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接受凤凰卫视中文台《小莉看世界》栏目专访时,阐述了自己在奥运开幕式上将要体现的整体理念。他说,"表演只有短短的五十几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呈现什么是中国元素,什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未来学会主席艾米·扎尔曼(Amy Zalman)在第二届美国国家战略叙事年会直言:"美国重新校准其国家利益和原则正当其时。突破遏制战略,走向可持续战略;超越权力与控制,强调实力和影响。"扎尔曼等智库精英所言的"国家叙事策略"正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国际秩序的重要手段,尽管如今正受到特朗普"民粹主义"的挑战,但无论积极介入还是美国自利,都要求一种"重讲故事"的议题设置能力。战略叙事(Strategic Narrative)最早运用于商界,指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前有幸拜访一位外宣系统的前辈,聆听了他关于如何做外宣的一些宝贵经验,比如不要强人所难,注意文化差异,解释背景知识,多加强传播,少一点宣传等,这些意见很有价值,但笔者当时不知天高地厚,直截了当问了个问题,这些外宣要强调的问题,是不是内宣也同样要注意?长者沉默了一会,后转了话题。多年以后每逢有学者强调对外传播中进行议程设置,扩大和加强中国话语和中国声音时,总会想起长者的沉默。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和交往。党际交往具有亦官亦民、亦实亦虚的特点,通过党际交往渠道开展党的对外信息传播,既可深入做各国政治精英和政策制定者的工作,又可通过工作对象影响更广泛的受众;既可在政策理念层面开展交流,也可就务实合作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环境大国,面临着国内严峻且复杂的环境问题,亦由此承担着在这一问题上国外政府与大众媒体带来的国际压力——其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并非抱以纯粹客观、建设性的视角,而是演变为"和人权问题并列的外交批评策略和外交修辞策略"1。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加强与优化环境议题的对外传播,争取环境问题中的国际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另一方面,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信息传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正在成为世界各地人们获取信息的常规渠道,目前18一24岁的人中有33%认为社交媒体是他们的主要新闻来源,超过了新闻网站(31%)以及电视和报纸(29%).新的传播情境需要传播设计者重新确认各个传播环节的新特质,重新洞察社交媒体用户,了解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与传播特征,掌握信息订制和分发规律,建立新的传播效果评测机制.在对外传播中,一个致力于广泛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账号,应在账号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组织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7.
丁洁 《对外大传播》2010,(10):13-14
从传受双方的互动、传播渠道和受传者等不同角度,我国赴国外留学生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有着其他传播方式不具备的优势,他们一般比较了解所在国当地社会体制和文化环境,熟悉当地受众对于中国信息的需求和误读情况,因而在促进中外沟通方面往往能够有更好的针对性,比较容易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应在信息发布和群体组织方面支持和引导海外留学生开展民间外宣:将留学生群体纳入文化外交的战略规划,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其进行引导;在海外建立留学生组织和交流平台,强化留学生自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增强他们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等等。  相似文献   

8.
周均 《对外大传播》2013,(12):30-31
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发,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抢险救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搞好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对外传播,对于加快推进抢险救灾任务的顺利完成,树立党、国家和军队的良好形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国家形象的塑造又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有效地推进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本文将分析对外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起到的作用,重点探讨通过对外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应具备的国际形象,不是强权国家,同时也绝不是“病夫弱国”,但在国际舞台上,要么“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要么“欺负你没商量”。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与其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这不仅与中国国力和内政有关,而且与国家形象(政府形象)的管理哲学有关。光“说”不“练”,或“练”与“说”  相似文献   

11.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建台初期,就将报道国内重大事件、建设成就和人民生活的电视片,附以中文、俄文或英文解说词,航寄给外国电视机构,供他们使用。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使用卫星向海外传送电视新闻。199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即第四套节目正式创办并对外开播。这是中国对外电视传播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正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推进对外传播实践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外传播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外传播机构建设需要更加注重以下五个基本问题,以增强内生动力和增长潜力。一、定位问题是对外传播机构建设的首要问题在内宣外宣一体化发展的"大外宣"格局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机构拥有了对外传播属性。定位问题是所有对外传播机构面临的共同和首要问题,也就是:"我们是谁?我们究竟在面向谁传播?我们要传播什么样的信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新领导层履新以来,中国的反腐风暴格外受到海外舆论的关注,随着一批官员因贪污腐败落马,中共"老虎和苍蝇都要打"的策略不断见诸于世界主流媒体。不过,仔细梳理外媒报道就会发现,虽然反腐议题在海内外均受到高度关注,但是要做好这类报道却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存在着很大的挑战,这是因为外媒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观察中国的政治制度。比如,我们的反腐本来旨在加强法治建设、塑造清明政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但在外媒的演绎下,反腐却变成了权利斗争的工具、维护政权的选择、平息民愤  相似文献   

14.
所有的媒体都有价值倾向,这是普遍性、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现象都不会改变,发生变化的只会是价值观色彩在传播产品中表现的浓度,以及媒体运用价值观的形式。 中国的对外媒体要通过寻找共同话题,共同语言,乃至共同价值观来改善其传播质量,最终加深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 从“以物为主”改为“以人为主”,并不仅仅是换了一个字,更是换了一种报道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大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影视艺术、数字动漫、视频直播等领域,赋能数字文化产业对外传播。面对新形势,传播者应挖掘中国优秀文化,并转化为可对外传播的数字资源;增强自身专业技能以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冲击。此外,人工智能丰富了数字文化传播内容,但应警惕内容创作趋于模式化。在未来的数字文化产业国际传播实践中,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原创优质文化IP数字化开发能力,把握国际传播受众新特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沈苏儒 《对外大传播》2002,10(11):20-22
笼统地说,我们的对外传播是为了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树立和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工作能做到(或基本上做到)这几点,就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光是有这样一个笼统的说法不能对我们的实践起具体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先考察一下对外传播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功能,每种功能对效果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笼统地说,我们的对外传播是为了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树立和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工作能做到(或基本上做到)这几点,就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光是有这样一个笼统的说法不能对我们的实践起具体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先考察一下对外传播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笼统地说,我们的对外传播是为了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树立和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工作能做到(或基本上做到)这几点,就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光是有这样一个笼统的说法不能对我们的实践起具体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先考察一下对外传播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功能,每种功能对效果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开宗明义:"治大国,若烹小鲜。"古往今来,对这句话的理解五花八门,见仁见智。其中比较具代表性的解释有:治理国家要像煮小鱼一样,得把握好火候,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要轻易翻搅(不折腾),要无为,等等。掩卷深思:大道果真至简至易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大国和小鲜之间究竟有何相似性呢?民以食为天。小鲜,作为食的代表,若大国,也自有其  相似文献   

20.
占有和应用大数据是提高对外传播能力的重要手段。大数据为跨文化传播中的多维度受众分析、融合渠道的实时舆情监测提供了便利,也为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提供了契机。但基于大数据的对外精准传播应考虑具体传播情境,在可能性和接受性中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