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造在声乐表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价值,还能够与欣赏者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审美关系。声乐表演不仅要注重发音技巧和歌唱功底的训练,还要关注表演艺术的再创造,从而全面展现声乐表演的感染力,挖掘出声乐的内涵,达到声乐表演艺术的新高度。在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时必须充分理解原有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逐步提高表演者的音乐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2.
声乐表演艺术不仅仅是由声音单独构成,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形体语言的丰富充分表达了艺术层次,体现了表演者内部的心理才使得声乐表演艺术能够成为当前艺术种类中比较热门的一种。所以表演者应当对音乐作品进行肢体创作和表现,通过音乐作品中演与唱的有效结合,来充分表达创作者对于声乐表演作品的艺术性。所以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与唱密不可分二者缺一不可。形体语言是声乐表演艺术家者所具备的最重要技能之一,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在声乐艺术表演中运用形体语言,帮助声乐表演艺术者提高形体语言的使用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是一种集美学、文学、生理学、声学等不同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声乐艺术表演是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有着大众性、欣赏性的特征,能调动欣赏者的心灵共鸣,展现出艺术美。在声乐艺术实践中涉及到声音技巧、声乐表声乐艺术两种,使得声乐表演者能发挥到极佳的水平,达到很好地表现效果。本文就对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艺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声乐艺术的实践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4.
声乐表演,是指表演者在原音乐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赋予原作品更多的内涵,称为对原作品的"再创作"。声乐表演的"再创作"要求表演者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加入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和感悟,创作出能够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对表演者的技巧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声音与肢体语言共同构成了声乐表演艺术。声乐表演者借助肢体语言能够传递自身的情感,促进声乐表演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可以说,肢体语言既能够反映出声乐艺术表演者的内部心理活动,也能够体现出声乐艺术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想法。本文围绕声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必备的肢体语言素质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声乐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具体实践。希望能够为声乐表演艺术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促进声乐表演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表演艺术,声乐表演以其深深的娱乐性、激励性和历史再现性成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强烈欢迎。在欣赏者看来,声乐表演艺术能够与其激起灵魂的共鸣,产生思想的交流,从而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声音技巧和声乐表演组成了它的两大方面。表演者要想完成一场出色的表演,不仅要注重对声音技巧的运用,也要重视表演的艺术审美。本文对声乐表演艺术体现的基本原则进行介绍,对声乐表演中的艺术审美体现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声乐是一门重要的音乐艺术,它是表演者通过歌曲的形式将其内心的情感进行抒发,但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唱者一定需具备的品质,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生的声乐表演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于演唱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的话有助于表演者展现出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欣赏三大环节。在音乐创作中,创作者主动寻求和创造符合自己审美意愿的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从乐谱变为生动的音响,必须通过演唱、演奏者的表演活动。在音乐表演活动中融汇了表演者的心血和对音乐的再创造,即音乐的“二度创造”。因此音乐表演也是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主体)与被欣赏的音乐作品(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欣赏者不断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等投入到音乐作品中,把音乐作品这个外在的审美客体,变为欣赏者主体的审美感受。因此,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活动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音乐表演中的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是音乐表演创造美学原则的首要观点,必须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和谐,尽量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表演的方式才能展现真正的艺术价值,换句话说,音乐是一种不可脱离表演的艺术。表演者通过演绎作曲家一度创作的结果来展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内涵、意境以及精神思想,这样欣赏者才会感知到作曲家的艺术语言从而领悟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适度的增添表演者的个性达到体验与情感的融合从而体现出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既要精准的传达作曲家的意图,还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领悟赋予其鲜活的创造力,这样才能为欣赏者呈现尽善尽美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0.
声乐作品是作者为了表达对某种事物的情感,以音乐的形式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作品中饱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这也是声乐表演中最难以把握和控制的。在声乐表演中准确把握并表达情感,需要表演者具备深厚的表演功底和娴熟的演唱技巧。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二者相辅相成。本文从声乐表演角度出发,以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探讨,结合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几点声乐表演中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声乐技巧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声乐技巧性如何对声乐表演的艺术价值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声乐表演者应重视声乐技巧的学习及探讨,不断提升自身的声乐技巧水平,进而将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审美内涵完美的展现出来,给观赏者带来视觉及听觉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声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必须通过表演者乐器性的声音才能将作品中的乐思、情感、内涵等加以传达,把谱子变成有声,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可以说是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表演者的二度创作,单独的乐谱是不能够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的,只有通过歌者的歌唱和恰如其分的表演融合在一起,才使得音乐作品具有了艺术感染力和不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是人们情感的体现和抒发,在声乐表演活动中歌唱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给艺术增添了无穷魅力。情感表达对音乐很重要,为能更精准更好的诠释和表达声乐意境,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可通过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表演者要技巧与文化素养并重,才能将作品的内在情感在演唱的过程中充分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
声乐表演是一个二度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演唱者在技巧运用、感情抒发以及现场发挥等方面的相互配合,而其中情感的表达最能渲染气氛,它是联系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纽带,是表演行为中的点睛之笔。本文就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进行了深讨。  相似文献   

15.
在开展声乐表演过程中,能否有效、到位的表达情绪,提升声乐表演的情感丰富度,是考验表演者能力的重要指标。很多表演者虽然具有很高超的表演技巧,但是缺乏有效的情感融入,也导致了总体表演效果不够理想。本文在分析声乐表演中情感表现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声乐情感培养和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6.
思考什么才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主要媒介,那就是演唱者的声音。它主要是为了达到使欣赏者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声乐表演中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了灵魂和生命力的艺术表演,就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牵动欣赏者的心弦。在表演中,融合不同的伴奏乐器、优美的动作表演和表演者的声音,美的传达自然就流入了观众的心间。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表演中,"情感"与"技巧"都是不可或缺的表现因素,分析情感以及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进而探讨"情感"与"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协同渗透,能够帮助听众了解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从而为声乐表演带来强烈的感染性,给予作品以强大生命力以及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声乐演唱作为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本质上来讲,对于音乐审美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事实上,从作者创造音乐作品到表演者表演作品,这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审美实践过程。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随着声乐演唱艺术的亲民化,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的增强,还更加富有理性和创造性。在本文中主要对声乐演唱中的审美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李秀博 《文教资料》2010,(29):107-108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其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与动作。歌唱艺术可分为歌唱技术和歌唱表演两大部分。其中,歌唱表演的本质在于它的主观表现性,即如何使内在的情感获得形态的活动.从而使欣赏者从心理上产生美感效应。而歌唱表演的效果。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歌唱表演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声乐艺术,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声乐技巧,还须对音乐作品有准确深刻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如何诠释一首作品,需要表演者的再创作.本文从分析音乐、分析歌词,歌唱的音色方面对演唱艺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