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来投奔的是同乡好友邓仲纯邓氏,名初,字仲纯,安徽省安庆府怀宁县人,与陈独秀同籍。邓氏的五世祖为清乾隆时代的书法巨匠邓石如,其父邓绳侯是清末民初安徽省教育界最有声望的人,曾任省军政府首任教育司司长,为陈独秀的师长。邓氏早年留学日本帝国大学医学专科,初入日本时,曾与陈独秀、苏曼殊三人同寑室。民国以后,陈独秀到北大任教,而邓仲纯亦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历史上,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位先驱,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晚年的陈独秀过得非常凄惨.陈独秀刚到江津吃了邓仲纯之妻的闭门羹后,在所住的"郭家公馆",陈独秀宴请特意来江津看望他的高足罗家伦、傅斯年.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与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对建党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近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和陈独秀作为主要角色引人注目,他们的密切交往成为历史叙事的重头戏.关于李大钊与陈独秀之间的个人情谊,有学者曾根据目前出版的他们的私人信件集,以未发现两人有单独来往通信为理由,认为李大钊与陈独秀虽然政治上志同道合,但在私人关系上交际不多、关系并不亲密融洽.①这个结论似乎有点机械和简单化,并不符合事实.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史料认为,李大钊与陈独秀不仅是政治上的好搭档,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亲密的好伙伴,两人交往颇多,友谊甚笃.  相似文献   

4.
《向导》研究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什么说《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的束缚,《向导》研究中似乎有意无意地回避提到陈独秀对《向导》的领导作用。有的中国新闻史教材的节目标题也只是《蔡和森与〈向导〉周报》,而对陈独秀对《向导》的领导却不着一字,一般的即使提到陈独秀,也多写《向导》后期曾受陈独秀的右倾影响,即使有个别正确评价说:“《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但  相似文献   

5.
范鸿仙与陈独秀、胡适,都是安徽人。范鸿仙,名光启,1882年生于安徽合肥北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陈独秀,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平民家庭,比范鸿仙年长三岁。两人学识同样渊博,但陈独秀出道比范鸿仙要早,且对范有着深刻的影响,范鸿仙对陈独秀则怀有崇敬之心。范鸿仙比胡适大了整整十岁,对这位后辈欣赏有加,可谓是忘年之交。陈独秀与胡适,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思想界的拓荒者,学术界的祭酒。在清末民初的舞台上,他们与范鸿仙都有过交往,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忽略的痕迹。有评论称:"清朝末年有过一阵‘白话文运动’,时期非常短暂,代表报刊为《国民白话日报》、《安徽白话报》",前者创办不久即改名《安徽白话报》。范鸿仙等安徽人创办的这份白话报,正是受了陈独秀的影响,少年胡适则是撰稿人之一。早年的《安徽白话报》对于中国新文化运动,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现代中国社会变革时期崭露头脚、独领风骚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跌宕起伏,坎坷多变、颇富传奇的一面镜子。然而,在他63年的人生旅程中,却有4位女性与他相伴,直至终老。  相似文献   

7.
综合动态     
杨飞 《出版参考》2010,(4):19-20
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陈独秀一生坎坷。也正因为如此,饱尝人世辛酸的陈独秀才对亲朋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与皖籍同乡、著名诗人潘赞化的交往,堪称一段传奇佳话。  相似文献   

8.
还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胡适即与他的朋友们就文学革命的问题展开了辩论。与此同时,胡适的同乡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在国內思想文化领域里树起了一面大旗。1915年年末,上海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两次写信给胡适,向他转达了陈独秀的约稿之意。此后,胡、陈之间有了书信往来。1916年8月,胡适写信把他的文学革命八项主张告诉给陈独秀。陈复信希望胡“切实作一改良文  相似文献   

9.
《新闻天地》2011,(7):57-58
陈独秀共有6个子女.即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三子陈松年、四子陈鹤年(后改名陈哲民)、长女陈玉莹、次女陈子美(其中,延年、乔年、松年、玉莹为陈独秀和结发妻子高晓岚所生,鹤年、子美为陈独秀与高曼君所生)。这6个子女,大都走上了献身革命、自立自强的道路,其中.陈延年和陈乔年.  相似文献   

10.
过去一说起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从中共“一大”到“五大”连任五届的总书记陈独秀,就说他是造成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罪魁祸首,是“托派”,并被开除了党籍。他的名字一直只能排在中国共产党里的坏人之列,绝不能和毛泽东等其他领导人并提。因此,有人称陈独秀问题是中共历史上的第一大案。可是,今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即3月2日,新华社发了一条新闻———《全国政协委员有五十余位名人之后》,新闻列举的名单第一部分是“已故中共领导人之后”,其中有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邓小平之子邓朴方、之女邓楠等人,也有陈独秀之孙女陈红。陈独秀终于堂堂正正又归入了中共领导人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张家康 《出版参考》2005,(12):34-36
陈独秀和苏曼殊堪称民国初年的狂士,他们意趣相投,以文相识,其文皆如鲁迅所云:“激昂慷慨,顿挫抑扬。”苏曼殊其生也短,交友遍于国中,然知己者屈指可数,而陈独秀乃当之无愧。苏曼殊的颓废、浪漫、好学,以及诗人气质、率真性情,给陈独秀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以至晚年念及,都有动情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在大革命时期所犯的右倾错误,不单纯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且作为一个重大学术问题,成为海内外对陈独秀的研究中最具争议的方面之一.学界对这一错误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对其定性表述的演变,成为对陈独秀的研究中取得实质性成果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在纪念任弼时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使用了"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的新提法,有人认为这是自1979年以来陈独秀研究的最大成绩[1].笔者在本文中沿用此种表述.近年来,从"关系"中研究陈独秀,已成为陈独秀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而且是从多层次、全方位展开的立体研究.  相似文献   

13.
1920年2月间.武昌文华大学毕业生邀请胡适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并作学术讲演。因胡适要在北京陪同杜威访华并任翻译,就转荐陈独秀。此时。陈独秀正在上海参加筹办西南大学事宜.寄居亚东图书馆.接到文华大学电邀后,即乘“大通轮”溯江而上,于2月4日抵达汉口。文华大学协进会和武汉学生联合会,派代表冒雪迎接陈独秀。当晚陈独秀留宿文华大学,备受款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几个史实的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关于上海的“中国共产党”组织1920年1月,五四运动的主将陈独秀被迫离开北大,将《新青年》杂志社迁往上海。李大钊送至天津分手,曾相约在京沪两地建党。陈独秀到上海后即与《星期评论》、《时事新报》、商务印书馆的一些编辑、作者讨论社会主义。上海建党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即1920年3月至5月,成立了社会主义的学术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二阶段是发起阶段,即1920年5月至7月,多次开会讨论建党,并起草了党纲草案;第三阶段是成型阶段,从1920年8月至1921年7月。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故居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广安县距县城约7公里的协兴乡下牌坊村,是一座典型的川北三合院民居。占地833.4平方米,有大小房间17间,建筑面积620平方米,据专家考证,邓家老院始建于清代中晚期,续建至民国初期,为邓小平的曾祖你、祖你和你亲三人所建。1951年邓小平家人迁至重庆居住,按照小平同志的意见,老家的房产全交当地政  相似文献   

16.
王积龙 《新闻世界》2003,(12):39-41
在中国现代史上.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标志着新化运动、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五四运动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是陈独秀。然而,“万丈高楼平地起”。远在新化运动之前,陈独秀就在他的家乡安徽以安庆、芜湖为中心从事办报刊为主的革命活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相似文献   

18.
王澄 《陕西档案》2002,(5):12-12
在马列主义的鼓舞推动下,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的倡导下,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京秘密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建党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8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中心的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陈独秀。接着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相继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也建立了党的组织,为举行中共“一大”会议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9.
关于陈独秀晚年与托派论争的几个文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面公布的中国托派(当时称“中国共产主义同盟”)中央关于陈独秀的几个档案文件,原载于当时托派出版的内部油印小册子和机关报。1980年(托洛茨基死后40丰)开放的美国胡佛大学保存的托洛茨基档案中亦有收藏。它反映了陈独秀晚年(1937——1942年)与托派中央领导集团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论战情况,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特公布以飨读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唐宝林选编整理。一、我们对于独秀同志的意见我们对于D.S同志的意见,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D.S.公开直称他‘与任何党派没有关系.’这是完全采取了馆党…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英流汇聚的伟大历史时期,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物,在此期间亦曾留下过深深印迹。本所引溯论证的:是其早期的编辑出版实践及其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内容包括:一、丰富多彩的出版实践;二、“鼓吹革命”的出版思想;三、风格独异的出版特色;四、功垂青史的出版名家。在章的第四部分,笔以下述拙见就教于同人:1、陈独秀是引领近代中国进步出版事业的旗手;2、陈独秀是培养近代出版人才的园丁;3、陈独秀是早期党的革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