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3A进阶(6)     
半滚倒转 由外筋斗改出后保持平飞,在航线的端点做半滚,并立划拉杆做1/2筋斗。注意半滚时要及时跟着打方向舵,且在芈滚前就开始收油门,半滚后不能有直线段,应立即进入1/2筋斗,升降舵柔和地由推杆过渡到拉杆。  相似文献   

2.
P3A入门(4)     
平飞进入,拉起做垂直上升,推杆后做平飞直线,再推杆进入俯冲,在与进入高高度处拉杆改为平飞,注意拉起模型前一定要摆平机翼(能看到外翼翼尖)。  相似文献   

3.
P3A进阶(9)     
操纵模型飞机做半滚由平飞进入倒飞,紧接着做半个主筋斗,然后在进入高度的下方恢复平飞。此动作应在航线端头完成。做半滚时要及时跟着打方向舵。  相似文献   

4.
P3A入门(3)     
平飞进入,拉起做内筋斗。当进入45°倒飞状态时开始直线飞行,在直线段的中点做半滚。在进入高度做第二个内筋斗。同样在45°倒飞状态开始直线飞行,并在直线段的中点做半滚。在进入点拉杆平飞改出。  相似文献   

5.
半滚驼峰     
将模型飞机拉起,做垂直上升,并在上升段的中点做半滚。在上升段顶端拉杆做1/2筋斗,  相似文献   

6.
设计背景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航空飞行器转弯时都沿用当年莱特兄弟开创的基本操纵模式,即左右压坡度加推拉杆的控制方式。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到目前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机,其性能潜力已被发掘到极致。使用这种传统控制方法,飞行员改变飞机航向时,首先要操纵副翼,给飞机一定的滚转角速度,达到所需坡度为止;再拉杆以增大迎角来调整升力,使飞机产生改变航向的速度(若发生侧滑,则要操纵方向舵抑止);达到期望航向后,反向操纵副翼,使机翼恢复至水平状态。如此飞机要反复倾斜,需要一定的时间,就会导致明显的反应滞后。  相似文献   

7.
P3A进阶(8)     
1/2古巴8字 将模型飞机拉起,滑45°直线爬升。在直线段中点作半滚,注意跟着打方向舵。接着做5/8筋斗,在进入高度改出。注意等过了筋斗最高点后再开始收油,将筋斗做饱满。  相似文献   

8.
半个沙漏,带半滚和2个在向上航线中相反方向的半滚动作见图1。 动作详解:拉起45°做半滚;拉杆135°垂直下降;再拉杆135°至45°上升;再做两个不同方向180°滚;推杆改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每架模型飞机制作完成后,都需要经过认真细致的试飞和调整,才能将其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一般需要调整重心位置、机翼和平尾的相对安装角、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的偏角、螺旋桨拉力线等。调整工作和设计制作一样,都包含一定科学道理。为了有效地调整好模型飞机,首先要了解模型飞机在各种姿态飞行时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川 《航空模型》2010,(1):52-53
顺风进入,全速保持10m直线飞行,然后以45°拉起。拉起的瞬间修右副翼以免航线偏斜。拉起的弧度要和前面所做动作的拉起弧度相等,以保证整套动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P3A进阶(5)     
外筋斗3个 平飞进入、推杆、连续做3个轨迹完全重合的外筋斗。外筋斗的操纵手法与内筋斗基本一致,但要注意方向舵的修正方向与做内筋斗时相反。  相似文献   

12.
P3A进阶(2)     
双殷麦曼 首先将模型飞机拉起,向上做1/2内筋斗,并在筋斗顶点半滚改为平飞。在模型飞机水平飞行距离达到大约筋斗半径长度的两倍后,推杆进入1/2外筋斗,在筋斗底部时做半滚改为平飞。完成双殷麦动作时,应注意协调动作的进入点位置。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航模,需要用到混控设定的场景较为常见。举例来说,需要用到这个功能的有副翼/升降舵混控、方向舵/前轮混控、襟翼/升降舵混控等。不过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遥控器里,基本都内置了上面提及的混控方式,无需做专门设定。但针对一些特定情况,操纵者仍须在遥控器里进行混控设定。比如模型在侧飞时,通过设定方向舵与副翼的混控,以及方向舵与升降舵的混控,能更好地修正其侧飞癖性。遥控器里的混控设定,通常在自由混控条目中。  相似文献   

14.
P3A进阶(4)     
失速倒转 失速倒转动作具体过程:操纵手将镆型电机拉起进入垂直上升;到达一定高度后,控制其减速并在机翼平面内做180°失速倒转,进入垂直俯冲,在其高度下降至进入高度时把它拉起改为平飞。  相似文献   

15.
王川 《航空模型》2009,(12):46-47
逆风进入航线,油门杆量约80%,开始动作前要先保持10米直线飞行;推全油门,拉杆做四分之一筋斗,然后收桨距,模型直升机依靠惯性垂直上升(一拉杆就要修右副翼,飞行速度由水平向前到垂直向上的过渡要平滑,才能爬得更高,从而把动作飞得更大,因此拉杆和桨距的配合一定要精准);在垂直爬升直线段的中点做半滚,其滚转速率要比横滚速率快很多,否则将无法飞出对称的垂直爬升直线(无风滚转时的桨距一定要控制在0°,  相似文献   

16.
一、易犯错误:助跑先快后慢产生原因:助跑步频和步幅不稳定。纠正方法:1.跳高架前画上助跑弧线进行反复先慢后快的助跑节奏练习。2.在弯道区进行重复性先慢后快的助跑节奏练习。二、易犯错误:最后几步形成侧身跑及背对横杆起跳过杆产生原因:没有很好地做到起跳脚外侧着地和摆动脚内侧着地助跑方式来完成助跑起跳技术动作。纠正方法:在全程助跑中,当身体进入弧线助跑区时,身体要始终沿着弧线助跑并向内倾斜。同时,用起跳  相似文献   

17.
不间断的长跑训练法是70年代——80年代训练长跑运动员唯一的训练法。其特点是训练跑的距离很长,大大超过比赛距离,而跑的速度比比赛时慢得多,当时,不间断的长跑训练法被认为是发展“心肺功能”的唯一方法,过去认为它仅能提高有氧过程,现在教练们认为它还可改善运动员的无氧能力。 教练员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要特别注意运动量的两个因素即跑的速度和持续时间,它们成反比关系。在选择跑的速度时要特别慎重,要使运动员善于分配力量,用匀速跑完全程。假使运动员在全程结束时减速了,那他就没有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8.
刘静江 《航空模型》2014,(12):66-66
如今小型电动固定翼特技模型飞机的套材种类很多。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配备的附件档次较低。以尾轮转向机构为例,有的直接被粘在方向舵上.有的被插在方向舵舵面里。其实尾轮机构对模型飞机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尤其在起飞降落的滑跑中,基本上得靠操纵它来稳定方向。  相似文献   

19.
拉杆是什么?就是持球进攻队员从随意两底线进行突破,到了自己认为可以做动作时(这个看自己的弹跳和滞空能力)然后起跳做反手投篮动作。拉杆主要是躲避防守人的封盖.该动作因为具有突然性而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比如以一个跳投的动作起跳.然后有人盖帽儿.则空中变换动作,把球收回来到胸前.再变成上篮动作进行投篮。盖帽的对手的变化一般不及你动作的变化.所以拉杆是躲避盖帽的好办法.但是需要极强的腰部力量和至少比较强的弹跳。拉杆要求做动作者必须具有十足的滞空能力.这个动作非身体条件强者不能为也.所以大拉杆是普通球员与实力球员之间的一道分水岭。如何练滞空呢?关键在于腰腹力量.建议一般人要常去健身房.那里有器械.比光做仰卧起坐什么的效果好多了。大腿主要是决定弹跳高度.小腿决定你的起跳速度(想盖帽.除了反应快.起跳速度也是很重要的).建议一起练.这样可以跳的高.再加上一定的滞空,拉杆什么的就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20.
钓箭大苦湖     
刘少才 《垂钓》2001,(5):69-69
那次我们开始过苏伊士运河已经是傍晚了,般到大苦潮(运河内湖),已是零点左右;过运河时,我—个人的电台要昼夜值班。船一抛锚,我就想忙里偷闲的电台的沙发上躺一会儿,还没进入梦乡.就见驾驶台上当班水手推门进来,他二话没说拉起我说要去钩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