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典科学家发现,动物大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与衰老有关,这种激素能控制动物的性成熟、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等。科学家将实验鼠脑中老的松果体去掉,再植入年轻的松果体,成功使老鼠寿命延长一倍。同样技术  相似文献   

2.
彭慧 《发明与创新》2006,(12):29-29
人类寿命的极限到底是多少?这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答案。尽管百岁老人仍然少见,人类的平均寿命(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在延长。但是这种趋势能保持多久?科学家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发现,包括限制热量摄入在内的一些方法可以显著地延长它们的寿命。但是这些方法是否可以成功地应用到人类的身上,以及能延长多少寿命呢?一些科学家认为,至少人类活到100岁可以成为家常便饭。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研究中心主席罗伯兹表示,科学家曾认为,可能还需要100年,人类的寿命才能延长一倍。但多项研究成果已使科学家相…  相似文献   

3.
正地球上的生物都有寿命极限,蜉蝣的寿命最长仅有8到21天,而最长寿的人类活到了122岁,乌龟则可以活上2百多年。但是与科学家发现的一些细菌相比,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俄罗斯科学家曾在西伯利亚的Mammoth山脉发现已有350万年岁的细菌。然而,这并不是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细菌。美国西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墨西哥一处2.5亿年前形成的盐晶矿中发现了一种古老的细菌。据估算,它们已有2.5亿岁。那么,如果这些细菌不被人们发现,依旧待在原来的地方,是  相似文献   

4.
科技快递     
俄罗斯专家发现,频率不同的电磁辐射可对实验鼠的情绪和反应能力产生不同影响。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了短时间的电磁辐射。尔后,老鼠被转移到了距地面1米的小型迷宫内。通过观察和测试研究人员发现,当老鼠受到频率为20兆赫兹的电磁辐射后,它们在迷宫中的惊慌恐惧程度会比标准水平平均升高约1倍,其反应的敏捷性则会下  相似文献   

5.
夏季里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苍蝇们似乎非常聪明狡猾,有时无论你如何挥舞手中的蝇拍,也打不住四处乱飞的它们,令人非常气愤。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了苍蝇的逃跑秘诀:它们先跳再飞,而不是直接飞走。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最新实验,研究人员对苍蝇大脑发出保命指令的过程很  相似文献   

6.
美国南加州大学遗传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可以延长有机生物体的寿命的方法,使人类可以活到800岁。科学家称,他们已经成功地将面包酵母菌的生命延长了10倍,并且可以很容  相似文献   

7.
细菌强力胶     
自1990年开始,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一直在研究生长在江河、溪水和排水管道中的一种普通的细菌。科学家的本意是想研究它们的基因,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获得了意外的收获,他们注意到这种细菌附着在管道上的吸附力极强,要想把它们从吸附的地方清理下来很困难。经测量,它们与管道壁的这种吸附粘合力竟然达到每平方厘米1万牛顿!通过对这种强粘合力产生的原因的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发现,这种细菌是靠一种糖分子的细长分子链起粘附作用。当细菌粘在管道壁上时,若这种细菌自己不想解除吸附,就很难把它们清除掉。如果把…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美国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一种叫“我还没死”怪名的基因的突变能把果蝇寿命延长一倍,研究人员说,这个发现也许有利制造新药,延长人类寿命,甚至减肥。康涅狄格大学卫生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改变一个基因的单一染色体后,果蝇的寿命从平均的37天延长到70天。在研究中,一些果蝇的寿命长达110天。研究报告的高级作者赫尔方说,人类体内也有同样的长命基因,“它将成为将来延长寿命的药物治疗的目标”。以人类来说,寿命加倍等于活到大约150岁。基因突变的奥秘似乎是限制细胞吸收热量,也就是说,让细…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已经证明。他们能够通过移除胚眙中控制头部发育的基因.在实验室中创造出“无头老鼠”。20世纪末,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创造出“无头老鼠”——老鼠没有大脑,但身体其他部分仍然活着。有人担心.一些科学家很可能会走出令人惊恐但同时也令人兴奋的下一步——在实验室中炮制出“无头人“!人类对延长寿命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04,(3):27-28
性激素与大脑有关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向被认为只在生殖系统合成的性激素可在脑内合成。他们找到了在鼠脑细胞中合成的性激素。日本科学家发现在老鼠掌管记忆的大脑海马部位存在合成性激素的酶“细胞色素P450”。研究人员提取老鼠大脑细胞进行观察后发现老鼠脑细胞中正在合成性激素。  相似文献   

11.
人脑老鼠     
2005年12月,一批非比寻常的“精灵鼠小弟”在美国一个研究院诞生了,它们的鼠脑中含有0.1%的人类脑细胞!这些人脑老鼠是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产物。在实验中,科学家把10万个含有人脑基因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注入两周大的老鼠胚胎中,经过两个月的观察,科学家发现,这些植入老鼠胚胎的人类胚胎干细胞虽然不是很成熟,却仍能在老鼠的胚胎中继续发育成熟,并和老鼠的干细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老鼠的新脑。这些小老鼠出生时大脑里就携带了0.1%的人类脑细胞。这些老鼠是否具有了人类的智慧呢?科学家认为,我们不必因为老鼠大脑中有了一点点人脑细胞而感…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1月,《解放日报》刊登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消息: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3位科学家首次发现,人脑具有记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一种称为“NMDA接收器”,俗称“记忆闸门”,而且还有一种被称为CE的物质是打开“记忆闸门”的关键物质,这如同找到了“打开智慧之门的密码”。这一伟大发现,对人类是福音,因为谁也不愿意平庸。据称,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对“记忆闸门”的记忆功能进行如此细致的研究。他们在实验中采用遗传技术繁殖体内带有“记忆闸门”的老鼠,而且可以根据给这些老鼠喂养CE物质来决定“记忆闸门”的关闭与开启。研究人员发现,当“记忆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老鼠的记忆能力受到限制;但在“记忆闸门”开启后,这些老鼠又可以重新记起它们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次关闭其“记忆闸门”,老鼠又会再次忘记学过的内容。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记忆闸门”  相似文献   

13.
老鼠喜欢奶酪、鲨鱼从不睡觉、猫有九条命、大象害怕老鼠……关于动物有很多传统说法,可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很多说法并不正确,甚至纯粹是无稽之谈。1.老鼠喜欢奶酪《猫和老鼠》的制作人肯定搞错了,老鼠不喜欢奶酪。曼彻斯特都市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这种啮齿动物其实更喜欢富含糖的食物,如巧克力。老鼠的天然食物主要由谷物和水果组成,这两种都富含糖类。该大学资历较老的心理学家大卫·霍姆斯博士说:“老鼠对食物的气味、结构和味道都有反应。奶酪是一种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中所没有的食物,所以它们不会对奶酪有反应。”2.鲨鱼从不睡觉…  相似文献   

14.
何德功 《世界发明》2003,26(10):17-17
据报道,日本专家在试验中发现,遗传性白内障的病因可能与眼球晶状体中缺乏"DLAD”酶有关。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生命机能研究专业教授长田重一等人在实验中发现,正常老鼠的眼球晶状体内能大量合成一种名为“DLAD”的酶。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技术培养出晶状体不能合成“DLAD”酶的老鼠,并把它们与正常老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小薇薇 《知识窗》2004,(10):24-25
误区一:要吃得少 加利福尼亚大学做过试验,让老鼠只吃个半饱,结果这些老鼠的寿命比大啖大咽的同类要长一倍.这是不是说,如果吃得半饱的动物寿命能延长一倍,那么人就可以活到140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9):26-26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由植物产生的物质能延长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寿命,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能使寿命延长达70%。这一发现为抗衰老研究开辟了新路,不过科学家告诫说,这离能够延长人类寿命的“长生药”还很遥远。 近年来许多科学研究发现,控制生物的营养供应可以延长其寿命。据认为,限制生物摄取的热量可以调整新陈代谢和氧消耗,经过一系列反应,激活生物体内一种称为Sir_2的酶,这种酶与寿命延长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科技快递     
■科学绝食有助于防病 美国科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科学绝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神经细胞受损。研究人员对接受实验的老鼠隔天喂食一次,发现这群老鼠体内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含量都低于另一群每日正常进食的老鼠。尽管有一天的绝食时间,但在可以吃东西的那一天,这些老鼠可以随意进食,因此所摄入的热量  相似文献   

18.
正长生不老泉、魔法石和圣杯都在小说中被认为具有让人长生不老的作用。但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一种微小的生物水螅,可能也有这样的"永生"能力。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在观察了数千条水螅后发现这些生物具有免于衰老的能力。水螅是一种长约1厘米的无脊椎动物,主要由干细胞组成,研究人员认为正是这一点使得它们具有较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可能由细菌感染引发,而不是过度饮食、锻炼太少或者是遗传因素。研究人员将与肥胖有关的人类细菌喂给老鼠,将它们的体重增加,并与没有喂细菌的老鼠进行比较。尽管后者被喂食高脂肪食物并被阻止锻炼,却没有出现肥胖症状。这一研究还引出了另外的问  相似文献   

20.
猫瞎怨老鼠     
俗语把碰巧成功的事情说成是"瞎猫逮住死老鼠",这句话虽然没有说错,但毕竟瞎猫能撞上死老鼠的事情太少了。有趣的是,科学家最近发现,瞎猫虽然与死老鼠难以搭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