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海外求学》2003,(16):6-6
为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实施新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负责人日前宣布,新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实施后,内地居民赴香港任教、合作研究、高级劳务,应聘到香港文艺、体育机构任职工作以及赴香港就学一律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相应签注。  相似文献   

2.
赴日留学由于签证的分类,可分为“留学”签证和“就学”签证。根据日本的教育体制,在日本语学校或类似的日语机构中学习的学生被称为“就学生”,发给“就学”签证,在留期间为半年或1年,而在大学预科,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学习的人将发给“留学签证”,为期1年或2年,同时留学签证持有者享有购买学生月票,申领当地政府发给的自费留学生支援费等待遇,许多有意赴日留学者在咨询过程中,都要求进入大学预科或短期大学等可申办“留学”签证的教育机构学习。  相似文献   

3.
报考     
台湾9月起采认41所大陆院校学历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教育部次长林聪明近日指出,9月起台湾学生到大陆读台湾承认的41校,会获承认,至于大陆学生赴台读学位,硕博士最快明年2月,大学生要明年9月。林聪明说,大陆学生一年赴台名额为两千名,技职和大学分配名额。9月底会公布,就学及停留办法、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等子法;学历采认不溯及既往,但会办甄试。另外,林聪明还表示,大陆学生赴台读硕博士采用申请方式,但还要看论文品质,赴台读大学要参考大陆高考成绩,大学将组联招会;教育部会严防假学历,大陆学生也不能通过中介赴台。  相似文献   

4.
喜事     
台湾:最快明年采认大陆学历 台“教育部长”郑瑞城前不久表示,台湾将开放大陆学生来台,采认大陆学历,最快从2009年开始实施。另外,从前不久召开的第四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上获悉,明年台湾拟招1000名大陆学生赴台就读,而台湾公开招收内地学生尚属首次。同时,台湾将分步承认大陆高校学历,率先获认可的将是北京大学等39所学术声望卓著的高校,随后扩大至77所“211工程”院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赴台旅游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内地居民赴台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内地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客源地。然而,内地居民赴台旅游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内地居民赴台旅游。通过对内地十个代表性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提取了台湾旅游安全感知四个主要因素,即旅游活动要素、旅游安全管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内地居民对台湾旅游安全感知的整体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从台湾、内地及两岸合作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透视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香港8所高校在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以来,中国内地报考及就读人数逐年上升,并由此掀起一股赴港就学的热潮。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今年在内地17省市就招收了716名优秀生。如何看待这一教育现象,需要对香港高等教育发展趋向及招生特点作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7.
木鸣 《云南教育》2007,(7X):38-38
一年一度的高招渐露分晓。与往年一样,香港高校赴内地招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香港与内地教育交流的人们发现,一些省区市的“状元”舍内地名校选香港高校的新闻仍不时见诸报端,与此同时,内地学生在香港高校产生的“鲶鱼效应”,也已经慢慢显现。  相似文献   

8.
内地就学藏族大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出一些特点,运用自编量表对内地就学藏族大学生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讲课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四个因素是影响藏族大学生学业的主要因素,且四个因素分别表现出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教育互动加速。一方面,祖国内地有更多的大学生赴港学习,另方面,香港大学生将赴祖国内地学习,而且香港学生报考祖国内地研究生的人数倍增。据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兼大学辅导长郑振跃称,这所有40年历史的大学将于今年9月新学年开始提供70个学额,与祖国内地7所大学进行“互换学分交换生”的计划。这7所大学是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大、浙大。郑振跃还透露,该校可望予未来三年相互交换三百多位学生。又据报道,香港科技大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及两岸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台湾开放大陆学生到台就学政策,并于2011年正式向大陆招生。以质性研究法,对30名在台攻读学位的大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大陆学生的真实经验与想法,了解、分析大陆学生到台就学的动机,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表征的学生跨境流动亦日趋频繁。自2004年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互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备忘录、2006年香港提出建设"地区教育枢纽"的规划以来,内地学生赴港接受高等教育人数迅速增长。尽管已有文献探讨了内地学生赴海外及香港求学的动机与推拉因素,但针对内地学生赴港就读授课式研究生项目(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  相似文献   

12.
2001年2月,笔者有幸随“河南省首届大学生赴港交流团”对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树仁学院进行了为期7天 的考察,对5所大学的“学生管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笔者试图通过香港与内地大学“学生管理”方式之比较,以期对学生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一、香港5所大学的“学生管理”方式    1.香港的“学生管理”机构    在内地学生事务中,用词比较多的是“学生管理”这四个字,但在香港没有“学生管理”这个概念,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正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黄先生所说:香…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情报参考》2005,(9):17-17
“菲尔兹”奖获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近年来频繁赴内地进行学术交流,对高等教育十分关注。最近往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对当前中吲内地学术教育界不良风气提出批评。他指出,内地学术和教育言必称“洋”,将丧失自身民族化特质:内地学校与学术机构官场化明显,急功近利,将使学生失去理想:致力于创新乃内地教育和学术发展的关键。能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固然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摒弃自身的化背景,拥洋为重,最终只会失去“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香港回归祖国第二年起,香港的高校就向内地学子抛出了“橄榄枝”,通过与内地高校进行学生交换的模式,拉开了港校内地招生的序幕。2003年香港8所高校同时在内地正式招生,更掀起了一股内地学子赴港就读的热潮。之后,澳门高校也加入了内地招生行列。一时间,报考港澳高校,成为许多考生和家长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5.
这次以自费赴日、在留资格为“就学”的日本语学习与在留资格为“留学”的大学学习为例,就如何向语言学校或大学提出申请,获得许可后又如何前往日本的实际情况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6.
在日语教育设施里接受教育,只有在专修学校的专门课程接受日语专业教育的学生,其“在留资格”称为“留学”;只接受日语教育的学生的“在留资格”,则称为“就学”。无论是就学还是留学,都必须了解日本相关的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横向扩大”就学形态一直占绝对优势,长此以往,将不利于顺利实现后大众化,进而向终身学习阶段转变,为此,亟须优化就学形态结构,努力扩大“纵向延长”。应用信息技术是优化就学形态结构的必然选择:可扩大民众参与高等教育的渠道;可促进高等教育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可有效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应用信息技术扩大“纵向延长”的现实途径:创新知识传播方式,扩大成人学生潜在学习机会;重塑教学系统,适应成人学生学习特点;创新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类型,方便成人学生灵活就学。  相似文献   

18.
香港各大学今年扩大在中国内地招生的动作不仅动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奶酪”,更使人质疑内地大学的教育体制和竞争力。有学者日前发表文章说,香港在硬件、师资以及就业和出国深造等教育优势,以及丰厚的奖学金,将吸引内地最优秀的学生赴港就读,今后内地的一流学生将争相竞争香港的大学,“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二流说”让北大、清华以及中国教育体制再度受到舆论的责难。人民日报社主管的《江南时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说,作为百年名校的北大、清华,它们的声誉已遭多方质疑。文章指出,中国大学的弊端主要包括:学官不分,资…  相似文献   

19.
“在家就学”:美国新型教育在家就学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完全由其父母或家人设计,但据全美最大在家就学机构缅因州在家就学协会指出,大学部在家就学学生的家长,都是采用套装课程,以生活来引导学习,不会把学校授课模式强加于自己子女身上,使子女学习与生活并重。...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我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中就学呈现出符合条件的学生数量有限、进入普通高中就学比例不高的趋势。从政策实施成效看,高中教育资源体量不足,无法满足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就学需求;升学“政策门槛”造成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中就学出现“执行偏差”;随迁子女流入多的城市,高中就学利益相关者主体缺乏共识。基于已有的制度框架,扩大流入城市高中教育资源供给、逐步解除在流入城市高中就学的限制条件、完善流入城市所在地区的招生考试制度、加快流入城市“普职融通”保障体系建设等,成为破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