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音像制品、投影仪、录音机等,在课堂上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使之接收到需要掌握的信息,多次重复,最后变“接收”到“接受”信息.通过适量而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积累.只有不断地重复、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到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沽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着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将自身知识最大化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最大化地接收知识并进行掌握。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使知识的传输者与接收群体更好地形成互动呢?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课堂信息,科学处理课堂信息,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不断发射、接收、整理并作出反馈的过程。其中有教师将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如讲解、点拨、演示、实习、实践讨论、作业、考试、答疑等,传输给学生,学生对教师传出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感官加以接收,反映到大脑中枢,并作出反馈。反馈,也就是对教学效果的反映,正确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反馈是正反馈。反之是负反馈。其中也有教师接收的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这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获取、处理知识信息的过程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使德育、智育、体育得到不断的发展。一、从教学过程的本质看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德育的过程。对学生来讲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不断地获取、处理知识信息的学习过程。因而我们可以采用知识信息的流程示意图来解释学生学习的本质过程 :知识信息通过外界刺激输入学生大脑瞬时感觉通过注意、初步编码形成短时记忆通过整理、复述再次编码形成长时记忆。二、知识信息的获取与保持现…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这种教学形式能够五百年不衰,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场合,让教师给出信息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接收这些信息。” 有些学生是把老师讲的内容详细地记成笔记,以后再看笔记重新提取应用;有的学生只记他所感兴趣的内容。无论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如何,其接收信息的过程本身就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因为掌握知识的定  相似文献   

7.
所谓信息反馈,就是指教师输出知识信息后,把学生的接收情况反送到教师。反馈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教对学的反馈,它可以使学生找出差距、改正错误,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是学对教的反馈,它可以使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部署,改革教法,更好地发...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生成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茹 《考试周刊》2011,(84):98-98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重组、改造和丰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支架式学习"的目的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使其更充分地建构框架、理解知识。支架式学习主要是通过"支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掘潜在的发展水平,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构建桥梁,使学生在不断努力下掌握需要理解的知识。本文通过对支架式学习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掌握目标:通过研究体验式学习使学生知道:综合运用感官可以观察到更多的内容;眼睛在各种感官中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最多;体验两只眼睛的优越性;能知道人的感官虽然很有用,但是很有限,有一些仪器能延伸人的感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初二年级《多媒体演讲稿的制作》一课的教学过程,谈一些笔者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体会与做法。具体通过几个“任务驱动”和几个活动的设计与实现,使学生学以致用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课程对学生操作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不断提高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学中信息从教师传到学生,然后又反馈,如此循环的过程便形成了教学方法。我在近几年来教学实践体会到,《信息技术》是属于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的学科,它比较强调动手,强调经验,教学目的是要学生必须掌握技能和运用技能、必须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特别强调实用性、操…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的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创造性地学习。应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巧妙地创设各种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载体,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我们确立了市级课题《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结合前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继续深入研究和运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任务、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自主地学习知识,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本着以学生生活实践出发的原则,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把学生从日常生活逐步领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从而提高他们对课本内容的深入理解。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最终使他们更好地接受和掌握课本知识,把教书和育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最大限度的挖掘潜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实践,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技能,结合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让学生从经历探究、实践到领悟的过程,促进其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使实际教学情况与个人的教学愿景更为接近,不断地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设计探究性问题,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深化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行数学探究活动.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引领数学"双基"教学,引导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数学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使数学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李艺教授说:"学生通过设计、组装各种机器人,不仅加深了对电学、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的了解,还能掌握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这将使孩子们受益终生。"机器人的信息获取模块、信息加工、处理模块、信息应用模块的功能与人类的感觉器官、大脑、四肢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想象力、创造力的全面提高。机器人教学是需要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指导、可以自主地对机器人的局部知识和技术进行课外研究、分析,在掌握所学知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