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竞技》2009,(6):59-60
和氏壁:汉·刘向《新序》卷五楚人和氏得玉璞,献厉王武王不成,被刖双腿,后献文王,终得宝玉。比喻坚持真理,终会得到赏识。 杭州柑: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用来比喻外表出众,本质糟粕。  相似文献   

2.
杨耀南  连璞 《桥牌》2014,(4):62-63
《孙子兵法》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言简意赅、精妙绝伦的战争宏论!区区40余字,  相似文献   

3.
禚振西 《收藏界》2014,(1):57-62
中国是茶叶和茶文化的故乡,我国发现和采摘茶叶的历史已有数千年。据“茶圣”唐人陆羽在《茶经·七·茶之事》中考证:“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此资料源自《神农本草经》所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在此处,古人将茶写作“荼”字。  相似文献   

4.
余岢 《上海集邮》2012,(11):31-32
一、汉刘熙:"锦,金也……"读历史,知道刘邦还没坐稳江山,就想"衣锦还乡",可见其时,锦乃是天子、贵胄们的专用物。伶玄《飞燕外传》:汉成帝刘骜的皇后赵飞燕曾遗女弟昭仪"云锦五色帐"。汉光武帝因为"越罗蜀锦,天下之奇纹也"。"既轻且丽","见而好之,自是常敕令会稽郡献越布(越罗)"(《后汉书·陆续传》)。三国时,孙权为笼络大臣蒋钦,"敕御府为(蒋)母作锦被……(蒋)妻妾衣服悉皆锦绣"(《三国志·吴·蒋钦传》)。正由于帝皇钟爱,东汉刘熙《释名》中评点:"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随着社会的演进,锦还曾"普及"为皇帝老子赏赐给外国君臣的礼物。宋熙宁年间,神宗赵顼曾对于阗国使臣"册赐以晕锦旋襽衣、金带、器  相似文献   

5.
一、蚩尤是中华武术文化的始祖长期以来,华夏儿女自称炎黄子孙,其实,蚩尤也与炎黄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历朝历代的一些正史、野史中关于蚩尤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相似文献   

6.
《收藏界》2011,(2):100-100
王欢、王立群先生在《寅生刻铜赏析》一文中,对"守其黑"墨盒铭断句为:"守其黑,佥其光,清而不滓,介然有常法。乾坤之辟,欲用以调废乎。阳阴,寅生氏刻。"(载《收藏界》2010年第11期)。如此断句,文意未明,似应这样断句:"守其黑,敛("佥"应为"敛")其光,清而不滓,介然有常法。乾坤之翕辟兮(王先生文章误读为"欲"),用以调度(王先生文章误读为"废")乎,阳阴,寅生氏刻。"  相似文献   

7.
朱伯伦 《武当》2010,(9):19-21
清代乾隆年间(约1750年),河南陈家沟陈品三家藏秘传心意六合拳《三三拳谱·十大要序》中记载:“拳之类不同,其端不知创自何人,唯枪法出于山西龙凤(峰)姬先生。先生明末清初人也,精枪法,人呼为神……余从学郑氏,得姬氏传,虽未臻佳境,而稍得其详。分为十则,以诲弟子,不敢云能接姬氏薪传也。”  相似文献   

8.
林书立 《武当》2012,(2):47-48
《庄子》一书为庄子及其门人所著。该书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经典著作。庄子继老子之后,提出了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强调养生必须"依乎天理",顺乎自然。他把静则恬淡无为,动则顺乎自然,作为精神调养的根本原则。他曾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庄子》一书不但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哲理,而且还涉及具体的气功修炼方法。"心斋"法,"守一"法和"坐忘"法,是庄子倡导的三种静修方法,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清静无为的心境,但其运演手段和心理发展过程却各具特色,很不相同。一、运用的心理手法不同  相似文献   

9.
行书     
费东宝 《上海集邮》2012,(11):14-16
行书,又称行押书,介于草书、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正楷那样端正,偏重于楷书书写的称行楷,偏重于草书书写的谓行草。有口诀云:"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而重按,若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行书相传为东汉刘德升所创,以笔画简略、浓纤间书、字迹妍美、风流婉约而独步当时。钟繇、王羲之父子得其真髓并臻于完善,成为风霏一时的新书体。《兰亭序》(2010—11—1.2;1999鲁BK—  相似文献   

10.
“鱼水”这个词的本义是比喻夫妇相得和好,后世称夫妇和好为“鱼水合欢”。这典故出于《管子·小问》。该文说,一天傍晚,齐桓公送客,在城郊外听到有人喂牛扣角高歌。齐桓公感到奇怪,认为此人非等闲之辈。一打听,唱歌的是卫国有名的贤人宁戚。于是,第二天一早便派管仲去请宁戚出山辅政。宁戚回答说:“浩浩乎!育育乎!”管仲不理解话中意思,一直到吃中饭时,还在琢磨这两句话。管仲有一位很有才气的婢女,见他如此,便问:“先生您思考什么呀?”管仲如实告之。这婢女说:“《诗经》上不是有这样的诗句吗,‘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家室,而安召我居!’…  相似文献   

11.
《收藏界》2011,(7):3
"爵以定崇卑"爵是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江山一统"爵杯在古代一般只用于皇家的盛大筵宴上,而在今天看来,它已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孕着充沛的文化内涵。《礼记·礼器》记载:"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贵族们使用酒杯,依身份高低贵贱而有严  相似文献   

12.
正45×30厘米皮纸语出《诗经·小雅·何人斯》,意为:对人间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强调正大光明。此语为修身处世的至理名言。从书法风格看,寇克让曾习王羲之字,多用折法,相对内敛,而此幅作品多用转法,相对放纵,更具王献之风格。第二行密集的转法,则颇具张旭《断千字文》的笔法特征,淋漓酣  相似文献   

13.
五月的风     
春去夏来,时令的变化也给人们的心情带来了变化,在四季中人们更青睐仲夏的五月,白天热而不烈,早晚凉而不寒。《玉台新咏·近代吴歌》中云:“郁蒸仲暑月,长啸北湖边”。唐代的魏征在《九成宫醴泉碑铭序》中有这样的句子:“炎景流金,郁蒸之气”。刚刚吐过丝的春蝉在五月里“群声合唱”,鸣叫得极其声响,所以《豳风·七月》中“五月鸣蜩”又将五月称为“鸣蜩”。以及“蕤宾”、“小刑”、“皋月”、“仲夏”、“午月”等都表示出五月是一年中火热的开端,因此人们也习惯地把它称为“红五月”……  相似文献   

14.
24.5 献 《11规则(试行)》:凡无根子送吃,而对方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对方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 《11规则》:凡走子送吃,而对方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对方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7,(6)
正汉刘熙《释名》:"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后汉书·班超传》:"安敢久事笔研间乎。"古无"砚"字,以"研"为习,能研墨者,皆为"研"也。近日再次研读宁夏《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发掘文本,在唐史索岩、安娘夫妇墓出土材料中看到关于绿釉辟雍砚的详尽记录,由此也勾起对刘新园先生深深的怀念。当年和刘先生相识,是因陶瓷研究结缘,后日久熟悉,方知刘先生除陶瓷外,对唐宋器用,特别  相似文献   

16.
董帅 《中国收藏》2020,(5):94-99
《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钱币学著作,作者为宋代人洪遵(1120年至1174年)。说到中国古代关于钱的专著,《泉志》并不是最早的。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南朝萧梁时期顾垣就已经编写了一部《钱谱》,也称《顾垣钱谱》。《泉志》序言云:“岁益久,类多湮没无传。梁顾垣始为之书。凡历代造立之原,若大小、重轻之度,皆有伦序,使后乎此者可以概见。”  相似文献   

17.
虞斌 《中华武术》2004,(8):42-43
《庄子·人间世》曰: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意思是说螳螂举起臂膀想要挡住车子,就不知道它力不胜任呀。然而,庄子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如今,螳螂拳的影响已经远远颠覆了人们对于小小螳螂的想象。可别再小看螳螂了,它正翻山越岭、远涉重洋,征服着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螳螂的能量远比“当车”大得多。  相似文献   

18.
棋迷俱乐部     
棋经十三篇得算篇第二得算第二: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战未合而算胜者,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棋经十三篇权舆篇第三权舆篇第三:权舆者,谟棋布置,务守网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下势子一等。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与势子相望,可以拆五。近不必比,远不必乘。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航海手记木狐浪很高,几乎要…  相似文献   

19.
叶寅生 《收藏》2011,(2):86-86
"砥厄"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三》,云范子(雎)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砥厄在《史记·范雎传》中也有记载。我国地质学泰斗章鸿钊在《石雅》中提到先秦珍宝中"其名之仅存者,有如璠玙、砥厄、结绿、悬黎、垂棘之伦"。章先生在《石雅》一书中也没有对"砥厄"作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第三节切忌随手 《棋经十三篇·合战篇第四》中说: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将随手走棋的定性与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说得一清二楚,可见古代棋手对于这个通病就已经高度重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