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伏科俊 《语文知识》2006,(10):34-34
2005年12月21日的《光明日报》上有一篇题为《吕梁,一个难忘的夜晚》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两段话: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选编的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然而,白璧微瑕,其语言描写中确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请看第四段描写荷花的几句文字:  相似文献   

3.
①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凯旋回府”叠床架屋,可将“凯旋”删去。②到火车站时,刚只十一点四十分,吴楚也就不忙,在候车室徒步起来。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充满了鲜明的新时代气息,然而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本文对其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以求教于专家 ,并望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标准》。一、《标准》中使用的某些数学概念有误问题1《标准》第101页上有这么一段话 :“例如可以展现细胞分裂的过程 (1个分裂成2个 ,再逐步分裂成4 ,8 ,16,…… )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方的概念。”分析 :显然 ,这里使用“平方”这个词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囚绿记>(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是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陆蠡的一篇借物抒情散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携带着一些新课程理念,它所设计的四个部分也有着比较清晰的逻辑结构,但由于缺乏对语文本质属性的准确把握,随之展开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内在逻辑联系均欠清晰,不利于语文教师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标准》里的一些阶段目标忽视了新时期某些必需的个体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新华社著名记者周定舫同志的一篇介绍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说明文,最早发表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2009年9月又收录于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几十年来她已成为一篇经典性的范文,  相似文献   

8.
《囚绿记》(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是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陆蠡的一篇借物抒情散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文章讲述了作家与常春藤的一段“交往”经历:“瞥见”绿、“留恋”绿、“幽囚”绿、“开释”绿、  相似文献   

9.
<把栏杆拍遍>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梁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散文、文章巧妙地把人物的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相似文献   

10.
一篇优秀的说明文能使人增加见识,开阔眼界。因而,内窬的准确性,应该是说明文的灵魂。可是,《珊瑚岛》一文育些地方却说得不够准确,不够明白。现按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择其原句,列举如下。一、珊瑚是和珠玉并列的珍宝。这句话就说得不够准确。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说珊瑚是形状象树枝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故乡》第13节,作者是这样写的: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照此推算,中年闰土与“我”见面时的年龄,应该是四十多岁,至少也应该是四十岁。可是作者在后面  相似文献   

12.
近来,笔者在教授《鸿门宴》的过程中,发现文中有一段文字有顺序颠倒之嫌。限于水平,笔者不敢妄断,谨笔录于下,待教于方家。这段文字是: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见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必修)第44—45页,2004年5月第一版)案:文中沛公听从了樊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的劝告,决定不辞而别;临行…  相似文献   

13.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是孙犁先生关于如何学习语言的经验之谈,文章说理生动、形象,兴味盎然。但是,仔细读来,发现文中个别文句不够规范,试举三例:  相似文献   

14.
受过初中教育者,大凡难忘富有哲理与诗意的抒情散文《荔枝蜜》(以下简称《荔》)。作为当代散文大家杨朔名篇之一的《荔》文,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很有些年月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下称新《语文》)依然收入(第二册一七课)。《荔》文虽为散文之瑜,但毋庸讳言,尚有几处细瑕。诚然,新《语文》编著者明言“有改动”,仔细对照1988年版初级中学课本《语文》(正式本)第二册中的课文(三一课199页)后,我们不难发现,新《语文》仅将错误明显、争议最多的“每只工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相似文献   

15.
由周建忠先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出版的《大学语文》 ,是一部专门面向高等师范院校非中文专业的教材。迄今为止 ,该书的印数已逾十万。笔者依据该书 1997年 6月第一版的 2 0 0 0年 9月第九次印刷本 ,就其中的古文部分 ,分别从文字校勘、注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各略举数例加以讨论。一、文字校勘教材的选文 ,是学生据以熟读的文本 ,其文字校勘工作的重要性 ,无庸赘言。但《大学语文》的古文部分 ,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需要指出的问题。有些文字的错误 ,很明显是出版过程中校对不慎所致 ,与初印本相比有些错误在重印时已得…  相似文献   

16.
近来。笔者在教授《鸿门宴》的过程中,发现文中有一段文字有顺序颠倒之嫌。限于水平。笔者不敢妄断,谨笔录于下,待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18.
新编《大学语文》(主编:徐中玉、齐森华)确实具有许多优点,但在语言文字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现摘录于下,以提请读者注意,并盼再版时补正。一、注释方面1.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些作家的生卒年不详,像该书中的《念奴娇·过洞庭》的作者张孝祥、《归园田居(其一)》的作者陶渊明就是这样。而该书都只取一说,这会让人误以为他们的生卒年被确定了。事实应是:张孝祥(1132—约1169)、陶渊明(约365—427)。2.《垓下之围》中第①注释:“垓下,地名,故址在今安徽毫县东南的  相似文献   

19.
20.
《琥珀》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也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说明文。它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达方式方法上都不失为一篇好课文。但是,笔者以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假想松脂球的形成过程时,脱离了实际,给人以牵强之感。作者在课文中这样描写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一只小苍蝇停在大松树上……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蜘蛛刚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