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题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题目】题目:我的老师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写作指导】1.审题从作文题目看,本篇作文题为命题作文;从写作要求来看,写作对象很明确,要求写人;从题目新颖性来看,此命题为常见命题;从写作要求来看,没有限制文体,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发挥。  相似文献   

3.
李辉 《语文天地》2011,(16):56-60
【作文原题】题目:以心灵温暖心灵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写作思路】《以心灵温暖心灵》是典型的命题作文。这个题目直截了当,没有设置审题障碍。写好这  相似文献   

4.
<正>【文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峭壁,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图式】悬崖峭壁人们——空谷栈道桥梁……【审题分析】这是2014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题。从题面上看,此高考文题命  相似文献   

5.
金华/丽水卷     
<正>【中考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这组漫画,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要求:(1)不少于500字;(2)不得套写、抄袭;(3)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相似文献   

6.
【考题】题目:梦要求: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试题解析】这是一道独词句命题作文,题目宽泛,立意和选材上没有过多的限制,没有审题障碍,只是在文体上有一定的限制,给考生张扬个性和尽展才情提供了天高任鸟飞的自由,但要写出精彩的作文还要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中考作文题】阅读《母亲的贺卡》,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呢?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以“爱的传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3)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考题解读】近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命题与半命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向纵深方向发展,教育部命题中心为河南、河北等省命制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由话题作文题型转到了新材料作文题型。这也代表了高考语文试卷作文命题的一个新的方向。不管高考作文命题的题型如何变化多端,高考语文考查高中毕业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这一宗旨始终都没有改变。同时,考生的作文审题能力也亟待加强。因为,高考新材料作文不仅考查考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而且也考查了考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和把握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以及审题立意能力。下面就一道高考模拟作文题作一讲解和剖析。  相似文献   

9.
【试题回放】请以“细微之处见真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没有多少审题障碍的作文题。命题者只是非常朴实、真诚地询问大家:你学会观察生活了吗?你学会思考生活了吗?你会体悟生活中的细节了吗?这种朴实而真诚的询问,体现出命题者的良苦用心——试图引导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题目】请在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财富是什么?商人摆弄着手机说,财富就是赚来的金钱;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积累的知识;哲人望着河流说,财富就是拥有的智慧……你是如何理解财富的?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题二:略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左右。【写作导引】2006年黑龙江省中考作文试题,仍然采用选题作文形式,尽管考生对这种三年“一贯制”的命题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两个题目也都是让考生“有话可说”的…  相似文献   

11.
【问题点击】高考作文允许考生"立意自定",给考生留下发挥的余地、选择的自由,同时,也是为了考查考生对试题的审题、立意能力。从高考实际来看,还有许多考生没有掌握立意的技巧,除不合题意之外,主要表现为立意宽泛,论述不深。具体表现是:写材料作文,不会分析材料,不知道从微小、关键之处切人题意,给自己出"大题、难题",动辄人生、事业,空谈一通;写标题作文,不会对话题进行"切分""限定",把标题当"论题",不能讲深说透;写半命题作文,不会通过"补题"环节,实现议论范围的"收缩"等等。【技法指导】(1)"小处人手",高考提供的作文材料往往内涵具  相似文献   

12.
【题型概述】 研读近两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命题,可以发现有的命题材料已经把观点直接表述出来,考生只需选择行文即可,例如2014年江苏题:“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沿用去年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出自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灵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这本书收录的是作者"思想心灵的片段". 福建省2011年高考作文试题的材料是引用科学家袁隆平的话,充满诗意,要求考生从具象到抽象进行思考;今年的材料虽然也是引用名人的话,然而这句话是对"赛跑"与"人生"不同规则的高度概括,促使考生从抽象到抽象展开思辨. 就材料而言,2012年福建作文题与2011年上海作文题同为名言,但是上海题的两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针锋相对,矛盾突出,富有张力.福建卷这句话,以分号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分句.前一个分句陈述"运动中的赛跑"规则:在"有限的路程"内测算各位选手所用的"时间",用时最少者夺冠;后一个分句强调"人生中的赛跑"规则:在"有限的时间"内考察每人"跑了多少路程","路程"最长者取胜.前一个分句实指运动场的赛跑,后一个分句喻指人生的历程、竞争.前后两个分句形成对照、类比的关系,前一个分句为引言、铺垫,后一个分句才是表达的重心.  相似文献   

14.
一、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材料———引导语———话题———要求”的顺序。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引导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二、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  相似文献   

15.
【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著名作家麦家说人生必须配备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现场佳作】  相似文献   

17.
【高考连线】对人生的感悟(或说人生感悟、生活感悟)始终是话题作文命题的一个主要思路,也是作文训练的一项主要内容。从最近几年的高考看,作文写作正在从“道德写作”向“生活写作”发展。如2004年前高考全国卷考查“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与认知的深浅”等等,都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情操”,而从2005年的高考情况看,全国卷的“位置与价值”、北京卷的“安”、江苏卷的“凤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近几年高考出现的话题作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大淡化了审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一度盛行的供材料作文,都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一旦审题失误就全盘皆输。但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近几年来,有不少考生因在审题上出了差错,虽然所写作文文采飞扬、构思独特,也被打入“四类”(18分以下)。因此,考生应该知道,任何类型、模式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审题这一关,考生应该主动地戴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话题作文命题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要求语,各部分对…  相似文献   

19.
【作文原题】(2011山东卷)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阅卷标准】作文题历来在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上占据重要位置。山东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对作文的设题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2011年高考作文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让考生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考生,让每个考  相似文献   

20.
黄小娟 《语文天地》2013,(11):11-12
高考新材料作文对于学生的综合性要求很高,只为考生提供材料,并不指定题目,要求考生在深刻理解和感悟所给材料的基础上,自主命题写作。这种形式能够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考生在审题环节出现的不良思维习惯,导致作文质量不高,失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