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逻辑,从城市类型、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城乡资源流动和城乡关系五个层面的动态运动中,探讨了城市化与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说明快速城市化是农村资本和劳动力双重流出的过程,城乡差距扩大存在必然性,要缓解城乡关系的恶化,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市场机制,转变农民组织形式,使资源能够留到农村。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牛津大学水贫困指数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贫困指数基础上,分别综合考虑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5方面和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发展环境、家庭供养及就业6方面,构建适用于我国省际间进行比较的中国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为各指标赋以权重.对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水贫困及经济贫困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并进行空间分异.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我国水贫困水平和经济贫困程度的实际情况,并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存在较高程度的耦合度,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整体水平从西到东逐渐变好,得出我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为共生关系、在扶贫政策中应加入减少水贫困策略的结论.最后,从建立与完善水权制度、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减贫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才志  陈琳  赵良仕  邹玮 《资源科学》2013,35(10):1991-2002
构建适于中国农村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评价体系,经过主客观综合权重法赋权后,对1995-2011年间31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地区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水平进行评价.通过非线性回归拟合,验证了31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之间存在共生关系.通过构建农村水贫困与农村经济贫困的耦合度模型,测算出两者的历年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分4个时间阶段观察与分析17年间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时空耦合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各阶段水贫困与经济贫困处于极度耦合的农村地区占一半以上;呈极度耦合的农村地区在增加,低度耦合的地区数在减少;各地区的耦合状态波动幅度和波动趋势多样性显著.据此,提出治理农村经济贫困和水贫困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三农”问题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考虑空间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5-2015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已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源泉;在考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张锐 《未来与发展》1995,16(3):21-23
分析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进程,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工业化已走完以消费品工业为主的第一阶段,而进入资本品工业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中国城市化则从乡村经济为主的第一阶段步入城市经济为主的第二阶段;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已走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乡村经济阶段,而进入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内蒙古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处的阶段,通过国际以往人均GDP、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内蒙古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说明没有形成良性协调发展.建立回归数学模型与钱纳礼回归模型进行比较,更进一步说明内蒙古的工业化在前几年的进程中没有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最后提出了内蒙古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中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引言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另一方面,农业领域的发展被视为实现加速总体发展的一种手段,不是把农业发展本身作为一个目标,而农地制度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决定因素,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始终受到农村经济,以及城乡经济联系的制约。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关系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为工业、城市、农业、农村乃至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离开工业化的城市化是不可想象的,缺乏以合理农地制度为基础的农业支撑的城市化也是难以为继的。伴随着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约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工业污染增加、农业资源稀缺和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环境约束制约着江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需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以突破生态环境约束,实现江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近数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文章分析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珩 《中国软科学》2012,(1):176-182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的能源消费将会进一步增加。以能源消费为因变量,以城市化、工业化和能源价格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都会增加中国的能源消费;第三产业比重则会降低中国能源消费;另外由于技术进步和节能政策的作用,中国能源消费还存在着一个负的时间趋势。采用回归方程以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部分目标为依据,对中国2015年的能源消费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将维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能源价格和节能技术等方面对中国的节能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集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产业集聚的理论发展进行综述,全面分析了产业集聚的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农村城镇化的紧密关系,并最终提出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产业集聚的选择路径。对于现阶段提出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水贫困风险评价、障碍因子及阻力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才志  董璐  郑德凤 《资源科学》2014,36(5):895-905
在构建农村水贫困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结合TOPSIS模型对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测度。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法计算了不同地区的水贫困风险障碍度,为分析农村地区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降低灾害风险,实现农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找到了突破方向。具体考察指标层障碍因子后,文章利用LSE模型结合子目标层障碍度得分,对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系统阻力模式分析,将我国农村水贫困风险管理阻力划分为3种模式:双系统阻力模式(E-R型、S-T型、T-R型、S-R型和E-T型)、三系统阻力模式(S-T-R型、E-T-R型和E-S-T型)和四系统阻力模式(E-S-T-R型)。阻力类型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阻力作用大于东部沿海地区,生态系统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贫困管理起阻力作用,对西南和华南地区而言,资源系统的阻力作用要小于其他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集中于三系统和四系统阻力模式,其中以E-S-T-R型阻力模式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3.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两个重大战略,二者又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本文分析了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当前未能有效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理论认识和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河南省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占用大量耕地的问题,分析了2003-2008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变动情况;总结出河南省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时期耕地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指出只有通过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并严格执行,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挖掘土地生产潜力等措施才能更好地协调工业化、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减少的矛盾,切实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无疑对农村贫困产生了重大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非农收入增加、农业资源重组和资金技术回流推动了农村贫困减少,而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失则使农业发展乏力且阻碍了农村贫困减少进程。理论分析及其验算表明,1992至200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有利于农村贫困减少的。而基于ADL模型的统计检验更是得出明确的结论:1994至2008年农村劳动力流动所降低的农村贫困发生率占总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的30.17%。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本文利用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调查数据,结合新型工业化的有关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信息化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关系。本文认为,信息化对农村新型工业化有显著的正效应,信息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产业结构等因素联系紧密,信息化对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减少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城市化视角,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了1978-201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经济增长、能源消耗、贸易开放的现实关系.研究显示:长期关系上,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及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碳排放均存在正向影响,而城市化则存在负向影响.短期关系上,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正向影响较强;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较强的负向作用;贸易开放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难以确定.因果关系上,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存在互为因果的双向影响机制;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及城市化与碳排放仅存在单向影响机制,且均呈一定滞后特征.文章对实证结果逐一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作为湖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的恩施州,在产业化扶贫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共性或个性的问题。通过对恩施州产业化扶贫的动力、发展现状与成效、制约因素与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