情,不贪图富贵。社会走到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变化,被创作出来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却随着时代一道走来,他们并没有因为时代及法制观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他们仍然在日常生活中对豫东地区人们的法律观念。本文就通过对《王金豆借粮》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分析,意在探讨传统经典剧目与豫东地区普法教育之间找出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2.
道情戏起源于唐朝,宋朝以后流行于民间。太康道情戏亦被称为河南道情,是流布于河南太康及周边地区的稀有剧种,虽然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市场逐渐萎缩,也面临着发展与传承的困境。要传承和保护太康道情戏就必须从加强人才培养、创新声腔表演体系、改善演出条件、提高艺人待遇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临县道情的音乐婉转缠绵,曲调高亢流畅,节奏欢快活泼,有典型的晋西北粗犷豪放的特点。临县道情语言通俗,接近日常生活用语,其唱词和念白均由民间艺人自创而成,口语化较浓,便于普通大众接受。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9,(1):45-51
徐大椿为乾隆时期的名医,受家庭出身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极有建树。其创制的《洄溪道情》承继以往文人创作道情思想,扩大了道情题材,发展了道情的内涵,探究道情的古乐。其真朴狂傲的性情、畅达优美的语言,言志言情,自成一家,体现了清代道情创作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5.
皮影戏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魅力独具。环县道情皮影以独特的唱腔、精美的工艺和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而享誉海内外。本文分析了环县道情皮影特点、影响及其所蕴含的地方文化,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道情皮影的艺术魅力和环县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道情是道教弘道宣教的一种艺术形式,宋元明清以来在中国社会颇为流行。通过对《庄子叹骷髅》道情文本及其与全真道关系的考察,可以看到《庄子叹骷髅》道情的题材和思想内容直接来源于先秦老庄道家的著述。《庄子叹骷髅》宣扬的是老庄道家思想,是金元时期以道情的题材来演绎道家思想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是个例子.如何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授课者对此必须深入思考.教学实践证明巧借课文特点是激活课堂教学的良策.<狼和小羊>一课可作典型例证.把握这篇课文"辩论色彩浓"的特色,挖掘"辩论"作为阅读教学手段的重要价值,为学生提供说话实践机会,以此"理课文脉络"学辩论方法"明课文中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举出从现存1901年《杭州白话报》上找到的7篇白话道情,通过与林纾晚年的有关自述相印证,推断这些道情作品的作者即是林纾;推测在《杭州白话报》的创办之初,林纾确是参与者之一;并通过文本内外的其他证据予以佐证。文章进而对道情文本与主题略加剖析,表明道情的写作与时事、报章的直接关联,并指出该组道情实为林纾白话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造字时有通借是杨树达研究《说文》的重要内容。在《造字时有通借证》一文中,杨树达根据许慎的说解、重文和形音义关系,对造字时有通借的现象分两大类四种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共论述了见于《说文》的68字的通借情况。杨树达这一观点的提出,极大的丰富了《说文》研究的内容,对人们认识汉字的结构规律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徐灵胎是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他所作的《洄溪道情》属于诗歌道情,是清代道情的代表作之一。《洄溪道情》扩大了道情的题材,以儒家的警世教化思想为主,半为警世之谈,半写闲游之乐。徐灵胎还辨正道情之曲,并推广其音,表现出文人从事说唱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新课程教学研究,各市(地)、县学校的进程参差不齐,存在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状况,而市(地)、县一级的地方教研作用不够突出,不能有力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笔者认为,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应该转变市(地)、县一级地方教研的观念,加强对地方教研的组织与管理,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这里所说的地方教研,  相似文献   

14.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对史传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而司马迁的《史记》也正是在《诗经》的滋养中,成就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治史思想。《史记》对于《诗经》内容的化用,对《诗经》“微言大义”的发展,以及阐述司马迁记史观念,都体现了“借天道说人事”这一非因果论的天命观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学写文章的范本。《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喻理的好文章,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引领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用意,明确叙述和议论的内在联系,并仿照课文进行迁移运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晚清地方外债的阶段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地方外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通变权宜,以应急需(1853-1866);议请借用,定为政策(1867-1894);苟安目前,弥缝一时(1895-1911).地方外债源于财用不足,它的发展和趋于泛滥是与传统财政体制的缺陷和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加强紧密相关的,并日愈益显现出恶债的特点。对地方举债态度的演进过程,折射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结构的变化,即地方财政独立性加强,中央财政体系趋于崩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晚清的经济崩溃、政治腐败。  相似文献   

17.
在全民热追捧翻转教学的背景下,提出如何辩证地看待地方院校的翻转教学法。即,要根据地方院校特点、课程特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思考如何翻转及翻转的程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取舍、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地方性高校这一特殊类型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这类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把文本与拓展阅读的内容有效地联系起来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会让课堂变得更活跃、丰富、厚重起来.  相似文献   

20.
藏于东京大学的淮邑同辅氏《蓝关九度道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道情刻本,其中最为特殊之处,便是作为“第一读者”的同辅氏的序、每章的评和后记的跋。作为道情故事的读者和整体文本的“第二作者”,同辅氏的文字中蕴含着较为明显的儒家中心色彩,与道情故事中蕴含的道家中心色彩形成了反差。本文针对这个矛盾点,通过对同辅氏文字的话语色彩和道情故事的话语色彩的分析,揭示其趋儒和趋道的两重话语色彩;并以此为契机,分析两重话语得以结合的文本内部成因与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