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今天是第一次带班上的孩子来玩沙子。在玩沙之前,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下玩沙工具,并讲解了玩沙时的注意事项,这群刚进园才一周的孩子都听得很认真,脸上写满了新奇,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幼儿园玩沙。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激发兴趣幼儿时期是一个游戏玩耍时期,尤其是玩沙游戏对每个年龄段幼儿来说是特别喜爱,在孩子们眼里,沙子魅力无穷。因为沙是变化无穷的原始素材,它引发着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了孩子创造的欲望。富有创造性的环境造就创造性的孩子,每一次玩沙的过程都是孩子与老师、与材料互动的过程,是孩子们创造的过程,是孩子们自主发展的过程。记得小班上学期第一次带孩子去幼儿园的沙池中玩的时候,我没有对他们提出任何的游戏要求,孩子们迫不及待跳到  相似文献   

3.
你同意吗?     
《学前教育》2005,(1):13-13
在一次玩沙活动前,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规则:由孩子们回家自制并带玩沙工具。活动那天,平时就比较大意的力力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活动开始时,别的小朋友都兴高采烈地玩着,只有力力空着手,很没劲。有几个孩子想把自己多余的工具借给力力玩,但是被李教师制止了。李老题认为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责任心和规则意识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4.
解读《纲要》,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心头: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玩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周一次的玩沙活动总是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的。当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沙池的时候,睿睿却拉住了我的手:“老师,我不要玩沙,我只想留在老师身边和你说说话。”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是什么原因令睿睿舍弃难得的玩沙机会而执意要和我谈话呢?“我们一边玩沙一边说话,好吗?“”不好,那样你就不会只听我一个人说话了。”睿睿拉着我站在沙池边:“我有好多事情想和你说呢,过年的时候,我想打电话给你,可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沙子以它的易变性、流动性、可塑性得到孩子们的普遍喜欢。孩子喜欢玩沙就像喜欢玩水一样,百玩不厌。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一喜好。许多幼儿园设置了沙池。但大多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娱乐场所,没能充分挖掘和开发玩沙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没有进行特意准备和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开展丰富的玩沙游戏。  相似文献   

6.
你同意吗?     
《学前教育》2005,(5):8-9
在一次玩沙活动前,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规则:由孩子们回家自制并自带玩沙工具。活动那天,平时就比较大意的力力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活动开始时,别的小朋友都兴高采烈地玩着,只有力力空着手,很没劲。有几个孩子想把自己多余的工具借给力力玩,但是被李老师制止了。李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责任心和规则意识的良好契机,应该通过这件事情让力力认识到,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定的后果,这样才能帮助力力记住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有的老师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做会使孩子有挫败感。你同意李老师的做法吗?  相似文献   

7.
江苏海门东洲的柯女士来信问:您说怪不怪?家里什么玩具都有,可我儿子偏偏爱玩沙子。有时只玩一小会儿,他就弄得浑身上下全是灰,衣服脏了不说,还把沙子带到家里,弄得地板上到处都是。我一生气就再也不许他玩了。可每次儿子看到沙子时总是央求我让他玩一会。您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孩子来说,玩沙实在是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动作性强。孩子玩沙时掏、挖、堆等动作虽然简单,却是一种协调的全身性运动,能全面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满足孩子活泼好动的需求。 创造性强。玩沙没有固定玩法,没有过多的游戏规则,人人会玩。孩子进入沙池,都会自然地投入到玩沙游戏之中。他们人人都在创造,人人都会创造,人人部在表现自己、发展自己,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大有好处的。 有机结合多种游戏。沙子流动、可塑的特点,蕴藏着无数游戏契机,架大桥,挖水道,盖城堡……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我很少给女儿买玩具,但我乐于跟孩子一起玩沙、玩小石子、玩泥巴。有一次女儿过生日,见我从外面回来,就问“:爸爸,你给我的生日礼物呢?”我牵起她的小手说“:走,我陪你到沙滩上玩去——这是爸爸给你的生日礼物。”孩子画了一个不圆的太阳,一个头大身子小、嘴巴是四方形的洋娃娃  相似文献   

9.
沙是天然的,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变幻莫测地玩。在沙堆上造鸟窝、挖山洞、建水库、筑堤坝………所有的奇思怪想都可以在这细小的沙粒间任意驰骋。 如果你小时候也爱玩沙,不妨把你的心得告诉孩了,并陪着他一起玩,以融洽你们的感情;如果你没玩过沙,不妨趁此机会弥补一下童年的遗憾,与孩子一块儿探索沙的奥秘;如果你嫌玩沙会弄脏了孩子,不妨看看我们的文章,相信你会有所收益的。  相似文献   

10.
正满屋子玩具,玩了一会儿就不想玩了;闹着要去玩滑梯,滑了几次就说没意思;做什么事情都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孩子的专注力出问题了吗?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月的孩子也能专注地用脚踢床上的小吊铃好一会儿,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专注力也会增长。很多孩子玩沙玩水的时间能够持续1个小时,甚至更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看了《幼儿教育》杂志“星月书屋”栏目上的介绍后,我阅读了黄全愚博士的《玩的教育在美国》,感触颇深。书的开始就将中美孩子的玩作了比较,从中美孩子所享受的物质条件、拥有的玩具、玩的游戏形式来看,几乎已看不出有什么差异;但细细一想,其中的区别却很大,最大的差异可能就在于:一个是“有多少时间玩”;另一个是“怎么玩”。中国孩子玩什么、怎么玩,很少能摆脱家长、老师的控制,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玩到什么程度,玩到什么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而美国的孩子拥有更宽松、更自由的生长环境,玩得更像是“玩”,玩得更像回事,用中国话说:“玩出了圈。”读到此处,我不由得想起了上次和女儿去玩沙的情景。那天,我和丈夫带着不满三周岁的女儿玫玫拎着工具来到公园里玩沙。公园里虽然有许多大人、孩子在散步,但偌大的沙坑却空无一人。女儿追不及待地脱掉鞋子,光着小脚丫,跑进了沙坑,一边玩一边喊:“妈妈快来,我俩一起玩吧!”听到女儿欢快的叫喊声,我也赶紧脱掉鞋袜,和她一起疯玩起来。我先用纸杯装满了沙,然后倒扣下来,做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小沙堡。玫玫看到后,抢着也要做沙堡,但她做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做好的沙堡很快就倒塌了一半。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为了发展孩子的智力,成人应该给孩子探索的自由,不要对孩子限制过多,只要不危险就要允许他们去探索、尝试、失败。我认为,玩沙活动就是给了幼儿这个机会。在教小班幼儿玩沙,培养他们创造性、主动性的实践中。我有这样一些体会。 给幼儿创造玩沙的条件 沙可以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形体。你想把它变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这种特征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在玩沙时,我首先保证给幼儿充裕的时间去活动。然后为幼儿提供材料,除提供一些玩沙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曾经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戴红领巾,第一次得什么奖,第一次做错什么事……这千千万万个“第一次”,有的给家长带来欢乐,有的给家长带来烦恼。适时把握好“第一次”,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机会。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在一个星期日没有和我们打招呼就同伙伴去野外整整玩了一个下午。傍晚时分,满脸汗水,一身泥土,拖着湿淋淋的鞋回到家。当时家里事务杂乱,被我们忽略了过去。没想到又一个星期日,孩子早饭就不见了,吃午饭了也等不回  相似文献   

14.
玩沙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在这里,孩子们显得自由自在,轻松活泼,不受任何拘束,其主动性、积极、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我在组织大班幼儿玩沙游戏中深深地体会到,玩沙确实是培养幼儿能力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玩沙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在这里,孩子们显得自由自在,轻松活泼,不受任何拘束,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我在组织大班幼儿玩沙游戏中深深地体会到,玩沙确实是培养幼儿能力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中的初二学生。这几节美术课,我们要一起玩泥巴。老师说,玩泥、玩沙与玩水,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游戏,是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表现。看,我们玩得多开心。袖子撸上去了,泥巴掼起来了。大家一起商量,今天做个啥?  相似文献   

17.
我很少给女儿买玩具,但我乐于跟孩子一起玩沙,玩小石子,玩泥巴。有一次她过生日,见我从外面回来,就问:"爸爸,你给我的生日礼物呢?"我牵起她的小手说:"走,我陪你到沙滩上玩去--这就是爸爸给你的生日礼物。"孩子随手画的一个不圆的太阳,一个头大身子小嘴巴是四方形的洋娃娃,还有她从幼儿园得到的一个小红花,我都当宝贝似的装进了特意为她制作的档案袋里。这以后她不论画了什么、写了什么都会交给我,还骄傲地跟小朋友说:我爸爸会把它好好保存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小伙伴们都不在,一连几天找不到玩伴的儿子坐立不安,我提议他去楼下玩沙,儿子却觉得一个人玩很无聊,甚至为我的提议感到委屈:"就我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我才不去玩呢!"得,这孩子平时总是和一群孩子疯玩,如今没了玩伴,显然无法适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玩沙游戏自身的特征、教育功能、儿童的需要和游戏行为表现以及教师对儿童游戏的指导,对于开展沙类游戏活动形成了一些粗浅的指导策略。一、了解沙游戏的特点1.形态随意,便于操作儿童们喜欢玩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他们要认识万事万物,包括沙在内。其他的事物都有固定的形态和特征,经过几次学习就可以认识而且不必要重复。可是,"沙"却不同。它虽然看得见、摸得着,可是它们却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你想把它变成  相似文献   

20.
栩然 《父母必读》2010,(11):132-134
延迟满足,成功路上的重要基石 小姑娘第一次尝试玩电动摇车,无比好奇。这个可爱的小羊居然可畎一边放出好听的儿歌,一边带着自己摇摆。一般情况下,孩子第一次玩这种玩具都要玩上好几遍,有的小孩甚至每次玩都要玩个十几次才肯走。小姑娘也一样,第一次玩,新鲜劲远远没有被满足,摇完之后就坐在上面不下来,想再来一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