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算岁数     
胡图的妻子刚生下个女孩儿,就有人上门来说媒,媒人说,对方的儿子只有两岁。胡图一听,立即气得满脸通红,他手指着媒人说:"你这个媒人真是瞎胡扯,你算算看,我女儿现在一岁,他儿子两岁,等我女儿10岁等时候,他儿子就已经20岁了!怎么能许配这样的老女婿数啊!"妻子在旁听了以后,也扳着手指头算了一遍,对胡图说:"不对,不对!是你搞糊涂了,你算算,女儿今年一岁,他儿子两岁,  相似文献   

2.
甜品小段     
明年同岁杂货商新添了一个女儿。一天,朋友来给他的小千金说媒,讲明对方只比女孩大一岁。商人与妻子商量此事,说:“女儿刚刚满周岁,而那男孩子已经2岁了,比女儿大了一倍。等  相似文献   

3.
从前有个商人,他有一个妻子,一个女儿。女儿很美,名叫美林。家庭幸福美满。 一天,妻子去森林里放牛:突然,一个贼从树上跳下来把牛给杀死了。商人妻子气愤之下,捡起一块大石头砸死了贼。一个丑陋的巫婆发现那贼是自己的弟弟,就使法术把商人妻子变成刚死的那头牛,  相似文献   

4.
四个妻子     
《中学教育》2006,(9):64-64
一个高僧有一次给他的弟子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商人娶了四个妻子,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妻子中选一个陪伴自己,他把这个想法一说,第一个妻子说:“你去吧,我才不去呢!”第二个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愿当你的小老婆,我不去!”第三个说:“虽然我是你的妻子,但是我不愿意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相似文献   

5.
蜜蜂与苍蝇     
《学子》2009,(10):48-48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话赶话地调侃托尔斯泰:你除去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了。可当时已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为了回应朋友的调侃,他亲手制作了一双高萃叻牛皮靴送给了大女婿苏霍京。苏霍京哪舍得将老岳丈这么珍贵的礼物穿在脚上,便将皮靴摆上了书架。当时《托尔斯泰文集》已经出版了十二卷,  相似文献   

6.
女儿的生日     
作为一个商人,他能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加上夫妻离异后自己一直未再娶,在大部分时间里,7岁的女儿都是和保姆一起生活的。他觉得很对不起女儿,所以当女儿提出要爸爸陪自己过生日时,他便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望着女儿那张天真的笑脸,他也舒心地笑了———他突然发现,满足一个孩子的小小愿望竟然是那么幸福!然而,真到了这一天他还是忘了。想起来时,他正在千里之外跟一个客户谈生意。正在进行的这一次谈判,对于他的事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做出了立即飞回去的决定。他来不及向客户解释,匆忙之中甚至连一…  相似文献   

7.
假酒     
老丈母生育欠计划,整整生了两吨(四千金)。四个女婿中,数我最老,又最穷。二女婿当经理,每年收入几万元;三女婿是明星,演出一场好几“吊”;四女婿跑生意,一趟广州赚几“方”。唯有我这个工薪族中的清水族,在三尺讲台上演绎人生的穷教师,两袖清风,一身酸气。大前年,老岳父70大寿来临了。人生70古来稀,70寿诞是人生的一大喜庆,拿何物孝敬泰山大人呢?我和妻子愁眉不展,无言以对。当时正值假酒泛滥,思之再三,妻子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资格的高档商品咱买不起,我看就买两瓶假酒吧!”“假酒?叫爸看出来咋办?”“妹妹们钱…  相似文献   

8.
这两年多来,最令苏伟头痛的一件事,既不是金钱和工作,也不是自己的感情问题,而是女儿的怪异表现,在妻子提出和他离婚之后,女儿竟竟便由他来抚养。以前,是为了照顾女儿方便,他才一直没有和女儿分床。然而,现在女儿已经12岁了,仍每晚要求与他同床而眠。女儿已经越来越大,苏伟也感觉到有些不大方便了,便精心给女儿布置了一个小卧室。但是,每当他对女儿提出分床的要求时,女儿就会委屈得哭个不停,甚至倔强地几天不吃东西。到了晚上,她仍“赖”在床上,不肯去自己的卧室睡觉。这就令苏伟感到很困惑。苏伟的妻子是一位车模,在竟竟6岁的时候,她向苏伟…  相似文献   

9.
一位韩国商人,领着自己的女儿(中文名叫李智恩),带着一位翻译,三人一起来到了我们的学校,要求我们同意他女儿在学校上学。可在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个外国学生。怎么办?答应他吧,李智恩不会说中  相似文献   

10.
一天,妻子单位的同事带他儿子来我家玩,他儿子在上学前班,非常可爱。我出10以内的加法题考他,他答得非常正确,我们都夸他聪明。当我出3+7=?时,我读二年级的女儿抢着说:“等于1。”妻子同事的孩子说:“不对,是等于10。”我妻子马上变了脸,先用手摸摸女儿的额头,然后训斥道:“你今天没发烧,怎么胡说八道?”女儿争辩着说:“就等于1。”妻子更气愤了,扬起手给了女儿一个耳光,骂道:“你真是越读越蠢了。”女儿抛下一句“就等于1”冲进了房间。“女儿今天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1.
快乐与悲哀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二女婿则靠卖草帽为生。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又没有人买草帽了。”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不开心。一位邻居觉得好笑,便对老太太说:“下雨天你想想大女儿的伞好卖了,睛天你就去想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提示: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角度,不是吗?快乐与悲哀@佚名  相似文献   

12.
[译文]王翱有一个女儿,嫁给靠近首都地方的做什么官的什么人为妻。王翱的妻子很喜爱她的女儿,每次去迎接女儿,她的女婿坚决不让妻子走,并恼怒地告诉妻子说:“你的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里任职,你就可以早晚奉待母亲;况且调动我的官职,象摇摇树让叶子落下来那样轻而易举,可是为什么一定这么吝惜呢?”王翱的女儿  相似文献   

13.
院士之家     
在中国,夫妻同为科学院院士已属罕见,然而偌大的中国,一家三口同为院士,且又同为政协委员的家庭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和他的女儿李林、女婿邹承鲁。李四光是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生前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而他的女儿和女婿则在1980年,于中国科学院在停滞了23年之后首次续选中双双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这样,中国科技界首次出现了一个拥有三位院士的科技之家。李林是李四光先生的独生女儿,原名熙芝,后改名为李林,按照李林的本意,她更想当一名医生。但当她16岁又一次跳级考取贵阳医学院时,母…  相似文献   

14.
章睿齐 《初中生》2006,(11):22-22
我的女儿17岁了,遗憾的是她没有出众的容貌和骄人的身材。看到女儿这副模样,妻子很着急,她担心不漂亮的女儿没有一个好的将来。妻子固执地认为美丽漂亮是女人的第一资本,是女人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15.
不愿上天堂     
<正>从前有个名叫拉拉的商人,他的乐善好施远近闻名。一天,一位道行高深的圣徒来到城里,受到了拉拉的热情接待。圣徒对他说:"你的义行为你在天堂赢得了一席之地。现在我就能带你上天堂。"拉拉看起来很无奈:"现在恐怕不行。我妻子几年前去世了,儿子才10岁,还需要我照顾。15年后他25岁,应该能打点生意了。那时我就可以去了。""就15年吧。"圣徒说,"到时我会返回,履行我  相似文献   

16.
去年的一天,我去电信局交电话费,话费单中出现了168信息费。我有些纳闷,晚上就此询问了全体家庭成员。妻子、爸爸、妈妈都摇头说没打,只有女儿低着头不说话。我便问了一句:“天楚,你打了吗?”女儿抬起头,红着脸看了我一眼说:“是我打的。”妻子在旁问:“你打信息台干什么?”女儿一急,眼中闪现出泪花。我给妻子使了个眼色,和颜悦色地对女儿说:“别急,打了也不要紧,爸爸只想知道你当时打电话想问什么?”女儿看我并没有责怪的意思,鼓起勇气说:“那天看完青岛台的少儿节目,最后有一个有奖竞猜活动,我觉得自己能答出来,就按电视上给的电话号码拨…  相似文献   

17.
50岁,已经50岁了,他的人生却迎来了流亡。巴黎火车站。当他不得不从这里离开自己的祖国到邻国避难的时候,他的护照上的名字不再是大名鼎鼎的维克多·雨果,而是一个请人伪造的假名“兰文”先生;他的身份也不再是受人景仰的著名作家,而是一个经营食品生意的普通商人;  相似文献   

18.
小侦探     
县令夫人解冤案河北有个商人,长期在外做生意,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在照料小孩。4月,一个下着小雨的晚上,商人的妻子被盗贼强奸后杀死,人们在她家的院墙外的泥里拾到了一把扇子,上面的题词是王某赠给李某的。大家都不知道王某是谁,但是这个李某,人们都认识,此人平时言行举止很不庄重,于是乡里的人都认定是他杀死了商人的妻子。拘捕到公堂上,严刑拷打之下,他也承认了。案子已经结了,一天,县令的夫人笑着对他说:“你这个案子判错了。”于是,说出了一番话……  相似文献   

19.
一位韩国商人,领着自己的女儿(中文名叫李智恩),带着一位翻译,三人一起来到了我们的学校,要求我们同意他女儿在学校上学。可在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个外国学生。怎么办?答应他吧,李智恩不会说中文,无法跟班上课,单独教她一个人,成本太大了,而且她的课程怎么设置?生活如何安排?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不答应他吧,看他们的要求特别真诚,不忍心拒绝,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下午,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一男孩来到了咨询室。妻子告诉我他和丈夫都是河南人,做窗帘生意的,由于平时生意很忙,很少照顾孩子们。他们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名叫陈家俊(化名),今年15岁,儿子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