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奥林匹克文化现象反映了时代的脉搏,奥林匹克主义代表了全球人类的共同向往,所以得到了人们的拥护和爱戴。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了全球的社会现代化,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环境保护,绿色全球计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了全球多层次的互动。使奥运会的意义向纵深延伸,使之成为人们长期在经济、科技、文化多方面、多层面的交流途径。  相似文献   

2.
山寨体育文化现象是指以模仿、复制知名体育符号(人或物)为主要特征的流行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大众心理和文化生态.草根性与主流性交织、娱乐性与商业性共谋、模仿性与创新性并存是山寨体育文化现象的主要特征和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在了解和掌握街舞基本动作的同时,对街舞文化及其相关文化的研究,以把握街舞发展方向,传承街舞文化精髓,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街舞在西方体育中得到成功传播,如今街舞在中国也发展起来,为青少年群体开辟了健身娱乐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西方强势体育文化以奥林匹克运动为竞技最高点和核心理念,国际体育文化发展问题逐渐突出,这种强势文化侵蚀弱势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的一定阻碍。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增强民族认同感,发展和壮大民族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穆涛 《精武》2012,(7):53-53,55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建设校园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高校体育文化是落实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如何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把素质教育内容融入高校体育文化之中,不断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6,(1):81-86
以历史现象主义视角对舞蹈和武术的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二者的演进遵循同源异构、互渗趋同的逻辑关系。具体表现为:武术与舞蹈同源于巫术仪式中人的身体动作,二者在语用学和语源学存在互用或共用现象;在异构方面,出现了巫舞和武舞两种独立的身体文化现象;随后的演进中二者再次出现了相互吸收的体用互渗现象;趋同方面共同表现为天人合一和礼仪教化、神圣到世俗、屈从于消费文化和西方体育竞技文化;唯有保持舞蹈和武术原初的自律性,方能促使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所蕴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体自我身心的和谐等和谐文化内涵,提出依托学校教育、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农村为主体、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等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途径,使传统武术文化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追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源起为逻辑起点,通过揭示奥林匹克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机制,以解释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现象,旨在为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进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时代的体育明星--以姚明为中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偶像和明星崇拜现象是大众文化时代重要的文化特征,特别是与大众文化相伴生的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更是需要形象作为一种产品供大众消费。虽然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却没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更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思考。相比较而言,体育明星又有其不同于其他偶像与明星的独特之处,这就需要我们体育理论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从文化的角度给予阐释和说明。而姚明的成功,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研究个案。本文试图以姚明为中心,并结合其他体育明星的情况,对体育明星产生的文化原因,社会背景,以及明星的包装和商业体…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国化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探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时代意义及其矛盾所在,进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完善现代奥林匹克思想。研究发现,当前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兼容体育及其它文化活动”,因而造成了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上的冲突。改进之道,在于融入中华文化之精神,遂行中国化的“奥林匹克主义”改以“全民体育为主轴,竞技体育为辅助”,如此,奥林匹克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基于此,全体中国人应共同研究,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中“人文奥运”的呼吁,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兼容东、西方文化的全球性运动。  相似文献   

12.
诠释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奥运”理念的内涵进行挖掘和探讨。认为北京奥运会“人奥运”理念应体现中国化的特色与魅力,注重中西方化的交融,突出以人为本理念,体现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等。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更好地实现“人奥运”理念的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与大众体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体育发展战略必然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转变。武术被称为"国术",其文化积淀很深、群众基础雄厚,在后奥运时代发展中华武术有很大的优势,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道路。文章从中华武术的特点入手,在探讨后奥运时代大众健身特点的基础上,从后奥运时代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意义、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了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对大众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该理念的提出,首先植根于奥林匹克运动深邃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人文奥运理念的诞生是奥林匹克思想和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契合与互补的产物,是奥林匹克思想中国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试析在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方法,在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和哲学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不同历史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契合上,探讨了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渗透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田径运动是基础奥运项目,也是历届奥运会中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中国田径运动目前与世界田径强国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介于以上理由,研究各国在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表现实力,探讨各国的优势项群地域归属及目前国际田径竞争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目前田径实力,找出问题,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7.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2012,33(4):5-11,53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堪称人类集会的轮回形态。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同样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奥运会不仅是体育活动,其所拥有的诸多超体育的附属价值却更为中国人看重。复合化的奥运会不仅未能消解奥运会的竞技因素,反而提升了奥运会的传播学价值,也为过度竞争化的奥运会竞技添加了一种优美的情愫。中国人将参与奥运会当成全民族融入世界主流社会的捷径。进化论是资本主义时代高强度竞争意识的理论原生点。更高、更快、更强的现代奥运思想是人类竞争的终极性思想,进化论和现代奥运会是同一类思想的派生物。中国人更热衷于在各种常规的文化类型中强力地提炼出一种属于自己文化的信仰性元素,奥运会在中国就变成了一种抗拒祛魅的因子,并成为具有理论高度的奥运主义,且逐渐演化为一种中国人的信仰对象。奥运会及其所倡扬的奥运精神也成为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影响较大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一个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和重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武术虽然未进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但“北京2008武术比赛”是奥运会的特设项目。要想让武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站稳脚步,就必须推出最具代表而又适合奥运赛事的武术运动形式。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中国武术及竞技太极推手发展现状,研究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国武术的组成部分,进入奥运会的独特优势和意义,并对其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为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华武术的代表,进入奥运会的形式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奥运军团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奥运会上以金牌32枚,总牌数63枚的战绩,超过了悉尼奥运会的28枚金牌和59枚奖牌数,在奥运会上以前所未有的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军团在14个项目上获得冠军,远远超过了往届的奥运会夺金项目。本文通过中国军团在奥运会的阵容组织,各体育强国摘金夺银形势;中国竞技体育对四年后北京奥运的策略,以及雅典奥运会对中国体育的提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再传捷报。  相似文献   

20.
历届奥运会并不是单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盛会,它和国家形象建设紧密相连。国家形象建设具有主观塑造性、多样性及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性的特征,因而奥运会成为国家形象建设的契机。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它在促进全球受众正面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形象的同时,也在一系列国家形象建设策略中突显了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议题,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奥运的过程本身也是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追求目标。在后奥运时代,国家形象需要获得全球公众的持续性认同,人的形象建设这一维度是关键变量。因此,在引进各级各类国际性体育赛事时,国家形象建设要以人的现代化建设为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