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不依据他人现成的描叙而独立地创造出关于某个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虽然必须以表象材料作基础,但不是过去的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而必须经过加工改造,才能创造成新的形象。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那么在低年级的说话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呢? 一、运用悬念促进思考,创设开展创造性想象的情况德国诗人歌德小时,他的母亲每天都给他讲故事,每讲到关键之处就“且听下回分解”,以后的故事情节让歌德想象。第二天,在讲故事前,歌德的母亲先让孩子说说他是怎么想的,然后自己再讲。因此,歌德的想象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在这个故事的启发下,我上说话课,改变了过去老师讲述、学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无意识地"给"转变成有意识地"导",教师要为学生的学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在学习方面所需的一切帮助。要选择有趣的又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材料,引导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指出:广义的诗,"适合美的一切类型,贯穿到一切类型里去,因为诗所有的因素是创造的想象,而创造的想象对于每一种美的创造都是必要的,不管那美属于哪一类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无疑是这种广义的诗,因为,它是巴尔扎克从他那最富诗意的心胸中掏出的一个创造.在这部巨著中,巴尔扎克塑造了一大批"恶魔"似的人物,但这些人物并不因其恶而让人望而生畏,相反倒叫人觉得他们"丑得精美"如诗似画"——恶的诗化,即生活丑在艺术中转化为诗意的美.因此我们可以说:巴尔扎克不仅是位颇具观察力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位极富想象力的诗人;《人间喜剧》不仅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的"图画",而且也是巴尔扎克艺术审美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想象是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在诗中,构思的开拓,意境的创造,感情的抒发,都要借助想象羽翼的鼓动。黑格尔说:“真正的艺术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十一册),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和诗歌爱好者谈诗》)。这些看法是很有见地的。优秀诗歌本身是一种创造,而要创造崭新的形象和意境,一新读者耳目,就要依靠想象。没有想象,的确不成其为诗,如同鸟儿没有翅膀,不能飞翔,也不能叫飞禽一样。艾青又说:诗的“艺术的魅力来源于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丰富的想象”(同上)。诗中如果只有一般想象,而没有新颖、美丽、丰富的想象,同样缺乏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也不能成为优秀诗篇。  相似文献   

5.
关于灵感,许多作家都有描述。歌德认为,拜伦创作之所以总是成功的.是因为“就他来说.灵感代替了思考。他被迫似的老是不停地做诗.凡是来自他这个人.特别是来自他的心灵的那些诗都是卓越的。他做诗就像女人生孩子.她们用不着思想,也不知怎样就生下来了”。我国古代文论中常讲灵气、感兴、天机之类。指的也就是灵感。其实。所谓灵感不过是艺术构思在偶然机缘的触发下,  相似文献   

6.
啊,真了不起!歌德既是诗人,小说家,又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歌德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我对法律不感兴趣,我要学习自然科学和艺术。1765年,歌德按照父亲的意愿,先到莱比锡大学学法律。布里昂我太喜欢你了!1770年,他转入了斯特拉斯堡大学。《野地里的小玫瑰花》《五月的歌》。他为布里昂写了很多优美的诗。之后,歌德回到家乡的裁判所工作。他又追求过一个女孩子,对吗?对,正是这样。歌德,我也……夏洛蒂,我多么爱你呀!啊,但是,我已经订了婚……歌德把这段时间的烦恼都倾述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里了。18世纪70年代,歌德成了…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这说明艺术创造和艺术想象是密不可分的。要真正认识和掌握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就必须了解和认识艺术想象的特殊性质。但是,我们的艺术理论过去谈得较多的是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而对于艺术想象的特质则探讨得不够。想象固然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主要的心理功能,在艺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科学认识以及人的一切创造活动中,想象都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没有想象活动的参与,艺术创造固然难以成功,科学研究也不会取  相似文献   

8.
对于解放区文艺创作主体审美创造心理,我曾在与人合作的拙著《延安文艺概论》中,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进行过论述,不过只是停留在自觉性层面上,所以总嫌不足.本文则试图描述出解放区文艺创作主体审美创作的非自觉性心理,以图补憾.解放区文艺创作主体审美创造的非自觉性心理,在我们看来主要由无意识的深层心理内容和潜意识心理内容构成.这是心理结构中未被主体感知或未完全被感知又无处不在的一块心理大陆.对于无意识、潜意识西方哲人早有所悟,并深入地揭示出它们与意识间内在的联系性.卡洛斯〔C.G.Carus〕在其1846年出版的《心灵》一书中认为“理解意识之特征的钥匙存在于无意识区域”;尼采在承认无意识存在的同时,将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识仅仅触及到了表面,……最伟大最基本的活动是无意识.……意识中所有步骤都  相似文献   

9.
因为课堂教学任务要靠语言媒介完成,所以课堂教学语言必须讲求艺术技巧。 “艺术”这个词,古今中外的人们都作过解释。在希腊语中,它兼有“美的作品”和“创造、技巧、技艺”两种涵义。在古汉字中“艺”字写作“艺”或“艺”。《说文解字》云:“艺,种也。”《诗·齐风·南山》:“艺麻如之何。”毛亨《传》曰:“艺,犹树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树种同义。”可见“艺术”在古汉语的原始意义是指种植庄稼或树木的技术。种植庄稼和树木都是创造性的劳动,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技能技巧,还得力求尽善尽美,所以,引申开来,一切具有审美追求的、需要发挥聪明才智的创造性活动,都可以叫作艺术。因此新《辞海》解释“艺”的第一条义项就是“才能、技艺”。既然运用和发挥一定的才能和技艺进行有审美价值的活动叫艺术,那么由这种创造所取得的成果也就可以称之为“艺术”了。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具有审美性和创造性,所以它也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具体内涵就是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才能,灵活使用各种语言手段,以争取最佳的信息传递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孩子?     
歌德曾在他的一首格言诗中写道:“若能把同一件事做上两遍,一切都会做得美妙周全。”他并非就具体事而言,他寓说的是一种哲学意味的人生缺憾。的确,谁也不能像乘返程车那样回到过去,谁也不能把自己经历过的某段人生重新走上一遍,从而把一切都弄得“美妙周全”。可能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或显或隐的  相似文献   

11.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长青”是德国伟大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歌德(1749-1832)的名言。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花费六十多年写成的诗剧《浮士德》是他的代表作。歌德把他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事变的总结和自己长期的经验和体会,都艺术地概括在这部巨著里了。上面的那句格言,就出自这部作品。在一间哥特式的狭隘居室里,读了差不多五十年书的浮士德哀叹道:“唉!我到而今已把哲学、医学和法律,可惜还有神学都彻底地发奋攻读。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人!不见得比从前聪明进步;夸称什么硕士,更叫什么博士,差不多已经有…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课本每一册都有几篇艺术性很强的抒情散文。讲授这类课文,要着重抓住结构分析这一环。其理由如下: 首先,这类课文,除少数一两篇外,多是篇幅较长,容量较大,表现手法较复杂,不可能象初中那样对全篇采取“以读带讲”的教法;而且就高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说,也不宜于采用这样的教法。其次,一篇优美的散文,往往着重于诗的意境的创造。这种诗的意境,通过作者的反复琢磨、惨淡经营,往往体现为严谨精美、玲珑剔透的艺术结构。正如沙龙所说:“在相当高妙的创造以后,美丽的结构跟着就会出现,因为结构与作为一切事物之母的创造相随,有如影之随形。”从结构分析入手来追本溯源,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创造诗的意境的高度匠心。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与艺术     
屈昕 《初中生辅导》2015,(25):45-48
数学与艺术有什么关系?很多人表示不解,它们似乎是两个世界的东西.但是,仔细考察人类历史和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几乎人类的一切学科领域都或多或少用到数学,艺术也不例外. 一、艺术中存在着数学 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数学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构成型的基础,也是其他一切的基础.型是构成空间的基础,方的也好,圆的也好,是平面的或是立体的,都是按一定比例去安排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全国甲卷和乙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的题材分别是咏物诗和送别诗,且都不约而同地考查了诗歌的比较阅读赏析。笔者认为,这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里“学习任务群5”中所强调的两点内容密切相关:一是“根据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二是“运用……比较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  相似文献   

15.
“第二自然”是德国著名的大诗人歌德首先运用的一个美学概念。歌德在《〈希腊神庙的门楼〉的发刊词》里论述艺术和自然的关系时说,自然是艺术的“材料宝库”,艺术家只从中“选取对人类值得思索和有味道的那一部分”加以艺术处理;“然后拿一种第二自然奉还给自然,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  相似文献   

16.
王玲 《学语文》2010,(4):14-15
一切艺术都讲究空白,绘画、戏剧、音乐……无不如此。在这些艺术创作中,诗歌深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精髓,它的空白尤为突出。而我们欣赏诗歌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补充“空白”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更好地体味诗的情韵,就应该深谙“补白”的艺术,用合理的形式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7.
戴望舒因写出了《雨巷》一诗曾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这首名诗是中国现代诗史上不可多得的好诗之一 ,因其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而让人读之回味无穷。《雨巷》的诗美魅力与作者独特的写作艺术有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众星拱月的意象结构与意境生成的艺术。《雨巷》一诗的独创性首先体现为意象的创造和意境的生成艺术。该诗创造了三个主要意象 :雨巷———雨中的巷道 ,悠长冷清而又寂寥的巷子 ;“我”———在雨巷中踽踽独行者 ;姑娘———“我”希望逢着的一位想像中的姑娘。诗人又以油纸伞、丁香、姑娘的眼光、芬芳、颜色、梦、颓圮的…  相似文献   

18.
1.语言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的结晶 爱德华·萨丕尔在90年前写下的《语言论》里有一段语言的赞美诗:语言是人类精神所创化的最有意义的最伟大的事业——一个完成的形式,能表达一切可以交流的经验。这个形式可以受到个人的无穷的改变而不丧失它的清晰的轮廓;并且它也像一切艺术一样,不断地使自身改造。语言是我们所知的最硕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像山岳一样伟大。  相似文献   

19.
综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作家的创作,几乎都有各自的突破口,都能选取自己熟悉的最佳角度,创造出一组乃至数组人物形象系列,再现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生活与斗争,给予了读者以思考、回味和鼓舞.而这一切,往往又都具有开拓性与首创精神,并且,影响与启迪了后代作家们.诸如:鲁迅小说中“发疯”的知识分子与愚昧无知的农民形象系列;郁达夫小说中惊风骇俗的“零余者”形象系列;老舍笔下的可悲可笑的北京市民形象系列…….他们使现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0.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美:凡无须深思熟虑、直接引人愉快的一切事物之适宜的高度的和谐。"(《歌德艺术语录》)所谓和谐,就是不相协调乃至相互对立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