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困挠 缺乏中试环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是我国科技领域的薄弱环节。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高达7000多项,获奖成果3000余项,而转化率却不到20%(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严重地制约了生产力的进步,并  相似文献   

2.
高校与企业结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较好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当务之急,走高校与企业结合之路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较好抉择。(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及其原因据统计,我国现有高校1022所,工业企业792万家。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有3万项左右,其中高校2万项,在生产中稳定使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约为20%,最终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拥有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65所,科研机构26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70多个,年平均科技立项10000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的仅1…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组织清华、复旦等国内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到10%。另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大量科技成果无法跨越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  相似文献   

4.
创新机制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我国科技成果总量达8716项,与同期美国的总量相比只低7个百分点。但我国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15%-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校作为创造我国科技成果的主力军,在成果转化方面也很不乐观。 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成果是地方和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基础和转化水平可以较好地反应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实力.通过湖南高校专利信息的客观分析结果揭示的专利质量了解湖南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情况、有效专利实施率等了解其转化水平.发现湖南高校96%的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不到10项、有效专利的专利...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一万项左右.但是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只有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非常需要发展而很艰难的任务”.真是“急不得.又必须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7.
○1997年度全国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30566项(其中地方19278项,国务院部门11288项,鉴定科技成果23878项(其中地方16888项,国务院部门6990项),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为626项,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为12143项(其中地方6511项,国务院部门5632项)。 ○在登记的30566项全国重大科技成果中,国家计划项目5004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034项;自然科学基金1600项;基本研究计划83项;“863”计划188项;其它国家计划2099项)占成果总数的16.4%;省部计划项目12154项,占成果总数的39.8%;其它项目13408项,占成果总数的43.8%。 ○在30566项全国重大科技成果中,基础理论成果2727项。占成果总数的8.9%;应用技术成果26244项,占成果总数的85.9%;软科技成果1595项,占成果总数的5.2%。 ○在30566项全国重大科技成果中,由科研机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从高校科技戍果转化的现状出发,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探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企业、社会、国家等各方面有效投入、有效协调、有效配合才能实现。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缺陷包括多方面问题,其中主要有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方面问题,因此必须加大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结合在高校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从实际出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四项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企业、社会、国家等各方面有效投入、有效协调、有效配合才能实现.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缺陷包括多方面问题,其中主要有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方面问题,因此必须加大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中央“科学是现实生产力一精神的重要环节。以重庆为倒,“八五”期间,通过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获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创利税2000多万元。但尽管我国每年取得了上万项科技成果,然而只有20%左右的成果转化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难、理论依据少、主观因素多等问题,设计一种包含21项指标的三级指标架构,利用总体相关系数法,依据指标特征提取出多项指标与理工科高校成果转化的相关性,并与综合指数法有机结合,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一种新的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国内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真实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验证,得出各项指标在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权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助推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若干建议,为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让.在科技人员聚集的高校,其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并不容乐观.如湖南省的大专院校每年上报的科技成果近500项,其中只有不到200项成果转化.湖南省有中小型院校30余所,每年完成的项目近300项,但得到转化的却不足20%.本文拟就高校尤其是中小型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和对策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何心益  赵毅峰 《软科学》1996,10(2):7-12
四川省“八五”科技成果简析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何心益,赵毅峰一、科技成果总量“八五”我省共鉴定科技成果4105项,登记科技成果4173项,获省部级奖励科技成果1512项,占登记科技成果的36.22%(见表一)。在4173项登记科技成果中,科研机...  相似文献   

17.
把“科教兴国”落到实处,高校必须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狠抓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重要环节.我国拥有1000多万人的科技队伍,每年提供3万多项科技成果,其中高校就有近万项科技成果.但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只有15~20%,而国外平均为45%.相当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规模小、难以形成市场竞争能力.陕西省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但许多科技成果并未在陕西的经济建设中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必须通过一定的模式进行,目前高校采用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面向社会积极推广转让本校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对湖北省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意义的全面描述基础上,分析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肯定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重大进展,分析高校科技成果与服务社会不对接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种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李凌旭 《中国科技信息》2022,(7):131-133,136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纽带,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科技能否进步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大小.可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并不高.具体而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总体还不足30%,甚至作为科技研发"大户"的高校,有些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10%,呈现出"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潜在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效益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高校每年约有6000-8000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30%为国际国内首创、国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能转化的科技成果只占鉴定成果的10%左右,最终形成产业的不到5%.大量科技成果未能得到转化,其中蕴藏着可观的潜在经济效益,如何使高校科技工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的机制,尽快提高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是高校目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