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湖南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12名湖南部分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较其它专业教师,在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行为,也较多地受到职业条件、职业社会地位、职业专业选择宽度等因素困扰,这是影响其“敬业心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俊伟 《体育学刊》2001,8(2):126-128
通过对湖南9所高校112名40岁以下的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较其它专业教师,在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行为也较多地受到职业条件、职业社会地位、职业专业选择宽度等因素困扰,这是影响其“敬业心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研究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指出.高校体育教师个人主观因素(业务能力、职业阶段等)和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攻读更高学位和以教学促进科研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研究分析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阶段、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成功因素及对自身专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程度,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认识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专业性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内在根据。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学术性和文化性特征,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专业自主意识淡薄与专业发展能力偏弱问题同在、知识本位教育倾向与主体性迷失现象并存、行政驱使与功利性选择矛盾突出等现实困境,由此提出破解这些现实困境的策略:提升职业认同感,激发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学术引领,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建设;践行协同善治理念,完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6.
吴云亮 《精武》2012,(18):60-61
随着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师资作为学校体育现代化考核体系中重要指标,如何重构体育教师的核心能力模型已成为现阶段学校体育学研究的重点课题。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文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高校体育教师、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柱心能力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模型构建共分成3个模块,一是职业专业能力,二是职业方法能力,三是职业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7.
推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是适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提高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创造性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虽然层次分明却又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校体育教师是集体育专家、教育专家、和科研专家于一身的体育专业教师,只有经历了思想阶梯、知识 阶梯、技能阶梯的攀登,才会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科研型的体育教师。就目前高校体育的职业特点及分析,高校体育 教师角色的重塑及时代呼唤高素质体育教师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视角,在探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从教师本身出发,提供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和积极专业发展的实践框架,构建发展路径:全面提升体育教师地位,增添职业幸福感;高效塑造体育教师积极特质,强化体育教师自主能动性;高质量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完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专业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入手,根据陕西省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探索促进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为提高陕西省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对"体质论"和"技能论"两种观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师教学成就的不利影响,并剖析了由之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因素的影响,重新审视了技术健身的体育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社会调查等方法,探讨我国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系。指出高校体育要改革发展.必将面向社会,与社会体育结合,社会体育延续着高校体育,无论在场地、器材、指导人员、项目和组织管理上期待高校体育的加盟.二者的结合将更好地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区体育——社区体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阐述了我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现状,提出了“学区体育”概念,深入分析了实施学区体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状况,对学区体育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体育教材、体育素材的本质属性。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应废除陈旧的、不合理的、有效性不高的内容,把竞技运动技术作为体育素材来代替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教材的思想和作法应予纠正。应本着符合体育教材的基本条件与要求的原则,对体育素材进行认真、严格、细致的筛选与提炼,以丰富体育教材的内容,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试析体育组织的体育公共关系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公共关系意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公众导向观念。它体现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立足体育组织的长远发展,追求体育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它在优化体育组织内部环境的同时,对体育组织外部环境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体育组织形象的体育公共关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组织形象问题能够充分体现体育公共关系学科的特点,它是体育公共关系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概念,深入对体育组织形象的研究,将有利于体育公共关系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柏杰  刘全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3):104-106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体育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而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18.
改革现行高中体育教学的若干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主要是包括更新观念,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课程体系及考核加以改革,为高中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高校体育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结合快乐体育教学等问题,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育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实施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体育教育中实施“选项分层”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且通过在教师、教材、内容、场地等结构方面的改革,能够使体育教育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