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介绍 2005年,我区依据二期课改的基本要求,围绕德育这个核心工作,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区情史情教育,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改版出版了《闸北的昨天、今天、明天》(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一书。把它列入闸北地方性拓展型课程教材系列,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开设课程,成为我区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争创闸北优质教育区”战略工作中的一个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2.
1987年,一项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教育实验在上海闸北区的一所薄弱学校——闸北八中启动了。 3年后,这项定名为“成功教育”的改革实验惊动了国家教委。1990年6月,柳斌副主任亲赴八中考察,予以充分肯定:“成功教育”经过总结和完善后,很可能会帮助我们摸索出一条把基础教育由升学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模式的新道路。 1994年夏,李岚清副总理在部分省市教委主任座谈会上号召,全国要推广“成功教育”,学习八中经验。当历史的时针指向1996年时,“成功教育”不但已被我国基础教育界广泛接受,而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秘鲁、奥地利等国派出了专家,前来闸北八中登门取经,“成功教育”随着这些洋人的来来往往,正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3.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10,(19):32-33
对正谋求发展转型的传统工业区闸北区来说,“十二五”将是实现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闸北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教育: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沈幼生上海市闸北中学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站在跨世纪的高度,指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以总设计师的大手笔,勾勒了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5.
4月14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生物教学研究会联合在闸北第五中学举行“闸北五中生物自制教具展示暨市生物教学论文发奖会”。闸北五中制作的教具获得了市一、二等奖,为全市之冠。闸北五中是所普通的初级中学,近几年来,由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学生的教育质量有了大面积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市、区教研室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生物自制教具工作也取得较大的进展。这些自制教具大大丰富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市生物自制教具先进集体”。并被区教育局定为“自制教具”的基地学校。在教具的制…  相似文献   

6.
刘占兰 《学前教育》2004,(11):18-19
自从《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来,活动区角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班几乎都设立了语言活动区角,但其设置和教育功能却有很大差异。有的语言角只摆放图书,也称图书角,孩子们在这里的活动主要是安静地看书;有的语言角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图片和道具,孩子们可以  相似文献   

7.
如今,“人性化”已成为教育领域里一个热门的词,人人都在说“教育人性化”“管理人性化”。这当然是好事,由原来的只看物(分数)到现在的看人,由原来的只关注“点”(成绩)到现在的关注“面”(各方面素养发展),由原来的静态(只看结果)到现在的动态(关注人的发展过程)。__________  相似文献   

8.
教育“人本论”认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人做个真正的人,离开培育人这一点,教育就不存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将培养理念化和理想化的人才作为核心,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规矩”与“方圆”的包围之中,缺乏利于个性发展的多元的教育环境,漠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因此,培养学生的个性已成为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社区作为地方性的社会,具有各种社会功能。其中社区的教育功能,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走进政府和人们的视野。研究和实践社区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共为之举。目前,社区教育已成为我国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区教育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是现代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必然趋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5,(4B):20-21
实践——理论——实践,这是个永无止境的循环,有了这样的轮回,理论才臻于完善,实践才产生实效,刘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论同样来源于实践,指导着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成功教育”理论的独创性已经远近闻名,但人们更关心的是“成功教育”在实践中的“一举一动”。为此,记深入到刘京海的“实验田”之一——闸北八中新校,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寻找成功的足迹,感受成功的脉搏。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闸北"优质教育区"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条件、机制改革、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工作始终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闸北教育的长足进步,为闸北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闸北教育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07,(2A):76-76
成功教育,让“学习困难学生”体验到了超越自我、不断提高的成功感;也使闸北八中,从一所“垃圾学校”变成了轰动全国的“明星学校”。学校在成功教育的实践中形成了“深信人人成才,增加尝试体验,唤醒自我认识,学会自主成功”的教育理念。找到了一把开启学生成功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平 《江苏高教》2003,(6):99-10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目标的一部分。高校德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相合拍,从立足点、着力点、结合点等方面,努力探求高校德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这段几近刻薄、撼人心魄的话,是七十年前爱因斯坦点评当时的教育状况时发出的慨叹。  相似文献   

15.
之一有这样一道众所周知的题目: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多少年来,它成为教师考查学生智力、扩充学生思维的“经典”,成为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制胜“法宝”。此案例中,我们面临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一,猎枪早已成违禁物品,私藏枪支必触犯刑律;其二,爱鸟、护鸟已写进了法律条文,成为大家的共识,怎么说打就打呢!在津津乐道中,教育者忽略了教育内容存在前提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自然也就陷入言不由衷的尴尬。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审视这一题目,它背离了时宜,缺失了对生命的呵护和关照,充斥的是暴力和冷漠。充其量,它只能是一道不再“时尚”的“脑筋急转弯”。  相似文献   

16.
我们闸北旅游职校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起步的“8 2”模式的初级职业技术教学班,目前已举办了两届。首届初职班学生已被“东新雅”“豪门”等酒家接纳实习。第二届初职班学生的文化、技能及思想品德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实践证明,充满活力的初职教育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储春 《学语文》2008,(2):6-7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现代化教育的本质规定就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已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今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论——主体性学习理论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85年,上海就有个别中学尝试开展心理辅导,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闸北、虹口、杨浦等七个区发展成为区域性推进的工作项目。十多年来,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曾经历过“宣传普及”、“建立试点”、“扩大研究”、“全面实施”等阶段。2003年,在上海市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推动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取向。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取得了新进展,为全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7亿多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者只占11.9%。专业人员不足和劳动力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普九”即将完成,高校连续扩招,但“上普高难,上优质普高更难”的现象却普遍存在。高中教育已成为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的瓶颈;加快高中教育资源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全区普高发展的时间表:2005年建设150所优质高中。使高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55%。招生数增加至15万人;2010年,入学率达到80%;“扩大优质高中,改造薄弱高中,充实民族高中,扶持民办高中,关注企业高中”,实现普高的均衡发展,是今后高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理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远未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仍然只重“传道、授业、解惑”,传“圣化”之道,授知识之业,解考试之惑。学生的任务只在于接受所传之道和所授之业。教师和学生之间成为“授”与“受”的单通道关系;教科书成了课堂的“圣经”,知识成了教与学的目的。“人”的主体地位被忽略,语文教学沦为“心中无人”的教学。这样,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当然也就谈不上创造潜力的激发和促进“人”的发展了。于漪老师说:“教语文,千万不能见文不见人,千万不能‘文’是实的,‘人’是空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人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走向“心中有人”是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教育理念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