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贵在得法。怎样对优秀运动员开展行之有效的体育德育工作呢?根据笔者的实践和体会,这种教育要针对他们的思想实际和体育职业特点进行,必须克服单一的体育德育观,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三全"体育德育观,实施"八个结合"体育德育法,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侯勇 《四川教育》2021,(5):12-14
"知"与"行"是德育研究及实践的根本对象和关键环节,是高质量开展德育的着力点.在"人本观""善恶观""良知观"分角度认识王阳明"知行观"的架构上,分析当代"理论式""表演式"德育两极模式的不足,进而以王阳明"知行观"为借鉴,探索自我认知、知识认知、品行历练、能力形成和实践反思等实施路径,以期有效渗透至当代德育.  相似文献   

3.
"绿色德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这个名词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德育观,"绿色德育"重体现、重情感、重行为训练.在几年的实践中,我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环境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的理论视角,结合体育的实践性特征,探讨体育课的"生活德育"价值.体育教学是一种"实践态度",体育培养的德性与日常生活的天然孕育所形成的德性是同一的德性,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完整生命表现.体育课堂是在知性洪流侵吞下适合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块"宝地",依托体育情景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德育"的实践阵地,使德育之花在体育生活中扎根、发芽、生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生命关怀"德育观,为新时期职校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生命关怀"的德育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形成了职校德育新的切入点和生长点.以培育"生命成长"为目标的德育活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作为其有力的支撑,其中德育文化的建设已成为"生命关怀"德育的关节点.只有让"生命关怀"的价值观在德育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使职校的德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三生教育"是教育本真性的体现,其与高职德育的融合,能有效地促进德育教学与实践,激发学生站在人文精神和教育精神有机结合的高度上,关注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根本意义,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提高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生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是加强德育建设的需要,也是增强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的各环节渗透德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保持其健康体魄,需要树立三种体育观,即现代体育观、全过程育入观、现代师生观。  相似文献   

8.
一、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的途径1.运用体育常规进行教育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体育课堂常规教育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教育的过程。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  相似文献   

9.
张香兰 《江苏高教》2008,(3):113-115
当前大学德育的人学观是"实体"人学观,它表现为人的精神与身体相分离、"人是单子式存在"和"人是物"的物性人学观。精神与身体分离的预设使大学德育忽视了环境的道德教育意义,促成主—客形式的关系结构,使大学德育走向学科化和知识化,大学德育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互分离;单子式存在的人学观致使大学德育走向灌输、边缘化和相对主义;物性人学观中的大学德育埋没了人性,遮蔽了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对优秀运动员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要针对他们的思想实际和体育职业特点,优化教育内容,在"八荣八耻"教育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正确的恋爱观、金钱观和成败观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全面质量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德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学德育应体现至善之美和理性之美,至善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想的社会品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理性则能让学生通过价值判断认清"我"这一主体,同时也能形成睿智的处世观.通过学科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将中学德育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体育教育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当今社会文化趋向的诠释方式,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现代体育教育理论是审视体育教育现代化,教育观、知识观、师生观、课程观及评价标准的新视角.在反思现代性的历史背景下,有助于我们对体育教育现代化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产生新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大德育"?笔者认为:一是德育内容的系统性.盲目的、随机的德育难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只有有了完整的内容,才能通过多种的形式进行教育.二是德育方法的全面性.德育诉诸于人们的"良心"和"道德信念"而"内得于己"、"外施于人"是德育方法的主要特点.德育的方法决不能仅有教育,它还有赖于熏陶、体验、实践等方法,德育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三是德育空间的全面覆盖性.德育应覆盖所有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活动和后勤服务活动,要求学校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受网络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也应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促进网络时代学校德育观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教会大学生"学会选择"的德育观、培养大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德育观以及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自由与必然"辩证关系理论对当前学校德育的启示:必须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的意志自由,实施"主体性德育";应帮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实现"自由",变"规范教育"为"发展教育";要从"封闭"、"课堂"走向"开放"、"生活",实现"实践德育";应把科学"自由观"列为当前德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江苏高考模式的变化,语文、数学、英语权重增大,而体育教学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地位日益下降.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必须将体育和德育有效结合,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渗透德育,以德育引导体育才能达到体育、德育"双丰收"的效果.体育教师更应该有高深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切实地将德育教学目标明确地在备课中体现出来,精心设计教案,真正使体育与德育并存.  相似文献   

17.
教育评价观是撬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杠杆,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千年考试文化等影响,我国教育评价观存在着突出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基于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立足学生发展,亟需尽快破解"五唯"顽疾,构建新时代教育评价观(德育观、智育观、体育观、美育观、劳动教育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体育中德育的重要性有句流行语:智育不行是次品,体育不行是废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说明德育对于育人的重要性,体育与德育的关系的紧密性。高中体育中德育的重要性:一是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观和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只有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引导,并在教学中充分  相似文献   

19.
体育思想是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是洛克体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洛克体育思想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内容,其中,洛克借助精神健康这一主轴,将体育和德育、智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大体育观",构成了绅士教育思想的主体。洛克的体育思想为当时欧洲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后世青少年体育实践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学体育德育评价是体育德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起着定向、调节、激励、内省、肯定等多种促进作用。传统的体育德育评价存在着过于重视德育认知评价,而忽视体育德育实践评价的倾向。这种评价观违背了体育德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教育的特性,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体育德育实践,造成中学生德育的畸形发展,乃至双重人格现象大量存在。因此,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体育德育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