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培基 《中国集邮》2001,20(7):40-41
“慕田峪”80分票属普29《万里长城(明)》第四组,目前见到的有两种印刷方式,均为北京邮票厂影写版印刷。其邮局全张均为(10&;#215;5)50枚。1.一种是采用通常油墨印制的邮票(本文简称无荧光票),1999年3月1日发行。此种邮票是由引进的第一台法国商邦(CHAMBON)公司生产的6色机及瑞士乔利7色机印制的。首发当日,笔者在北京只购到6色机印制的邮票,1个月后才购到7色机印制的邮票。据说外地有些邮局在首发日同时出售了两种机器印制的邮票。  相似文献   

2.
第一轮生肖邮票从1980年的T.46《庚申年》邮票到1991年的T.159《辛未年》邮票,均采用影雕套印印刷。从历年来的报道、辨伪书籍所披露的情况看,对《庚申年》邮票有用雕刻版来造假的记录,还未见到用影写版来造假的报道和描述。  相似文献   

3.
邮友座谈,常常谈及企业拜年卡在专题展品中使用的一些问题。去年10月,笔者有幸当面请教了国家级评审员李明先生,后来又认真参观学习了代表我国专题展品最高水平的《昆虫》邮集,现将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出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09,(6):30-30
在小型张邮票图案的左上角,注意从齿孔线右数第二面的旗帜,旗面对角线左下部分呈绿色者是前一套(上),右下部分呈绿色者是后一套(下)。  相似文献   

5.
罗琳 《上海集邮》2003,(10):23-23
在去年11月29日~12月1日举行的戴维斯杯网球赛上,东道主俄罗斯的选手凭借高超球艺,挟天时、地利、人和,大获全胜。今年2月19日,俄罗斯为此发行2种纪念邮票,以及小型张,发行量都是20万。邮票画面分别是获胜后兴高采烈的俄罗斯球迷;簇拥着俄罗斯国旗,凝神屏气注视网前球粒飞动的球迷。小型张邮票图案是银光闪烁的戴维斯杯,边纸装饰图取自这次决赛的照片。这套邮票还同时发行2种邮票和小型张联印的小张邮票(本期封面图)3万枚,是不多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黄山 《上海集邮》2010,(2):20-22
尽管现在邮票印张的形式五花八门,但不管是印刷全张、邮局全张,还是小型(全)张、小版张,以及小本票,凡是在邮票以外的部分都被称为边纸。边纸上,有的完全空白,更常见则印有厂铭、版号、色标、印刷日期、印刷记号和装饰图案等内容。边纸上的装饰图案,也称为“边饰”,当代小型(全)张、小版张的边饰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李润 《集邮博览》2013,(9):76-78
拜读《集邮博览》2011年第11期所发《"邮外邮"谈》一文,颇觉新鲜有趣,作者李近朱先生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书籍封面上的邮文化。事实上"邮外邮"不仅体现在书籍封面上,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充满邮味的"邮外邮"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信我们来看看这些邮味十足的烟标。邮味浓厚的烟标是何时与邮文化结缘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早在20世纪40年代,一艘满载邮文化的邮船已经"驶进"武汉久华烟厂出品的烟标(国1)。这枚绿底烟标的主版图案是一艘航行于大海中的邮船。颐中烟公司在此期间出品的红印烟标(图2),则是一枚较早与邮品有关的烟  相似文献   

8.
正王辉先生的《教科书上的邮票插图》(原载《集邮博览》2013年第10期),强烈地吸引了我,令我想起了另一本教科书,书上的邮票图案比王先生介绍的邮票插图更牛,称之为"一片邮集"也不为过,而且其宣传集邮文化更直接更给力。这本教科书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图1),书中有两部分内容堪称"一片邮集"。其一,"红色摇篮",即该教科书第五节《方寸之地竖丰碑红色  相似文献   

9.
全套2种,画面上是纽约自由女神塑像和罗马尼亚裔雕塑家布伦库西的抽象雕塑,以及美国和罗马尼  相似文献   

10.
傅力浦 《收藏》2009,(4):124-127
邮票的鉴定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涉及范围极广,在造假与打假的斗争中,造假者花样翻新,变幻莫测,已有不少人专门写过好几本专著。这里我想以简短类似目录的方式,回顾一下邮票产生160多年以来,都采用过哪些主要方法来印刷邮票,旨在为邮票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田润德 《集邮博览》2013,(12):68-71
在我长期收集研究妇女专题和伉俪邮票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以老照片为图案的“全家福”邮票,觉得很漂亮,很有意思。一家几口人、十多口人或者几代人,一起亮相于同枚邮票上,其数量和品种并不是太多,相对而言其中王室家庭邮票比例略高。现将手头20多枚有代表性的“全家福”邮票,介绍给大家欣赏(邮票以发行年代为序)。  相似文献   

13.
虎年已至,广大邮迷关注的生肖邮票也迎来了威风凛凜的兽中之王,在方寸之间一展虎威。而将方寸扩展至更大的银幕,虎的形象仍然是王者之风的最佳代言。的确,在人们的心目中,虎一直都是强焊威猛的象征,因此亮相银幕之上的虎虽然出场不多,却往往能够成为不可或缺的“狠角色”,甚至左右剧情发展,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4.
回顾2012年的"欧罗巴"邮票,除了曾以未发行邮票的设计图稿参加最佳"欧罗巴"邮票评选活动的格鲁吉亚外,笔者已收集到60套由不同欧洲邮政机构发行的邮票,因此可以据此断定:参与2012年度"欧罗巴"邮票发行的邮  相似文献   

15.
顾名思义,“光棍”就是“单身”,男性终身不娶,女性终身不嫁,子然一生;或者在不违反所在国家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同居乃至生子也不结婚。本文列举的登上邮图的20位“光棍”,都是外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虽然他们终生都没有嫁娶,但是造成光棍的原因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极限集邮的游戏规则,多有修改变化。但是邮票、图画明信片、邮戳三者之间和谐一致的基本要求是不变的。和谐为配合适当,一致则没有分歧。和谐一致乃是极限片的立身之本。然而,我们时常看到有些艺术类别极限片中,邮票与图画明信片两者之间存在着同人异作、同图异物、同题异类等貌似一致的不和谐现象。我把它称为票、片搭配中的似是而非现象。本文对此,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粤方言又称广东话,是现代汉语方言七大支系之一,流行于广东境内广大地区、香港、澳门及广西一部分县市。在我国,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普通话,我国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公共场所出现的标语文字等都是以普通话为规范的,作为“国家名片”的邮票更是如此。然而,我国香港邮政于1999年5月23日,发行的《香港陆上公共交通工具》一套5枚邮票中,却出现了以粤方言书写的语句。  相似文献   

18.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软佩的集邮家?中学时我是班里的宣传委员,为了给黑板报画插图,我收集了许多邮票(主要是信销票),还将邮票图案画在了黑板报上。从此,我开始了收集邮票之旅,一直走到了今天。最钦佩的集邮家是郭润康,老人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品格和笔耕不辍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相似文献   

19.
但凡喜欢上一种邮品,总有说不清楚的机缘。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收集到一枚纪120孙中山信销邮票(图1),邮戳上只有一个“要”字。如果不是我一直在找寻这枚邮票寄往各地的邮戳,它也不会引起我的关注。很长时间我一直在琢磨这个字,这是不是“新疆”的“疆”呢?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做了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20.
德辅 《上海集邮》2008,(9):33-34
2008年5月21日,加拿大的《加拿大艺术》系列推出含3种邮票图案的《卡什诞生100周年》小全张(图见封面),以纪念摄影家尤素福·卡什(Yousuf Korsh,1908—2002)的百年诞辰。由勒修卢克斯女士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